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退下,讓朕來 301:飆車狂徒【二合一】

《退下,讓朕來》 301:飆車狂徒【二合一】

君子六藝。

禮、樂、、書、數。

其中的“”可不是指騎馬而是駕馭馬車戰車的技。武膽武者可以武氣化弓、武氣化馬,自然也能化出戰車。開着戰車打仗應該是中高級武膽武者都會掌握的技

沈棠眨一雙圓滾杏眼。

小小聲問道:“不行嗎?”

共叔武:“……”

趙奉:“……”

沈棠道:“我還以爲武膽武者行的。”

共叔武莫名有種一口氣吊不上來的錯覺,忍着搐:“主公,這不是行不行的問題,實在是強人所難。再者,武膽武者駕駛戰車是爲攻城掠地、是爲……”

不知想起了什麼,遽然止口。。

先前趙奉就是用這個理由拒絕拆房,但被自家主公一頓忽悠給忽悠瘸了。他一個十等左庶長,趙奉一個十二等左更,連拆遷這活兒都幹了,也不差開戰車搬運殘骸。

對於這事兒,共叔武意見不大。

作爲武膽武者,不管是爲主公開疆拓土還是駕馭戰車,本質並沒什麼區別——至於戰車拉的是主公還是主公讓拉的建築殘骸,只要主公不介意,他也沒啥好介意。

但趙奉不一樣。

人家是來報恩的外援。

趙奉介意的話,這事兒就不好辦。

所以——

趙奉是個啥意思?

一時間,幾人目投向趙奉。

趙奉:“……”

他來報恩,或許是個錯誤的決定。

大半個時辰之後,治所老吏派遣小吏來找郡守回去理公文——在廢墟下的書簡挖出來大半,還都是沈棠需要過目的——還未靠近,大老遠就看到數百庶民組壯觀的人牆,你踮腳、我踩石頭,長脖子看什麼。

小吏瞧着一頭霧水:“???”

發生什麼事了???

“讓讓、讓讓、借過借過。”

小吏努力往前,額頭冒汗。

Advertisement

左右庶民見他裝束,主退了點兒。

小吏終於探出大半截上,呼吸也順暢了,還未來得及開心就看到一幕極衝擊力的畫面。只見一片狼藉廢墟之中,被人強行開闢一條能令三架馬車並行的臨時大道。

大道之上,兩架戰車狂飆。

其中一架戰車立着個形魁梧如小山的壯漢,年逾三十,豹頭猿臂、虎背熊腰,形有兩米開外,渾實鼓脹勝石。此人面容剛毅,右側長袖解開,着半條臂膀,單手握着雙馬繮繩,神態遊刃有餘。

看他那副架勢,不知道的還以爲他正駕馭雙馬戰車在千軍萬馬之中橫衝直撞!

只是——

戰車載的是兵卒。

他這輛戰車拖着石碎塊。

另一輛戰車不一樣。

哪裏不一樣呢?

小吏瞄一眼差點兒眼前發黑。

因爲駕馭這輛戰車的人不是旁人,正是他此次來的目標人——河尹郡守、沈君!

小吏張了張口,完全不知道這倆在幹什麼,只聽到圍觀庶民激吶喊“快快快”,甚至還有一夥一看就是練家子的私屬銳齊聲吶喊,以雙掌爲鼓,引吭高歌!

論駕駛戰車的技,明顯是那個壯漢更加老練悉,單手也不見慌

反倒是那位沈君有些手忙腳

戰車狂飆,煙塵飛揚。

梆!梆!梆!梆!

小吏臉上似乎冒出來好幾個問號。

“發、發生什麼事了?”目送兩輛戰車衝着大道盡頭狂飆而去,激的庶民緒終於稍稍穩定,小吏趁機問出心疑

其實吧,這些庶民也不知道。

原先是被共叔武和趙奉二人幹架靜吸引來的,之後看到那麼多氣充裕的青壯,便留下來嘮嗑飽眼福。看着看着,其中一人(趙奉)倏忽開闢出一條大道來。

那個灰撲撲的年與另一人(共叔武)各駕一車。二人一開始還好好的,只是另一人(共叔武)駕車技太好,灰撲撲年遠遠不敵。幾趟下來,年技土匪夢境。

罕見超越了另一人(共叔武)。

武膽武者都是喜歡比較的。

沈棠一個初學者駕車比自己還快,這就不科學,於是二人漸漸搞出了火氣!

奈何這不是共叔武的長項——要知道戰車這玩意兒對戰場地勢有要求,機、靈活、切割敵軍陣型的效果與衝擊力都不如騎兵,也導致戰場這種戰車影越來越,共叔武在這上面下的功夫遠沒有馬戰騎多——但被一個初學者超越也很離譜啊!

共叔武有心一較高低。

卻被飛速上手的沈棠按在地上

,是魔鬼的步伐。

趙奉都看不下去了。

共叔武真是給他們武膽武者丟人,駕馭戰車還比不過一個十二歲的文心文士!

丟人,真是太丟人了!

趙奉在場下看出了火氣,親自上戰車跟沈棠比賽,結果自然是將沈棠甩得老遠。但趙奉也看得出來,沈棠武學天賦驚人。他施展的一些車技巧,沈棠一學就會。

學會之後還能融會貫通。

趙奉也被激出了氣

二人你追我趕,爭持不下。

戰車被飆得飛起,幹活中途休息的兵卒也過來湊熱鬧,主爲自家將軍助威。

慢慢就演變這樣了_(:3)∠)_

小吏聽完整個過程,一時啞然無聲。

完全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好。

大老遠還能聽到趙奉朗聲大笑聲,在車軲轆與坑窪地面親的響聲之下,他衝着沈棠大喊:“老夫許久沒這麼暢快過了。”

繮繩收,戰馬嘶鳴停下。

沈棠跳下戰車覺自己雙還有些抖,一手扶着被顛簸不輕的老腰,一手撐着戰車蹙眉:“回頭一定要將這路修得平整!車軲轆上下顛簸,五臟六腑都要顛出來了。”

個頭不大,重也輕,再怎麼穩定核心,看起來也不如趙奉駕車那麼四平八穩。

回程看到這麼多圍觀庶民。

心生一計。

當即讓康時去寫個招工告示。

拆房子、搬運石碎塊,甚至連木夯打地基,這些沒什麼技含量的重力活可以給武膽武者去幹,加快工程進度,但搭建環節就不行了,還是需要庶民參與。

浮姑是座小城,沈棠一夜之間連挑浮姑七家(堂口),抄家抄來的資本不,施展晏子賑濟民的振興方針(以工代賑)夠了。

徵調城中庶民、城外民和流民,用足夠的錢糧換取他們的勞力,既能解決他們的溫飽問題,還能讓他們手中有多餘錢糧過冬或者買賣,也能最大限度維護治安。

要知道走投無路的民多了,他們聚在一起什麼事都幹得出來。

諸如哄搶、殺人、劫掠……

甚至演變新的土匪。

沈棠可不想來年再花心思去剿匪,還不如一開始就扼殺他們落草爲寇的苗頭。

窮山惡水出刁民。

河尹更是外界有名的惡人窩。

但天底下的庶民大多一樣——他們並不貪心,吃飽、穿暖、有屋子遮風避雨就很滿足。吃不飽、穿不暖、生活打擊接踵而至。

誰能輕易看開?

能看開的,那已經不是普通庶民了。

沈棠來河尹之前,對河尹的印象並不好,在及格線以下,但真正接了這裏的人才發現,其實他們跟天底下其他人都一樣。倉廩實則知禮節,食足則知榮辱。

想讓河尹百姓“棄惡從善”,不需要教給他們多大道理,甚至不用給他們洗腦,只需要讓他們吃飽穿暖,滿足最基本的生存需要,道德水準自然而然就會提高。

康時聞言照做。

先前高臺審判各家地頭蛇,沈棠便試着招工,也順利招上來一批人,但數量遠不如預期。這次再招工,陸續又有庶民上前報名。沈棠便讓康時多寫幾份,張

沈棠又拉了一批建築垃圾。

累得渾冒熱汗。

“陣前幹仗都沒這麼的。”

沈棠臉上灰塵被淌下來的汗水打一縷一縷的印記,再加上時不時用髒袖子,臉蛋髒得與平日判若兩人。康時稍微湊近,還能嗅到上略微發酸的汗臭味。

不重,但對於五比常人敏銳的文心文士來說,着實是一個不小的折磨。

康時:“……”

他那位祈善表弟看了別失態。

這時候,眼的小吏小跑上前。

“見過沈君。”

沈棠起手。

“治所收拾好了?”

小吏道:“沈君那些都挖出來了。”

“……我的挖出來了?那其他人的呢?”

小吏回答:“還在挖呢。”

甚至因爲埋得太深,有倆上了年紀的老吏準備提前下班回家,明天過來繼續點卯上班也一樣。他們可以早退遲到,因爲他們的事不要,但沈君不行啊!

一切先着沈君的!

沈棠:“……”

一時間不知道該從何開始吐槽。

甚至懷疑這些老吏是故意的。

只是沒有證據。

沈棠想抱怨,但一想到自家四個文心文士忙的容,那點兒苗頭立時熄火。

心撇了撇

顧池帶着人出門丈量記錄土地去了,褚曜忙着安頓沈棠從四寶郡帶回來的難民,順便坐鎮西南監工,祈善忙得不見人影。至於康時,他重新登記戶籍纔剛忙了個頭。

回去路上,沈棠跟康時專挑小道,這也是爲了更加清晰直觀瞭解浮姑城底層庶民的生活,瞭解他們最需要什麼,才能對症下藥。

儘管七家地頭蛇被一鍋端,但留在外的“網之魚”還有幾條,庶民的生活也沒有獲得眼可見的改善。沈棠心告訴自己慢慢來,但看着一張張窮苦麻木的臉,心下沉重,這一緒也被跟在後的康時捕捉。

“主公已經做得很好了。”跟先前死寂沉沉相比,現在的浮姑可算有了生機。

這就好比一棵枯萎多年的老樹——在這年春風到來之際,禿禿的枝頭萌發出點點新翠。儘管這點翠還不顯眼,但可以預見許久之後,翠滿枝頭的那一日。

那一日,便是涅槃重生的一日。

沈棠嘆氣:“我也知道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只是這種環境,不可避免生出消極緒。季壽,我突然想到一個點子。”

遽然亮了起來。

康時遂問:“什麼點子?”

沈棠猛然轉,雙手負背倒着走,一邊走一邊道:“還有一個來月不就要過年了嗎?我在想要不要辦一個活給冬日添點喜氣,不僅手底下的兵卒能參與,最好讓浮姑城的百姓也能參與進來,人多了才熱鬧嘛。”

新年是一年結束,也是一年開始。

康時略微一想,猜測道:“集會?”

或者燈會之類的活

這倒是可以。

說起這個,還得派人去鼓勵浮姑的商賈或者其他庶民,去外地進一些年貨回來。浮姑太窮了,真可謂是要什麼沒什麼。康時在心默默將這件小事記了下來。

沈棠搖頭。

“辦集會是可以,但效果不大。”

浮姑城的庶民都窮着呢。

辦了集會也就上街看個熱鬧。

商賈賣不出去貨,吆喝了也是白吆喝,提振經濟的前提是讓一部分百姓手中有餘糧——哎,說起這個,“以工代賑”的薪資可以稍微再提高一些,或者允許參與勞的庶民提前預支半月,手裏有錢纔有心思採買過年。

有了流通,死水才能漸漸活泛。

康時好氣道:“那主公的意思?”

沈棠笑道:“嘿嘿,咱們辦運會!”

聽到這個新奇的詞兒,康時不解便請教:“主公口中的運會……那是何?”

聽起來,應該跟集市燈會差不多?

沈棠後背像是長了眼睛,倒着走路還能穩穩當當,確避開路上障礙:“這個也是剛纔跟半步、大義他們比賽戰車想到的。咱們可以辦一個類似的活啊,例如騎馬箭什麼的,誰先抵達終點、誰準,劃分個一二三,給予點兒小獎勵。庶民可以下場參加,也可以圍觀看熱鬧。”

康時還以爲是什麼呢。

這種小活,世家子弟聚會,私下常玩兒,一般多是爲了炫技、炫耀,用以娛樂。

不過,讓庶民觀看倒是從未有過。

思及此,康時倏忽想到主公跟趙奉他們比賽架車的時候,圍觀庶民臉上的興模樣,頓覺主公這個點子其實還不錯,能行。

庶民來圍觀湊熱鬧,兵卒也能放鬆娛樂,附近還能辦個小集市……

唔,一舉多得。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