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爺,臣幸不辱命,平昌已死。”
清王大步繞過桌案,彎腰將跪在地上的齊賀攙扶起來。
“本王早就接到了消息,你這一次立了大功。”
“你在哪裏殺的人,又是怎麽殺的,再跟本王仔細說說經過。”
齊賀說是。
“平昌為了避人耳目,扮商人,放棄陸路改走水路,臣跟了他將近一個月,確認他是平昌無疑,趕在他的船靠近津州前,放火燒了他的船。”
津州?
幾個月前,太子去的也是津州。
這件事清王也是近幾日才追查些眉目。
與太子同去的,似乎還有高國舅。
至於太子與高國舅去津州所為何事,清王還沒有得到確切消息。
人死了當然是好事,不過,“你應該不會跟何肅犯同樣的錯誤吧?”
齊賀說王爺放心,“我親眼見到平昌站在船頭跟邊人說話,第一支燃著火的箭還是我的,也親耳聽到他在船上喊救命,不可能出錯。”
清王大掌拍向齊賀的肩,又是幾句誇讚,再問:“平昌手上的賬本,你見過嗎?”
齊賀點頭,“臣擔心出現紕,先派人順走那些賬本,確保不會出現什麽紕,才將人解決。”
他從懷中掏出幾本賬冊,呈給清王。
清王連忙拿過來,仔細翻看半晌,確定賬本是真,隨即大笑出聲。
“做得很好,你的功勞本王記在心上。”
若是沒有事先見過孫典禮,齊賀此時定喜不自勝。
如今知道清王覬覦世家財產,話說得好聽,許下的諾言卻遲遲不兌現。
聽多了,孫典禮跟齊賀兩人早就心如止水。
特別是知道喬長盛在剿反王時立了大功,現在已經榮升金甲衛千領。
能自主進出東宮,儼然了太子的心腹近臣。
兩人的心思就更加複雜。
說後悔也不是。
他們沒有喬長盛的狠心和果決。
不敢賭上全家的命。
也舍不得散盡家財。
更不想為那被拔了爪牙的老虎。
可看著喬長盛儼然快這朝中新貴了,還是會眼熱。
隻希清王不要讓他們失。
否則,否則又能怎麽樣呢。
自從投靠了清王,他們好像已經沒有其他退路了。
心裏想的是一回事,上還是要恩戴德一番。
“這段時間你辛苦了,好好在家休息幾日。”
“令公子的婚事……”清王話音一頓,歎息道:“為了此事,王妃已經往公主府走了好幾趟,結果不盡如人意,本王也很憾。”
“不過你放心,令公子的婚事本王放在心上。”
“如若你們不著急,就安心等著,待日後,本王定讓令公子如願。”
齊賀一時之間竟然不知道該如何接話。
他想讓兒子娶冰凝郡主不過是想借此給齊家留個後路。
真到了清王能夠做主那日,還有何結親的必要。
僵幹笑兩聲,好在清王對此事也不是很關心,再加上慶行遠求見,清王就發話讓他走了。
又等了幾日,平昌亡的消息傳回京城。
平家府門前掛上了白幡,不跟平昌關係好的朝臣都去祭拜。
清王在書房將那些賬本一頁頁撕下來放進炭盆中。
盆中的灰燼越來越多,將最後一頁放進去,清王徹底安心。
手無縛之力的文,迂腐至極。
無視他的示好,還妄圖尋證據將他扳倒。
不自量力。
他要讓那些不識好歹的人瞧瞧,跟他作對沒有什麽好下場。
平昌已死,沒了後患,那兩件案子也該結了。
沐浴更,清王來到書房見駕。
“你是說安國公派人刺殺太子,出現在金家綢緞莊的賑災款也是安國公所為?”
“是,安國公之早就與羅駿的兒子羅浩有染,安國公為了掩人耳目,使出這種下作手段,臣也覺得不可思議。”
“皇上念他有功,厚待,更是給予他國公爺尊榮,他卻不思君恩,著實該死。”
“皇上看看這些證據便知。”
祝保上前接過,放到周明帝麵前。
周明帝隨意翻看兩下,放至一邊,重新抬眼看向清王。
“那你再說說,安國公為何要刺殺太子?”
清王出為難之:“皇上,這件事不好說。”
“說吧,朕恕你無罪。”
“臣查到的是,羅浩早前就時常借著與穆家的姻親關係到穆家借住,明麵上是探穆老夫人,實則是對太子妃存了非分之心。”
“太子不止一次為了太子妃讓人教訓過羅浩,安國公卻懷疑太子殿下是得知了他與羅駿勾結,意圖侵吞朝廷的賑災款,擔心事被抖出來,所以才趁著太子離京痛下殺手,想要掩蓋自己的罪過。”
周明帝看了他一會兒,“從你的府衛上搜出的令牌又該怎麽解釋?”
清王痛心疾首。
“此事卻是臣治下無方,原來那何肅與安國公之早就有了牽扯,他背叛臣,投靠了安國公,對太子痛下殺手試圖嫁禍本王,挑撥皇家關係,安國公好坐收漁翁之利。”
“並非是臣信口雌黃,有人曾多次撞見何肅進出安國公之的閨閣,再借著與其私會跟安國公結黨營私。”
“臣隻恨沒有早日察覺何肅的不對勁,才差點讓太子遇險,皇上,臣罪該萬死。”
周明帝還是那副淡淡的臉:“你說有人撞見,這個人在哪裏?”
清王擊了下掌,從外邊進來一人。
“此人是安國公府上的管事,皇上可以盡管盤問。”
周明帝一眼都沒看那泥首跪地的人。
“朕這裏也有一個人,他所說與清王說的好像不太一樣,你也見見吧,進來。”
-
清王被革職押宗人府的消息傳進慈寧宮時,太後正在跟周明帝派來理白貍的人僵持。
“你們要將哀家的寶兒帶走,就將哀家也一並帶走,如果不敢對哀家下手,就速速給哀家滾。”
“太後恕罪,奴才們也是按皇上的旨意辦事。”
“休要搬出皇上來哀家!”太後拔高了聲音:“皇上最是孝順,你們這些殺才再敢挑唆哀家與皇上的關係,哀家就砍了你們的頭!”
古武世家的慕鳳煙被暗處仇家的熱武器把她的靈魂給一炮轟到了一個平行時空,歷史都沒有記載的年代。醫毒雙絕的她怎麼也沒想到,她明明已經把仇家一個個的都送上西天了,無聊的在家里腳指頭都快摳出三畝地了,怎麼就被哪個犄角旮旯里冒出來的仇家一炮就把自己一命嗚呼了呢。她真是相當的郁悶。。。。。。。某冰山王爺剛回府,就看到小廝跑來急報:“王爺,王妃留下話就帶著小世子走了。”“王妃說什麼?”“王妃說,王爺您敢違背當初誓言迎娶側妃入門,她就帶著小世子還有肚子里的球浪跡天涯。”某冰山王爺雙目赤紅:“誰說本王要迎娶側妃...
唐窈出身侯府,姿容昳麗,家世顯赫,嫁給鬱清珣十一載,兩人鸞鳳和鳴,夫妻情深,兒女雙全,不知羨煞多少京中貴婦。 無人知曉,她將來會被囚在院裏悄然死去,就連一雙兒女也無法避免夭折命運。 而這一切,只因鬱清珣帶了個養女進府。 他視那養女如親女,處處庇護,處處關心,甚至超過自己一雙兒女。 唐窈懷着不甘死去,再一睜眼,卻重回到那養女初入國公府時。 此時,兒女尚在,一切還未發生。 她不再隱忍,也不再自欺欺人地以爲對方待她有情。 堅定甩下和離,不再回首。 * 京中傳聞,國公鬱清珣甚愛妻子唐窈,愛到爲她忤逆母親,不碰通房不納妾侍。 鬱清珣聞言卻不以爲然。 他愛唐窈的身體,愛她的美貌,愛她的溫柔體貼,卻從不認爲自己有愛過她這個人。 兒女私情於他而言只是累贅。 娶她不過是父母之命,縱她不過是看她嬌軟可人,重她愛她不過是因爲一雙兒女。 至於私情,從未有過。 卻沒想有朝一日,唐窈會想跟他和離! 更沒想遭他否決後,她竟膽大妄爲地將他告上公堂,寧願承受杖刑也要放言休夫,與他恩斷義絕! 他不明白她爲何如此決絕,更不懂爲什麼她說不愛後,自己會如此難受。 * 後來,那位權傾朝野的鬱國公求而不得,想要入贅,甚至不惜爲面首。 唐窈卻只是微微一笑,“國公曾言情愛無用,還請自重。” 再後來,他懷着卑微愛慕,不求迴應,只甘願做她裙下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