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太子妃退婚后全皇宮追悔莫及 第306頁

《太子妃退婚后全皇宮追悔莫及》 第306頁

只是尹真疑心深重, 他之前登門三次,一直沒機會深到這位尹公。

簪纓若有所思。

那廂, 守衛接過名刺, 審慎地注視這支外來車隊一眼, 便即返, 通過里的重重門,一路轉至堡中堂。

堂中肅靜,彌漫著淡淡沉水佛香,有兩列武士帶刀而立。

居中一張鋪就虎皮的坐榻上,兩糙帶疤的手指向前出,勾了勾,拈住名帖。

手指的主人打開來掃了幾眼,嗤然一聲,似笑不像笑。

“拿小卒子試探了三回,唐子嬰終于親來了。可探清其人帶有多人馬?”

屬下回稟道:“回堡主,見車隊隨行介士二十余人,暗中未見埋伏。”

穿黑衫袍裹方頭巾的男子箕坐在席榻,一聽便沉眉,“唐子嬰出行,豈會只帶二十人,察探不出,才是居心叵測。”

屬下又道:“與唐氏娘子一道來的,還有大覺寺的曇清方丈,也上名帖,說來探老爺。”

男子眉頭更,掌擊案角,鏗鏘一聲。“好高招啊,竟將大覺方丈也收服了。用和尚來做掩護,更更可恨。”

Advertisement

這里話音才落,從壁幛后傳出幾聲無力的咳嗽,“那曇清方丈是位高僧,慈悲為懷,不會有歹意的。真兒,你莫總是揣測人心至壞,那位唐娘子、咳咳……在青州行了不好事,我看可以一見。”

尹真聽見咳嗽聲時已經起了

見到拄杖而出的舅父,尹真扶他就座,眉宇間的冷意依舊不散,“舅父難道忘了外祖與先母之禍,皆始于輕信于人。”

病容憔悴的半百老人長嘆一聲,“怪我在你兒時,總提醒你莫忘仇恨,將你教岔了……孩兒,防人之心固不可無,可你、你將來孤一人守著這偌大堡塢,終究獨力難支……”

“我為男兒郎,自可頂天立地,何用求人!”

尹真不等舅父說完,擰眉聲道。

繼而他聽見舅父嘶渾的咳嗽聲,又不忍地皺眉,甩過道:“罷了,舅父想見便見,左右我不會答應他們任何要求。”

堡外,簪纓一行人等候了一時,忽見眼前的鐵門吱然一聲從打開。

幾個人對視了一眼,比想象中順利的進程反而令他們豎起警惕。

簪纓的十影衛是一向隨的,再有便是武婢姜娘,以及沈階,嚴蘭生,同幾位主簿。他們由人引路,進堡中,才發現此中別天,占地比鳶塢大有數倍不止,極目不能概全。

到了會客廳中,簪纓沒能見到尹堡主,卻見到一位有幾分病態的拄杖老人。

聽其自陳,知是尹堡主的舅父,也就是當年拼命從北胡的鐵蹄下救走尹真的人,簪纓心下反而一定。

揖手自報家門:“晚輩唐子嬰,一至青州期年,小事繁,始來見拜,還

明公勿怪。”

尹平彰比尹真好說話一些,大抵是篤信佛教的緣故,還算以禮相迎。

簪纓耐心等著曇清方丈為尹平彰把過平安脈,彼此客氣幾語,而后道明來意:

“尹公,我此來,是誠心相邀尹家堡結盟圖存,共抗北魏,不知尹公意下如何?”

尹平彰深知外甥的脾氣,他只是不想真兒開罪于這位在青州業已勢的首領,卻也做不了真兒的主,咳嗽著道:

“唐娘子當知,尹家堡一向閉門自守,不理外界紛爭多年,這一趟,只怕要讓娘子掃興而歸了。”

嚴蘭生展開一把素面竹骨扇,翩翩好風度地笑道:“尹公此言差矣。今天下看似南北并立,實則已然三分。尹家堡在黃河南岸于南北兩朝間夾求存多年,應比我們更清楚,南朝弱,不能庇佑尹家堡,北朝則非我族類,肆意凌漢民。唯大司馬奇骨雄姿,畢生以復漢室為志,如今已兵臨,捷訊在。尹家堡已經藏鋒多年,我想不會只是為了一味忍吧,必是在等出鞘一刻!而今,正當此時機,貴宗何不乘勢而起,一來一雪家恥,二來壯大自,三來也好為后代謀一份大好前程?”

“造反就說造反,說得這麼好聽!”

一道厲聲突起,尹真大步從側堂門走出,怒瞪這個幾次三番信口雌黃之人。

若非舅父要積鷙,攔著他,這小兒早了他刀下之鬼,哪里還有今日開口的機會?

他轉看對面為首那子,上上下下地打量。

簪纓先被那道聲音震了一震,抬目只見這名現的男子著黑袍,高大峻峭,一雙墨一字長眉,更顯得英氣凌人。

他睥睨向的目,盡是敵意與鄙夷。

簪纓看見了男子腰上的佩刀。

不退反進一步,玉容清肅,抱手朗聲道:“這位必是尹堡主了,小子久聞高名。我志效于大司馬,唯愿驅逐胡虜,何來造反之說。”

“你倒說說,當真合了盟,敵襲時是你的人沖鋒在前,還是我尹家堡?”

尹真目金石之,面含凌霜之,注視著簪纓。

簪纓忙道:“自然是我全力出兵,尹家堡可一人不出。”

并不是虛偽詐言,按如今手握的部曲數量,不會太計較千人級別的兵力多寡,看中的是此地利。

瀕臨冀州的尹家堡是一定要控住的。

尹真冷笑:“算盤打得真響,你的兵駐進來,便可名正言順霸占此堡了。”

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