第123章
黃氏派人去把正興候夫人尤氏給請到了府,將公主寫給的那封信給了尤氏看,尤氏上下看了一遍之後,並沒有馬上發表言論,而是合上信,抬眼看了看黃氏,良久後才說道:
「長公主這信是什麼意思?」
黃氏冷哼一聲,說道:「什麼意思?哼,還能有什麼意思,就是看不上咱們家唄。可看不上就看不上,做什麼非要讓陶氏那個賤人來辱我呢?你是沒瞧見那兩個閨都是什麼歪瓜裂棗兒樣,這樣的子也想進我康家的門,我看那個長公主腦子是被門夾子吧,簡直太不把我放在眼裡了。」
尤氏又低頭看了一眼合上的信,點點頭,說道:「的確是有點過分了。自己把陶氏當個寶,還以為旁人也該當寶,什麼樣的人都敢來說。」
得到了尤氏的贊同,黃氏就更加氣憤了,一拍桌子,說道:
「不行,這口氣我可咽不下去,那陶氏既然仗著長公主的聲威來折辱我,那我便要去會會這個糊塗的長公主,當面質問這到底是什麼意思。」
尤氏想了想後,有點猶豫,說道:「這……不太好吧,畢竟是長公主啊。雖說有些糊塗,可份在那兒呢,更何況婁家也不是好惹的。」
黃氏想了想後,回道:「怕什麼,長公主的脾難道你還不知道嗎?最是弱好拿了,就連陶氏那樣的人都能拿住,更何況是咱們!再說了,這回咱們手裡有長公主親手寫的信在手上,就算是婁家過問,咱們也有理啊,這等事就是鬧到天邊去,也是咱們有理,買賣不仁義在,瞧不上我兒子便就罷了,私下裡派人來與我說一聲就了,可偏偏要給陶氏做勢頭,讓陶氏到我頭上來撒野,這口氣我說什麼也也不會咽下去的。明日,明日你便與我一同上門,我倒要看看婁家和長公主敢把我怎麼樣!」
聽了黃氏的話,尤氏依舊有些猶豫,說道:「哎,我看這事兒還是再想想吧,長公主也沒說什麼,就是說讓二公子見見們,又沒說一定要二公子娶們,更何況,旁人不知道,咱們還不知道嗎?二公子的病可也不啊。」
雖說在這個貴圈之中不是康義臣一個人好男風,但終究是上不得檯面的事,若是康家還想要娶名門貴族的子回來做正妻,那這事兒就不能出去,若是了,試問還有哪個高門大戶肯把兒嫁進來守活寡呀!
黃氏也考慮到這個問題了,不過卻是篤定一笑,說道:「這個你就放心吧,我在請你們去給我說親之前,就已經讓臣哥兒把人從原來的宅子裡送到其他地方去了,如今他就在外頭的幾個宅子裡流住,就是外人到打聽也打聽不出來什麼,公主那綿子,糊里糊塗的,哪裡會往這方面想?你就別猶豫了,咱們這麼多年的,我難得想做個事,你還能不陪著?上回你要去小姑子家鬧,還不是我陪你去的,到我有事了,你就退了嗎?」
尤氏心裡清楚就算們直接找上門,長公主的子也不會對們怎麼樣,只不過是怕惹了婁家,又怕黃氏自家兒子不乾淨,如今黃氏既然這麼說了,那也沒什麼好擔心的了,畢竟這事兒,本來就是你來我往,你幫我一回,我幫你一回,這今後自己難保還有點事兒要幫忙呢。
當即也就答應了,兩人決定明日一早便結伴去衛國公府鬧一鬧長公主,去出一口氣!
******
薛宸和衾們在描花樣子,昨天晚上薛宸實在不住,就跟某人提出條件,說給他做一新裳,他便放一回,某人勉為其難的答應了,於是薛宸也信守承諾,果真要親自手給某人裁一件衫出來,等到今後手藝好了些,再去做外衫。
正描著繡花的樣子,顧超便從外頭跑了進來,薛宸在院子裡的涼亭中見了他,顧超一邊氣,一邊告訴了薛宸一些事。
「頭兒還在盯著,宣寧候夫人和正興候夫人打算明日上門來,宣寧候夫人已經讓門房備下明早的車馬了。」
薛宸點點頭,對他說道:「我知道了。那事還是按計畫進行,人都看好了嗎?」
「看著呢,明天早上就能帶著陶氏去抓人。」顧超早就據薛宸的指示安排好了一切,如今就等宣寧候府出了。
薛宸勾一笑:「做的漂亮點。別了餡兒。」
顧超拍脯保證:「夫人您就放心吧,頭兒是什麼人,他做事滴水不的,陶氏府上有幾口人,家住哪裡,有幾口人,咱們都調查的清清楚楚了,這事兒保準辦的妥。」
讓他下去之後,薛宸便繼續回到了屋裡描花樣子,在心裡估計著,明日那場戲該有多彩。
******
陶氏給人攆著追了一路,像是過街老鼠似的,兩個兒也跟著挨了好幾下打,心裡氣憤不已,對那康二公子的好瞬間就沒有了,在家裡又是踢桌子,又是摔杯子,發洩了好久都不停歇。
兩個姑娘嚇壞了,都回房歇著去了,陶氏的丫鬟翠喜迎上來給陶氏順氣,適時說道:
「夫人,您別氣了,您可是公主的義姐,那些人得罪了您,還不跟得罪了公主似的?您了委屈,難不就這麼白了?總要給康家一個教訓才好啊。」
翠喜的話讓陶氏順過了氣,著口氣,抬眼看了看這個靈的小丫頭,咬牙切齒的說道:「不錯,他康家算什麼,竟然敢這樣對我!翠喜你都不知道那康家有多可惡,我原以為康家二公子是個好的,人品出眾……我呸!一個兔兒爺,他髒不髒!一個兔兒爺,他還敢打我!這事兒我一定要去告訴公主的,我要讓公主給我出頭,我要讓康家給我磕頭道歉!對,就這麼辦,我現在就去找公主,告他一狀去!」
陶氏說著就要往外走去,卻被翠喜給拉住了,說道:
「哎,夫人,您不能就這麼去呀!無憑無據的,回頭康家再來個死不認帳!您也沒證據不是,到時候,公主還以為您信口開河,挑撥離間呢。」
翠喜的話讓陶氏茅塞頓開,收住了腳步,遲疑片刻後,才點點頭,說道:「沒錯,我這也沒證據在手上,康二公子包兔兒爺的事兒,只要他抵賴誰也拿他沒法子呀!沒準還真的會讓公主說我大驚小怪,胡說八道呢。這可怎麼辦呢?」
翠喜笑著湊近了陶氏,在耳邊說了幾句話,陶氏就瞪大了雙眼看著,咧笑道:「能嗎?」
「當然能!只要夫人擒住了那兩個二爺,把他們一併揪到公主面前去,到時候還怕公主不給您做主嗎?直接當場辦了康家都有可能啊!」
陶氏連連點頭:「不錯不錯!就該如此,就該如此!還是你聰明,只是這人手上……我讓誰去給我抓人呢?」
翠喜又說道:「這個夫人您就不用擔心了,我家裡最不缺的就是表兄弟,我今兒回去喊一聲,讓他們來個十幾二十個人的,明兒一早就來,您不是認識地方嘛,明兒您就帶著他們去那地方抓人,抓了直接就奔國公府去找公主。」
陶氏現在看翠喜可真是越看越喜歡了,這靈丫頭,若是這回的事兒了,就讓兒子納做妾,抬舉做個姨娘,就算是賞了。
******
宣寧候府的馬車巳時一刻就到了衛國公府門前,與之隨行的還有正興候夫人尤氏,被們臨時請來主持公道的鎮國公夫人周氏,門房一番通傳之後,便將三位貴夫人給請了進去,長公主在擎蒼院的花廳接見們,薛宸也跟著在長公主邊伺候著。
「這一大早的,你們怎麼約著一同來了?」長公主最是和氣,未語先笑,說起話來輕聲細語的,溫的簡直不像個公主。
黃氏心中冷笑一聲,然後和尤氏換了個眼神,這才走出列席說道:
「哦,昨日承蒙公主厚,替我兒相看,今日我便想上門親自給公主道謝,正好正興候夫人和鎮國公夫人在府中做客,便一同隨我前來了。」
公主接過薛宸親自奉上的茶水,拿在手中並沒有喝,抬頭看了一眼黃氏,問道:
「原是因為這個。我倒是忘記問了,二公子和陶家姐姐的兩位姑娘相看的怎麼樣啊?」
黃氏冷哼一聲,語調也變得怪氣起來,說道:
「哼,怎麼樣公主還不知道嗎?我是信得過公主眼的,以為公主替我兒想看的都是頂頂好的人家,可那柴家的兩個姑娘,我真不太願意多說,說多了,怕對們的閨譽有影響,可是,那樣的兩個姑娘,公主也能拿得出手,實在是我心寒呀!」
公主放下茶杯,正對黃氏問道:「怎麼,二公子不喜歡們嗎?也無妨……他……」
長公主的話還沒說完,就被黃氏給打斷了,說道:「那樣貌與家世,我兒如何能喜歡呢?說句大不敬的話,若是公主真覺得柴家那兩位姑娘很好,那為何當初不給世子娶進門呢?為何公主挑來挑去,也要挑像您薛家小姐這般人品相貌的做兒媳呢?公主您這就是厚此薄彼了。」
黃氏的話讓公主還想再說點什麼,卻又被尤氏給搶先,只聽尤氏說道:「就是,自古就有一句話,做己所不,勿施於人。公主您自己都不願意娶進門的兒媳,為何偏偏要塞給康家呢?」
公主連連搖手:「不不不,不是的,我,我就是讓康二公子和陶家姐姐的兩個兒見一見,並沒有要一定要撮合的意思,你們這是誤會了。」
見公主弱沒脾氣,黃氏就更來勁了,聲音逐漸大了起來,說道:
「公主哇!您可是金枝玉葉的公主!您突然給我寫了一封信,指名道姓要讓我兒見柴家的姑娘,這不是撮合是什麼呀。」黃氏說著,就從袖子裡出一封信來,遞到了鎮國公夫人周氏面前,指著信中的字句給周氏看,周氏年紀在四十多歲,也算是德高重的夫人了,看了這信,也不免對長公主說了一句:
「這事兒,確實是長公主做的過了。」
黃氏得到了周氏的撐腰,越發慣出了脾氣,將那信甩到了公主面前,厲聲說道:
「我一直尊敬著公主,可沒想到公主卻是這般對我的!我知道,我為我兒求娶府上二姑娘是高攀了,只是這窈窕淑,君子好逑,您家瞧不上我們也就算了,私下裡派人跟我說一聲,哪怕是將我喊來府上告知也是可以的,卻偏偏要塞這兩個不知所謂的到我面前來。您是公主就能為所為了嗎?」
公主連忙站起來,來到黃氏面前,扶著,說道:「不是的,不是的。你真的誤會我了。我,我就是……」
公主的話還沒說完,外頭就傳來了,門房的老王率先跑來稟告,說道:
「回稟公主,夫人,柴夫人帶著一大幫人鬧進來了,門房人,攔不住呀。」
一覺睡醒,狡詐,腹黑的沈璃雪莫名其妙魂穿成相府千金.嫡女?不受寵?無妨,她向來隨遇而安.可週圍的親人居然個個心狠手辣,時時暗算她. 她向來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別人自動送上門來討打,休怪她手下不留人:姨娘狠毒刁難,送她去逛黃泉.繼母心狠手辣,讓她腦袋開花.庶妹設計陷害,讓她沒臉見人.嫡妹要搶未婚夫,妙計讓她成怨婦.這廂處理著敵人,那廂又冒出事情煩心.昔日的花花公子對天許諾,願捨棄大片森林,溺水三千,只取她這一瓢飲.往日的敵人表白,他終於看清了自己的心,她纔是他最愛的人…
生於簪纓之家,嫁與名望世族。生前富貴盡享,死後榮顯加身。旁人說起她,總感嘆一句:真真是好命!沒有人知道,她根本就不想要這樣的好命!重活一世,她最想做的事就是:嫁給那個權傾朝野的……廠公!
入宮的第一個年頭,她是才人。入宮的第五個年頭,她是婕妤。入宮的第十個年頭,她想成為皇后。因為成為皇后,能握住珍視的一切不會被奪走,能保護自己,能保護孩子,能夠……陪伴他。她只想和他待在一起。長長久久,平平安安。不相疑,不分離。他是皇帝,那她就做他的皇后。他是販夫走卒,她也跟定了他,當他的婆娘,養兒育女,相扶相攜一輩子。明黃的羅傘前移,天子儀仗緩緩步入城門。遮天蔽日黃羅傘、日月扇,紫旌旗……那一刻日光耀花了眼,謝皇后的鸞駕踏著御道,向前迎上去。
花開時等他來,花落時盼他歸。 秦門嫡女上一世嘗遍人間百苦,而這一世將逆流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