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歲歲平安 第384頁

《歲歲平安》 第384頁

潘家一走,孫典母親杜氏悄悄對佟穗道:“我怎麼瞧著,王氏對咱們的態度沒路上那麼熱絡了?”

潘家父子是正三品的衛指揮使,的大兒子與張文功也是一樣的,來城的路上,王氏不但很是吹捧賀氏姑嫂倆,對自家與張家兄嫂也都是笑盈盈的,換著花樣說好聽的話。

結果一到城,孫、潘、張三家居住的里坊明明挨著,王氏竟變了個人似的,除了還他們兩家的禮登過一次門,后面就再也沒有走

杜氏本以為王氏安置新家太忙,沒騰出時間,可今日看到王氏對蕭家的態度都淡了,才意識到其中有蹊蹺。

杜氏畢竟做了二十多年的里正夫人,在村里極其擅長人往來,對這種變化就比較敏銳。

長輩善意提醒,佟穗與對視一眼,輕聲道:“那我留意點,真有什麼誤會,盡量早點解釋清楚。”

其實已經猜到原因了。

蕭縝、蕭野都跟提起過,說潘勇似乎很對范釗的子,凡是范釗家里設宴或是去酒樓坐東,都會上潘勇。

當然,范釗也邀請過蕭縝幾兄弟,可蕭縝不喜歡那種無意義的飲酒應酬,去了一次便不去了。

Advertisement

在范釗眼里,蕭縝就了不給他面子的人,范釗便連蕭家其他兄弟也不請了。

而潘勇其人,在衛縣或是在右路軍里的時候,老持穩重鮮喝酒,到了城后怎麼就因為好酒量對了范釗的脾氣?

無非是范釗最興平帝重信任,潘勇更愿意依附范釗,而不是蕭家這種夾在薊州正統軍派系與城世家舊臣中間的野路子新貴。

水往低流,人往高走,潘家原本就是半路落戶靈水村的新民,蕭家起事時無法像信任孫家、張家那般信任潘家,現在潘家不愿意像孫家、張家那般繼續站在蕭家后,乃是人之常

親兄弟還有半路分家的,何況這種才認識一兩年的。

——

下午,趕在岑先生住侯府之間,佟穗把張超、孫家大郎二郎的房間收拾了出來。

侯府這邊的空房太多了,佟穗之前安排弟弟住在夫妻倆后面的院子,現在佟善繼續住主屋,張超住在東廂房,大郎二郎住西廂房。

杜氏、孫緯媳婦、張家大嫂都來看過,囑咐孩子們好好讀書便告辭了,孫典、張文功先把家人們送回去,再騎馬把孩子們的行李送過來,順便陪著孩子們拜了岑先生。

佟善、張超是一組,綿綿、大郎是一組,齊耀與二郎都還在啟蒙階段。

學生多了,蕭縝提議給岑先生三倍的束脩。

岑先生還高興可以多教幾個孩子的,反正本來就有三個學齡的學生,現在只是每組多教一個而已。

他只要了雙份束脩,免得蕭家繼續跟他客氣。

拜完師,孫典、張文功該走了。

張文功很放心自己的侄子,孫典卻為大郎頭疼,怕大郎給蕭家添麻煩,尤其是侯府這邊。

“二郎還算懂事,大郎就是個皮猴,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的那種。”

蕭縝當著大郎的面道:“我連你都能鎮住,還收拾不了他?”

大郎:“……”

佟穗笑道:“行了,你就放心吧,功課有岑先生教,起居有丫鬟們伺候,淘氣了休沐日你們帶回去教訓,沒什麼需要我們心的。”

孫典瞥向柳初。

柳初垂著眼。

孫典再朝著佟穗道:“勞侯爺夫人多費心了。”

佟穗真沒嫌麻煩,但在琢磨老爺子的用意。

夜里歇下后,同蕭縝聊道:“不提你們跟文功親如兄弟,只看表妹與文功的婚事,文功鐵定都跟咱家一條心,那祖父安排超哥兒過來讀書也不怕外面再起閑言碎語。”

“孫典孫緯不一樣,他們跟咱家只是同村的關系,既可以繼續跟著咱們,也可以像潘家那樣另攀高枝,這時祖父把大郎二郎接過來,落在外人眼里,就了一種把孫典孫緯綁在邊的手段。祖父那麼謹慎,為何還要這麼做?”

蕭縝一手摟著的肩膀,一手握著的手著玩,道:“有些事該謹慎,有些事隨心就好,祖父早把孫典孫緯當孫子看了,跟文功是一樣的,既然咱們這里有個好先生,自然要把他們兩家年齡相近的孩子過來,最好全都教棟梁之材。”

佟穗:“這個我知道,我就是忍不住多想了一些。”

蕭縝:“大嫂?”

佟穗聞言,興地支起胳膊,看著他道:“你也這麼覺得?”

蕭縝笑:“孫典從老四那里搶了好幾雙鞋,祖父心知肚明。以大嫂的子,肯定會對家里這幾個孩子特別上心,今日送點吃的明日噓寒問暖,不需要特別照顧大郎二郎,兩個孩子也會到,時間一長,分就出來了。”

佟穗:“我看大郎好像喜歡大嫂的,聽阿福說,以前在村子里的私塾,大郎有什麼好吃的都會給綿綿一份,有人抓綿綿的辮子大郎就去揍對方,這是早就知道他爹的心思了,鬼機靈。”

蕭縝:“嗯,姑母也跟我提過,說臘月們回村里過年,綿綿給大郎兄妹帶了城里的玩意。綿綿懂事早,以前都遠著大郎的,估計是發現大嫂給孫典做鞋,猜到了。”

佟穗重新靠到他懷里:“孩子們都支持,就看大嫂愿不愿意出那一步了。”

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