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銀鞍白馬度春風 第256頁

《銀鞍白馬度春風》 第256頁

“讓他進來。”

“陛下。”安王走進紫宸殿,行禮問安過后,道:“太仆寺已將大周南北各的朝廷馬場馬匹增減之數統計完畢,特來回報于陛下。”安王呈上奏折。

“匯總統計呈上即可,倒也不用你特地跑一趟。”榮景帝打開奏表,沉著聲音說。

“稟陛下,北地四馬場均有奏請,請求朝廷撥款購優良種馬進行配種選育,臣看其所耗頗多,不敢擅專,這才進宮攪擾,請陛下恕罪。”

“原來如此。”榮景帝這時也看到了所需數字,冷哼一聲,“一天天的就知道找朕要錢。”

王低頭,不敢應聲。

“戰馬乃軍備基礎,尤其北境,準了。”

“謝陛下。”安王得了準話,本告辭,卻猶豫了一下又開口,問:“陛下,不知顯國公是犯了什麼錯?為何……”

“何錯?”榮景帝說起這個就生氣,“鬧得滿長安沸沸揚揚的尸之案,竟是他做下的!玩人玩出這麼大靜,朕也是聞所未聞。”

“顯國公犯了錯,陛下懲就是了,別氣壞了子。”安王連忙勸道。

Advertisement

“怎麼聽你之言,好像這不是什麼大事一樣?”

“不過是些低賤之人,難道還真的讓顯國公賠命不?”安王說。

“范濟好歹算是皇親國戚,又跟了朕這麼多年,朕倒也不至于讓他給些子賠命。”榮景帝黑著臉,說:“但他行事不周,人抓住了首尾,又大理寺找到了關聯證據,再加上阿煦,朕若是不置,倒顯得是朕徇枉法了。”

“太子殿下?”安王一愣,問:“為何太子殿下也會知曉此事?”

“估計是大理寺卿膽小怕事,畏懼范濟,所以才找阿煦保駕護航吧。”榮景帝不甚在意道:“而且阿煦那子,方正耿介,他知道了這種事,怎麼不管。”

“確實,尤其這事兒還是顯國公犯下的,可不是更要追究了。”安王跟著說了一句。

“你這話是什麼意思?”榮景帝皺眉問道。

王這才反應過來自己的失言,連連告罪。

榮景帝板著臉,沒有作聲。

王的無心之語倒是點醒了榮景帝。不過是些低賤之人罷了,阿煦緣何要那麼義憤填膺。是不是,其實他只是借題發揮,只因犯事的對象是顯國公,老三的外家而已?

榮景帝的臉逐漸沉了下來,他知道這幾年他確實不抬舉老三還有范濟,但也沒有威脅到他太子的地位,他中宮所出,既嫡又長,何至于這麼沉不住氣!

榮景帝的思緒幾經轉折,忽而道:“說起來,范濟倒是直截了當認了罪,沒有欺瞞于朕。”

“陛下圣明,顯國公哪敢瞞。”安王笑了笑,又道:“人嘛,誰沒點兒缺點。”安王嘿嘿一笑,說:“都是男人嘛。”

榮景帝嫌棄地看了一眼安王。

“其實臣覺得吧,這事兒私下罰了,比大張旗鼓了罰要好些。”

“此話怎講?”

“顯國公不管怎麼說都是犯了大周律,若真的按照大理寺那幫死腦筋的來刑判,說不定真的要被判什麼重刑,就如陛下所言,難道還真的讓高貴的國公給低賤子賠命?陛下若是私下置了,既全了君臣之,又保了朝廷的面,最重要的,顯國公定然對陛下恩戴德。”說到這里,安王放慢了語速,加重了語氣,道:“陛下,這麼大的把柄啊,顯國公還不對陛下肝腦涂地,死而后已?”

榮景帝聞言,慢慢瞇起了眼。

顯國公府

“阿姐,父親真的會沒事嗎?”范燁看著皇城的方向,眉目間有些焦慮。

“我也不知……事到如今,也只能賭一賭陛下對父親的舊誼。”范煙眉心微蹙,繼續道:“還有安王的口才了。”

作者有話說:

大綱兩句話,結果又寫了3000字,因為要借著這一章寫出榮景帝和太子的分歧,還有思維方式的不同,所以描寫地詳細了一些。

顯國公的罪策略:

先是直接認罪,沒有試圖瞞,因為就像文中描述的一樣,他大可以把一切推給管家下人。這樣的話,沒有實證,雖然大家都知道是你,但沒有人贓并獲,就不能定罪。他沒有試圖罪,對著皇帝直接認罪了,沒有糊弄皇帝,讓皇帝出了第一口氣。

然后強調失手,強調死人的份,淡化殺的行為,將死去的人化。(皇帝第一沒有親眼見到死者慘狀,沒什麼確切的覺。然后皇帝被帶歪,以為確實就是失手,而不是故意。大理寺卿一定要上報是因為他認為犯人是‘連環殺手’,按照對連環殺手的側寫來看,不會停止,只會愈演愈烈,之后還會死更多人。但是皇帝認為就是床笫之間失手,警告一下就能停止。兩者有本質區別。)

最后安王‘恰巧’這時候來,‘無心之語’間給太子扣了個屎盆子,讓皇帝認為太子忌憚三皇子,才揪著不放。最后暗示皇帝,著顯國公的把柄,比懲他更為有利。因為現在皇帝明顯不舍得置他,著把柄,以后想置就置。

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