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退下,讓朕來 283:來者不善【求月票】

《退下,讓朕來》 283:來者不善【求月票】

沈棠掰著手指算了算時間。

驚道:“任書下來這麼快?”

谷仁666啊,辦事效率這麼高!

顧池也沒有想到,意外之喜來得太快太突然:“確實,比預計最快還早了一旬。”

按照他跟祈善幾人的商議,應該在月末前后獲得任職任書,屆時,他們收攏的這些土匪也勉強能看了。冷不丁來這麼一出,驚喜和驚嚇織,很難說是好是壞……

喜悅逐漸散去,沈棠也恢復了冷靜,忍不住做了最壞的打算。不放心地道:“正所謂‘事出反常必有妖’,我們在朝中無人,還是聯盟軍出,以鄭喬心不該這麼痛快利落,還足足提前一旬——這事兒不會是個坑吧?谷仁和吳賢兩個不至于這麼坑我……”

不過,這也說不好。

但凡涉及“利益”二字,父子相殘、兄弟鬩墻都不見,而沈棠跟他倆只是口頭上好的“兄弟”,接時間也不長。這二人要是琢磨出什麼,冷不丁反手捅一刀……

沈棠滿腦子都是谷仁和吳賢背刺自己,各種謀論跟墨水一樣咕嘟咕嘟冒出來,忘我,可憐顧池遭近距離心聲攻擊。好半晌才緩過勁兒來:“這倒不至于。。”

谷仁和吳賢兩個……

真計較人品和節,全是水準線以上。雖說顧池聽不到谷仁心聲,但從谷仁以往名聲和事跡來看,此人行事有一定章法底線。吳賢更不用說,耳,脾氣還有些沖,緒上頭就容易沖行事,不足為懼。

這二人真要背刺……

那一定是谷仁。

不知為何,顧池對谷仁心有忌憚,但卻生不出半點兒負面緒,最差也是中立,再加上谷仁那些名聲事跡做擔保,普通人看到他都會生出天然好……

Advertisement

是有些邪門了。

猜測是谷仁的文士之道在作祟。

他陷沉思,此時注意到視線區域線被阻擋,沈郎那雙小手在自己眼前左右搖晃。顧池用手指撥開,道:“吾并未走神。”

沈棠一副“你看我信不信”的表,笑著閑談:“沒走神?那你想誰想得這般出神?”

顧池道:“是谷子義。”

“谷仁?他咋了?你懷疑他背刺我?”

顧池,解釋道:“不是,吾只是好奇他的文士之道是什麼——”

“他的文士之道?”

谷仁有文士之道,沈棠不疑——雖說文士之道在文心文士中間也屬于稀技能,但它作為牛批人士標配,谷仁有一個不奇怪——只是疑,顧池怎麼突然想他。

顧池道:“我聽不到他的心聲。”

沈棠聞言道:“他有意防備你?”

顧池搖頭:“應該不是。”

此前,知道他文士之道的人不多,即便知道,也很有人能像沈棠一樣時刻有意放空心神——一時半會兒沒問題,但長時間集中力這麼干,非常耗費心力。

顧池篤定是谷仁屏蔽了他。

沈棠托腮:“那就有意思了……”

顧池道:“目前有些猜測。”

“啥猜測?”

顧池反問:“主公不覺得谷子義的運氣、人緣太好了點兒?他那些個結拜兄弟,各有所長,皆以他為尊。一個兩個或許是運氣好,但接連十二個,就不是‘運氣’二字可以形容了。陌生人見到谷子義,見之生喜……”

沈棠仔細一琢磨,還真是哦,猜:“或許他的文士之道是‘龍傲天環’?”

顧池:“那是什麼?”

沈棠虛捂著,開玩笑:“龍傲天環啊,便是谷仁軀一震,群雄納頭便拜。”

顧池:“……”

顧池:“……倒也不至于如此。”

要是谷仁有這種逆天的文士之道,早就帶著聯盟軍橫推四寶郡,盟主也不到吳賢來做。顧池心知沈棠這話調侃居多,但有一點或許被說中了——

谷仁的文士之道,或許可以影響一部分人對谷仁的印象緒。

看似很肋,但勝在潤無聲。

關鍵時刻或許有大用。

所以——

沈棠問:“是不是谷仁背刺我?”

顧池站起,好笑道:“是意外之喜,還是天降橫禍,見到人不就知道了?”

在這里胡猜測也無用。

事實證明,谷仁倆人都是無辜的。

他們賞之后,馬不停蹄收拾包袱家當,離開行宮所在的乾州渠山郡,前往各自地盤,生怕自己慢一步就被出爾反爾的鄭喬干掉。特別是谷仁,他帳下幾個義弟跟鄭喬有大仇,讓他們跟鄭喬近距離呼吸同一片空氣,興許哪天就忍不住去行宮刺殺。

一個個都是憋著火的竹!

而任書這麼快下達——

完全是因為一個意料之外的人。

宴安。

雖說鄭喬完全沒將沈棠放在心上,但宴安卻不能放心,特地遣派專人去看看,這位沈棠、沈梨是何方人士。傳信使者帶一紙派令文書與河尹郡守印綬,日夜兼程。

只是,使者沒想到沈棠并未進河尹境,而是在河尹邊境上停下、休整。

“哪位是沈君?”

使者一行共有十五人。

一名文心文士,一名六等大夫、兩名五等大夫,其余皆為二等上造與末流公士,竟是一個普通人也無。這個陣勢連褚曜看了都忍不住眼皮微微一,深不對勁。

河尹不大,又窮又

正常人跑去上任,能活幾年都不好說,上頭也未必重視,只是送一份派令文書,何至于這般排場?褚曜收斂緒,細致周到地安頓好他們,再派人去請沈棠過來。

說是細致周到,其實也就那樣。

這麼多人藏深山,以帳篷為屋舍,質條件也就那樣,頂多拿出點陳茶酒水,請使者潤潤、暖暖,待遇堪稱簡陋寒酸。

這些人倒是沒怎麼抱怨。

為首的文心文士環顧四周。

視線所及,不老弱婦孺正彎著腰干活,或撿柴或燒水或制保暖冬,青壯看不到幾個。若非這些人神面貌還不錯,不知道的還以為誤哪個難民營地……

為首的使者呷了口茶,瞇了瞇眼,眼底泛著幾:“這些便是沈公從四寶郡帶走的庶民?似乎比傳聞多了些……”

褚曜站一側,恭敬道:“路上民甚多,主公于心不忍,能帶的都帶上了。”

使者垂眸,低聲喃喃一聲,道:“……民甚多……沈君有心了,倘若庚國境多一些沈君這般的人,或許天下太平可期……”

褚曜并不搭話。

事實上,只要有鄭喬這樣的國主,再來一捆五郎這樣的“善人”,也能被殺干凈。

鄭喬一把爛牌打到近乎天胡的局面,的確令人敬佩,但從天胡優勢敗落如今這樣,卻也是他自作自,庚國百姓、辛國民沒有日夜咒罵扎小人,都算是有涵養了。

使者也不指褚曜說什麼。

等待的功夫,使者目落向褚曜上,見褚曜相貌年輕,偏生長了一頭格外突兀的灰白長發,便隨口一問。

“先生如何稱呼?”

褚曜道:“敝姓‘褚’。”

名字就不便告知了。

使者聽到卻問:“是褚曜?”

褚曜心頭狠狠一

因為他重修文心一事,極容易暴沈棠手中的國璽,于是對外一直瞞曾經的份,只有親近的幾人知道他的過去。來人一開口便道出這名字,讓人心生忌憚。

不過,褚曜并無半分遲疑。

狐疑又驚訝地看著使者。

“使者怎知?”

使者不答反問:“哪個‘yao’?”

褚曜笑著道:“宗耀祖的耀……”

使者又問:“字呢?”

褚曜道:“字無晦。”

使者看著褚曜,褚曜神坦然,甚至還要佯裝實力不濟被前者暗中以言靈試探:“觀你周約有文氣溢散,必是文心文士。”

褚曜道:“實力低微,不敢獻丑。”

使者:“你這個名字倒是讓吾想起一人,多年之前曾名震西北,也是褚國人。”

“使者說的可是故國三杰?”

“故國?”

“在下曾是褚國人,褚國滅亡之后,阿父替吾改了名,多也寄托了幾分……”說到這里,意識到褚國被滅多年,甚至連滅掉褚國的辛國也沒了,如今是庚國的天下,他自知失言,膽怯抿將未盡之語咽了回去。

使者能會他的心

但也沒有就此罷休。

又問:“你的文心花押呢?”

除了比較特殊況,文心花押都是隨佩戴的,這玩意兒可是份地位的象征,類似于員佩戴的印綬。在一些比較講究的國家,這甚至是一種約定俗的社禮儀。

有文心花押而不佩戴,很失禮。

“在下實力低微,文氣稀,品階亦不高,維持花押有些吃力。”褚曜說完,已是無地自容,面臊紅,但在使者目注視之下,還是“吃力”地化出了文心花押。

銀灰白的文心花押。

九品下下,花押字跡糙模糊。

這是非常典型的“弱”。

使者看過一眼便示意褚曜收回去,見褚曜神黯然,使者抿了抿,溫和解釋,仔細寬,言明自己并無為難之意,希褚曜不要放在心上,他只是有些好奇而已。

褚曜道:“使者也聽過那三位?”

使者點頭:“聽過的,心向往之。”

因此聽到跟褚曜同音又同字的“褚耀”,他才會這般“失禮”——上這麼說,但心里怎麼想,只有他自己知道。他又借著閑談提及了共叔武,話里話外想見一見。

褚曜:“……”

來者不善!

可他也不能攔著不讓人見。

恰巧共叔武巡邏歸來。

看到那名使者的容貌,電石火間,眼底閃過一不易察覺的異

因為角度距離,使者并未察覺。

使者對共叔武一樣好奇。

來的路上,他便知道共叔武是十等左庶長——此前寂寂無名,孝城陷落,城一戰才有了點兒名聲。之后一直跟著沈棠,安安靜靜練兵,沒啥存在,背景板人設。

了解共叔武背景簡單,使者有些心——共叔武的年紀不算大,正于上升黃金時期,一旦進巔峰時期,還能再維持二十來年,至也是十三等中更。

鄭喬雖不缺武膽武者,但多多益善。

只是,不出意外被婉拒了。

理由也正當——

共叔武反問一句:“恕武一介武夫,不知禮數,使者以為在下為何寡至今?”

使者:“……”

不用多問,這肯定是鄭喬的鍋。

使者識趣不再開口。

正好這時候沈棠駕著托趕來。

共叔武長舒一口氣。

再不分散火力,他怕是要餡兒。

倘若康時在這里便會發現,這名使者的形樣貌與當初找他的宴興寧,二者不能說毫不相干,只能說一模一樣。

沈棠一路騎著托疾馳回來。

額頭冒著熱汗,口鼻氣不止。

跳下托的騾背。

使者見狀,便知此人就是沈棠了。

十二歲的年紀,腰間文心花押如水晶,九品下下品階。

雖是文心文士,武技極高。

前面的信息都對得上。

只是后面的嘛——

看著沈棠不算高的個子,較為削瘦的形,使者對這部分容持懷疑態度。

不是親眼所見,僅憑外人口傳,他實在無法相信沈棠能陣前與公西仇打個來回。

“沈君。”

沈棠用袖子了一把汗:“使者安好。”

使者取出派令文書,與沈棠核對份之后,宣讀鄭喬旨意,再出河尹郡守的印綬,代替鄭喬勉力幾句。至于其他的——非常時期,繁瑣禮節一向是能省則省。

進展之順利讓沈棠恍惚,出于禮節,挽留使者小住,至用一頓再走。

使者淡聲婉拒。

他還有要事要趕回去復明。

沒有歇息多會兒,使者帶人離開。

沈棠看著臉不太好的褚曜和共叔武,問道:“那位使者可是試探了什麼?”

褚曜:“盤查戶籍都沒那麼仔細,擔心他是懷疑什麼,也不知騙過了沒有。”

沈棠把玩著印,轉著玩兒。

隨口道:“若是沒騙過,便讓他出點意外。人嘛,出門在外哪有不磕的,倒霉點兒丟了小命也是正常的,你們說是吧?”

誰料共叔武卻澆了一盆冷水:“對付其他人,此法或許可行,但對他不行。主公可知此人是誰?他宴安,字興寧,時便完掌控文士之道的奇人。你現在殺了他,他立馬就能在千里之外對你殺心。”

沈棠:“???”

“宴興寧的文士之道,子虛烏有。”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