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太子妃退婚后全皇宮追悔莫及 第302頁

《太子妃退婚后全皇宮追悔莫及》 第302頁

有多久沒見了,一年?一年半?

變了很多。

不是相貌,是的氣質。

若說從前的簪纓在檀依眼里,如同生于江左的蓬萊瑞香,小小一捧,清絕纖秾,適宜呵護在掌心無盡寵,那麼而今的簪纓,已是澹靜沉邃,是一座蛻去了水霧風嵐遮繞的遠山,包容萬千氣象。

長大了。

看來他錯過了許多。

“阿纓。”他看著一聲,笑得一貫溫潤,“不是巧,我特意去鳶塢尋你,聽說你出了門,從后面追上來的。”

簪纓很快平復下心,比手請他室談,不等坐下便問:“可是朝廷又有作,你們那里有何不妥,舅父還好嗎?”

不怪擔憂,隨著青小舅舅兗,南北兩地的關系就日漸張。

南朝恐衛覦反生心,非但切斷了兗州的供給,限制唐氏在江左的關,封商鋪,提商稅,還把三吳檀氏牢牢掌握在手里,從很早以前便開始向檀氏征糧征船。

簪纓剛到青州時,便想將檀舅父父子接出,可檀棣說什麼也不肯。

他可以走,然他這麼一撤手,在三吳經營了半輩子的產業,就都會歸進朝廷的腰包。

Advertisement

檀棣知道朝廷拿了這筆財庫,很可能會用在對付外甥與大司馬上,他如何能放心?

由他繼續坐鎮南邊的買賣,至尚有積年經營的關系人脈,還有一部分主權能掌握在自己手里。

他同衛崔嵬一樣,為了兒輩,寧愿自己扎在沼澤里,也想讓年輕人在遼闊的遠方飛得更高。

第117章

檀依見簪纓憂慮之溢于容, 忙道:“你且別急。三吳尚安,義父也好,只是放心不下你在青州這邊的事, 是以我趁著走生意的機會過來探。”

簪纓輕舒一口氣, 想了想問:“朝廷不曾限止?”

檀依微笑,“朝廷想用檀家的錢, 有許多生意門只有我絡, 總不能起我吧。”

他想起一人, 神更為緩,“何況阿寶還在大司馬麾下, 他如今出息, 已是破虜將軍了, 朝廷想直接奪我檀家私庫,也得權衡一番。還有衛令公在朝, 另外,長公主殿下與姑母也算有幾分淵源, 這樣數算,檀家不算孤立無援。”

他每一句都在往好說,只為讓簪纓放松下來,不要太過擔心。

不過末了多提了一句:“朝廷又新建了一支戰艦水師, 陳列在白石壘。”

簪纓聞言, 便知這又是征用檀家的助軍錢建起的。

點頭,“料到了。”

白石壘是江防要塞,阿母在時, 也曾出資為朝廷在此造五樓船, 防的是北胡渡江來攻打京都。

可今時今日的北胡, 已被衛覦全線攔在虎牢關以外, 連都要不保。

朝廷反而大調八竿子打不著的水軍布防,防的是北邊的誰,不言而喻。

好在這邊不是全無準備。

這打造艦船之事,是剛青州,嚴蘭生便提出來的。

按他之言,此舉明為抵倭國水寇,保境安民,以邀良名,實則是為了提防南朝廷生變,派來水軍從東南圍剿青州。

不過當時百事待興,都要用錢。沈階主張先收服堡主,壯大陸軍,穩扎穩打,水軍之事可以延后,以免太痕跡,嚴蘭生則堅持兩下并行,以防后患。

當時兩個人爭得極兇。

簪纓知道雙方說的都有道理,權衡許久,最后還是未敢將步子一步邁大,采納了沈階的建議。

誰知隔年年中,小舅舅在北方屢戰屢勝,南邊就陸續傳出興練水師的消息。簪纓始才警惕,彼時青州諸郡也初步穩定下來,才著手籌備水軍。

檀依吁了一口氣,不問別的,只問:“家底還有多?”

簪纓默了一下。

他不是外人,簪纓不瞞他,如桃花瓣尖漂亮的眸尾略顯無奈地彎出一撇,一副苦中為樂的表,“見底了。”

把積儲的大頭全用在了資軍上,兗州、乞活、青州部曲、蓬萊水軍,這四項便足以吃掉唐氏七家底。

小舅舅的仗是越打越順,的家底是越吃越薄。

更別說還有其余的種種散政,關系疏通,利民舉措……

節流是別想了,只能說青州還算占了地利這一條好,能靠著沃的漁鹽業、幾座礦山、以及對外海貿支持到今日。

外人不知底里,其實唐氏小東家,快沒錢了。

不過簪纓從未想過回頭。

小舅舅敢于傾家產畢其功于北伐,又為何不敢揮擲千金,圖謀一個更大的回報?

嚴蘭生當年的那個問題,簪纓這兩年走著世路,看著世,算是想明白了。前世李景煥拿著唐氏的錢,也是如此流水般花出去,換來的卻是四烽火狼煙,莫說讓百姓過得更好,把北朝打退得更遠,就連保住原有的基業也做不到。

對比今日,遠的不說,試看治下的青、豫兩州,何生兇殺之,何有凍斃之民。更莫說衛覦勇當先,收復神州,不世功勛,世有幾人?

不敢為天下先邪?

敢為天下先邪?

既然他們可以做得更好,為何不爭!

退一萬步說,縱使衛覦打下北朝后,還愿向晉帝俯首稱臣,南朝,是國主弱而世家強,世家

之勢一日不破,哪怕衛覦居公攝政,還是會陷與世家無休止的周旋中。

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