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歲歲平安 第418頁

《歲歲平安》 第418頁

又過了兩日,就在郭皇后的病稍有好轉興平帝終于重新出笑容時,薊州突然送來一封八百里加急地戰報。

盤踞晉、薊北方的烏國突然發兵搶劫邊關百姓家的秋糧,薊州總兵馮端帶兵去追殺時,突然栽落馬下,只來得及部署兵力防烏國繼續侵襲,人便沒了。

馮端是馮籍的父親,也是興平帝最倚重的老將,驚聞馮端病故,興平帝悲急加,險些昏厥。

恢復意識,興平帝待了兩件事:

第一,即刻調馮籍為薊州總兵趕赴薊州。

第二,不許任何人將此事告知郭皇后。

第212章

興平帝守了薊州三十年,在他心里,薊州是比京師城更重要的地方,一旦薊州失守,烏國鐵騎闖進來,薊州一帶百姓面對的將是屠村屠城之禍,他也將為辜負了薊州百姓信任的罪將罪君。

若非朝廷這邊還有一堆務軍務要管,興平帝都想自己回薊州去打烏國!

“皇上放心,臣這次回薊州,定讓烏軍償!”

馮籍披麻戴孝,跪在殿前叩首道,說話時字字哽咽,眼角熱淚滾落。

自家老爺子明年就要七十了,一家人都說好了到時候一起回去給老爺子慶壽……

Advertisement

同在大殿的,有太子韓保,有魏琦、宋瀾二相,也有匆匆被召進宮的魯恭、蕭穆、齊恒等其他武將。

魯恭、范釗、羅霄與馮端老將軍有至十幾年的,此時的悲痛并不比馮籍,提起襲搶糧的烏國都是咬牙切齒。趙瑾時去薊州游歷,得過馮老將軍的提點,這會兒眼圈也是紅的。

齊恒、蕭穆、蕭縝畢竟沒見過馮端,除了惋惜大裕朝了一位名將,更多的都是對烏國的痛恨。

一片悲痛中,魏琦看眼興平帝,道:“皇上,老將軍的仇我們肯定要報的,但現在新朝基未穩,除非烏國率大軍境,我軍都不該主挑起戰事,只是幾次小范圍的擾民搶糧,邊軍及時驅逐追殺小施懲戒便可。”

各地世家族對政令違,涼州、遼州、青州三個總兵擁兵自重,南線四將隨時都有反水的可能,更別提東陵、西梁此時肯定都在暗中觀北地的形勢。

而北地百姓才剛剛過了九個月的太平日子,急需休養生息。

興平帝:“朕比你更了解草原那幫蠻人,我們越是忍讓,他們越是覺得咱們被掣肘不敢出兵,跟著越發變本加厲,只有狠狠打一仗把他們打怕了,他們才會被我們的兵力所懾,不敢再犯境擾民。”

魏琦:“可馬上就要十月了,北地天寒地凍,草原上常有雪災,絕非出兵的好時機啊。”

興平帝:“朕知道,馮籍,你此次回去先安葬老將軍,再征調糧草為明年開春討伐烏國做準備,朕就是要讓其他邊國看看,朕有晉、薊銳邊軍二十三萬,又有三十五萬虎師軍,無論誰來犯我大裕,朕都不會輕饒!”

馮籍:“臣領旨!”

興平帝:“薊州軍不可一日無帥,你這就吧。”

馮籍含淚叩首,與幾位同僚拱手道別后,大步離去。

他走了,興平帝才靠坐到椅背上,縱容自己出哀容來。韓保、二相與武將們紛紛上前勸,興平帝終在對上蕭穆發間的銀時,哽咽出聲:“蕭穆,朕已經失去了一條臂膀,你可千萬要保重,別像馮端那樣早早棄朕而去。”

蕭穆含淚道:“皇上放心,馮老跟著您打了二三十年的仗,于國于民都有大功,他心滿意足累了便先走了,臣才追隨皇上兩年,攢了七十年的抱負都未得施展,只要皇上不棄,臣愿意再跟著您打十年的仗,直到您一統天下再也用不上臣為止。”

興平帝握住他的手,又仿佛過蕭穆滿頭的銀在看另一位老將軍。

——

馮籍當日便快馬加鞭地趕赴薊州了,馮夫人帶著家眷收拾行囊,將于明日

佟穗帶著一份喪儀,單獨來的馮府。

魯、范等功臣武將之家都派了眷前來吊唁。

馮籍有妻有妾,兒大大小小的一共生了六個,兒子目前只有三個,唯一年的嫡子留在了薊州跟著馮老將軍戍衛邊關,隨著馮夫人進京的是兩個庶子,大的才十歲,小的剛五歲。

“夫人節哀。”

佟穗朝馮夫人道,“祖父知道您現在無心應酬,所以只我一人過來,略表心意。”

馮夫人落淚道:“謝他老人家恤。”

后面還有其他賓客,佟穗憐惜地看眼馮夫人,這便走開了。

小丫鬟將帶到了眾夫人休息的偏廳。

魯太夫人慨道:“誰能想到啊,那麼老當益壯的一個大將軍,說沒就沒了。”

范太夫人:“都怪那該死的烏國,他們若不來搶糧,馮老或許不會出事。”

老了就是老了,沒事的時候都可能因為一起一坐就沒了,何況遇到邊關敵,一著急再在馬背上顛簸幾下,立即吃不消了。

佟穗垂眸坐在旁邊,聽著聽著,偏過頭,悄悄用指腹抹過眼角。

馮老將軍才六十九,自家老爺子都七十二了,若天下太平,老爺子或許可以多幾年清福,可戰事眼瞅著又要打起來了。

潘月瞥見了佟穗的小作,想想蕭穆的年紀,蕭家現在的盛寵又能延續多久呢?

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