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裏有鬼?”謝麟失笑,“懷天下的君王是施恩於萬民,為天下萬民做主,自然就要清除朝中禍患蛀蟲,清除那些拿著俸祿不做事的庸才和貪。”
容時晏道:“所以那些庸才和貪最怕父皇這樣的天子。”
謝麟點頭:“是這樣沒錯。”
“舅祖父覺得,袁丞相是個什麽樣的人?”
謝麟表微頓:“他國丞相如何,臣了解得不是很多,但員做到了高位,最怕的是貪念膨脹,貪念越大,風險越大,隻看自己能不能守得住。”
容時晏轉頭看向黑沉沉的窗外:“周蘭庭應該能為我父皇那樣的君王,但袁丞相不一定是舅祖父這樣的丞相。”
謝麟淡淡一笑:“每個人,每個家族,每個皇朝都有自己的宿命,其實沒必要想太多。”
“舅祖父擔心過嗎?”
“我不擔心。”謝麟搖頭,“心中坦則毫無畏懼,臣貪念不大,所以無需汲汲營營,不過到了該激流勇退的那一天,臣也不會貪權位不妨。”
畢竟他雖無貪,可謝家顯赫太過,遇到聖明天子還好,若是天子容不下人,他們隻有兩個選擇,一是強大到讓帝王不敢手,二是及時而退,保存家族實力。
“舅祖父太清醒了。”容時晏輕歎,眉心縈繞幾分清寂,“人太清醒會不會很累?”
“恰恰相反,臣覺得越清醒的人反而活得越輕鬆,因為知道自己想要什麽,知道什麽事該做,什麽事不該做。”謝麟淡笑,“富貴名利都看淡了,才不會作繭自縛。”
容時晏沉默片刻,若有所思地點頭:“舅祖父說得對。”
“不早了,殿下早點洗漱就寢吧。”謝麟站起,“臣去理一些事。”
容時晏沒說話,任由他離去。
容時晏緩緩倚著錦榻,眉心泛起幾分惆悵,十六歲還是個年,尚未完全長大,可他已經會到家國責任的分量和長大之後該有的擔當。
一個國家,偌大疆土,萬千黎民。
他真擔心自己做不好一個皇帝。
……
時間一天天過去。
七月氣候炎熱,街上幾乎沒個人影。
上京權貴之家除了每日上朝的大臣之外,其他人無不待在家裏乘涼避暑,京中宴會都了很多。
定下儲君之後,禮部開始籌備親大禮。
朝中上亦有朝臣開始朝周蘭庭靠攏,出想把兒嫁給太子殿下做側妃,隻是無一例外皆被拒絕。
太子府修繕妥當之後,禮部開始置辦府家陳設,除此之外,還要給太子配合太子府屬,太子府侍衛,太子侍讀,掌事嬤嬤和侍皆是從宮中挑細選。
謝東凰給周蘭庭的建議是,太子近侍從貴族家中選拔,年紀在二十五歲以下,通過比武選拔,人數三十。
太子府一等侍衛從四品以下員家中選拔,人數兩百;二等侍衛從平民男子中選拔,人數五百。
選拔的標準皆武功和箭評判,而一名正統領和四名副統領則擇優提拔。
這樣一來,京中權貴家中練武的男丁都有了效忠太子的機會,同時也是太子拉攏世家的一個態度,同時也給有本事的平民男子上升的通道。
太子府屬以同樣的方式選取,在讀書子弟中擇優錄取。
雖然沒有跟世家聯姻,但這種以近臣錄取的方式可以跟員們建立更公平的君臣關係,來日新帝登基,太子府屬和侍衛因為跟太子培養出來的誼和信任,都將獲得更高一步晉升。
周蘭庭采納了東凰的建議,並並請鎮國公全權負責這件事。
鎮國公麾下將士數十萬,鎮守邊關,保家衛國,在以武起家的南齊威很高,他幫太子主持此事,代表了他對太子的支持態度。
同時鎮國公的孫子跟琳瑯公主的婚事,也代表了鎮國公府一門都是太子最有力的後盾,所以武試的選拔很順利,報名的人數烏排長龍,男子們個個年輕力壯,朝氣蓬。
文試則請舒太傅主持,考學子們的詩詞文章和格局懷,選拔有學識、品學兼備的優秀兒郎。
舒太傅在南齊讀書人眼中同樣德高重,是學子們爭相想拜門下的儒雅文臣,此次主持文試,所有選的學子無不是通過舒太傅的考核,也算是間接全了師生關係。
這是謝東凰示意周蘭庭對舒家拋出的態度,稍稍彌補舒家在周錦硯沒能做儲君的失落,以及表達對舒家的繼續信任和尊重,讓舒家沒有後顧之憂。
而跟琳瑯公主親的岑雲峰,因為一隻手臂傷在家休養,於七月武試中過五關斬六將,拔得頭籌,被任命為太子府侍衛統領兼書房侍讀。
所有的一切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前世,她含冤入獄,臨死前才知道她不過是一枚棄子。一朝重生,浴血歸來,當她變成“他”,且看她如何一步一步高升,攪動朝堂風云。…
棄婦顧十八娘自儘於那對新人麵前 了無生意的她卻在十年前醒來 親人還在,尚未寄人籬下 命運正走到轉折點 攜著烈烈的仇恨重生的她 能不能將命運改寫
死前巨大的不甘和執念讓柳望舒重生,只是重生的節點不太妙,只差最後一步就要成為晉王妃,走上和前世一樣的路。 柳望舒發揮主觀能動性,竭力避免前世的結局,也想將前世混沌的人生過清楚。 但是過著過著,咦,怎麼又成太子妃了?
寧熙四年,封地生變,叛軍北上。 年僅及冠的小皇帝身陷囹圄,面對各方蠢蠢欲動的豺狼虎豹,他不得已將那位三年前因政見不合而被自己驅逐出京的胞姐永寧長公主迎了回來: “如今朝中勢力四分五裂,唯有拉攏裴氏可求得生機……聽說,長姐與裴邵曾有一段舊情?還聽說,他至今身側無人,是因仍對長姐念念不忘?” “……額。” 看着小皇帝滿懷希冀的雙眼,長公主實在很不忍掃他的興。 她和裴邵麼,確實是有過那麼一段。 但恐怕與傳聞中濃情蜜意的版本,略略有些出入。 事情的真相是,當初新帝繼位朝政動盪,爲穩固局勢她不擇手段,對尚還純良的裴邵進行了一場徹頭徹尾騙身騙心的算計。 少年一腔真心錯付,從此性情大變,至於現在—— 公主鸞駕抵京當日,他遠在城門下那句字字分明的“長公主金安”,就足以讓人頭皮發麻了。 唉,你看。 這人還記着仇。 —— 【小劇場】 長公主回京了。 裴府近侍如臨大敵,“此女有妖,慣會蠱惑人心,殿帥萬不可忘當日之恥!” 裴邵扯了扯脣:用你說? 於是剛開始,長公主舊疾發作,胃痛難捱;裴邵尋醫問藥頗爲上心。 近侍:沒錯,他一定是想借機下藥毒害公主! 再後來,長公主仇敵太多,突遇刺客險些喪命;裴邵護駕心切,不惜以身犯險。 近侍:苦肉計!他一定是有自己詳細的復仇計劃! 再再後來, 長公主不高興了殿帥哄着, 長公主要星星他不給月亮, 長公主指哪他打哪。 近侍:他一定是……他一定是忘了!(扼腕嘆息 -野心家和她的裙下臣 -一個梅開二度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