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氏得意地笑了一聲,“那可不,王家人還敢到這裏說三道四,哼,看我老婆子能饒了他們。”
梅香忙拍崔氏馬屁,“還是阿厲害,昨兒我都嚇壞了,要不是阿來做主,王家大爺是長輩,比阿爹年紀都大,我們可不敢說什麽二話,豈不任他拿。”
崔氏斜眼看了梅香一眼,“你這丫頭雖然脾氣臭沒眼,倒是個有剛的,還敢自己提退親。這點倒是像我,我年輕的時候,要不是自己主意正,也不能嫁到韓家來。”
明朗忙趕著說,“可不就是,阿有才幹,我們才能學的一二分呢,以後還要阿多教我們。”
娘兒幾個你一句我一句,把個崔氏捧上了天。昨兒聽說有人來韓家找事,閑得發黴的崔氏立刻就坐不住了,開玩笑,老三是的兒子,要打要罵老婆子還沒手呢,豈能讓王家人逞英雄。
董氏在一邊拱火,“阿娘,您是長輩,這王家人也忒不把您放在眼裏了。咱們家這麽多丫頭,若梅香的親事出了差錯,這幾個姐妹豈不都要遭殃。再說了,您去幫著說話,三弟妹是個大方人,以後必定會更加孝順您。”
崔氏現如今最拿手的就是與人爭吵,年紀大了,輩分也大,什麽話都敢說。到了三房這樣一鬧,果真,兩家很快就結束了拉鋸戰,迅速退親,且並未傷及雙方孩子的麵。
葉氏心裏也是激崔氏的,若不是崔氏把王家老底子了,王存周的爹還要拿喬,非說梅香這樣那樣不好。
今兒早上,董氏又在家裏嘀咕,什麽眼瞅著再有一個多月就要收割了,梅香可不能幹活了。再有,梅香傷了膀子,也不能榨油了之類的話。
韓敬義心裏又活泛了,若能趁此機會把油坊接過來,又能得好,又能得好名聲,豈不兩全其。他自己要臉,就打發崔氏來了。
崔氏本不想來,韓敬義勸,“阿娘昨兒出了力,不說油坊的事兒,三弟妹總得謝您昨兒走一遭。”
崔氏被三房母子幾個一頓誇,了半天後,忽然想起今兒來的目的,“梅香不能幹活了,你這油坊預備怎麽辦?”
葉氏賠笑道,“多謝阿娘關心,前幾日我們娘兒幾個存了好幾缸油呢,如今農閑,各家吃油,說能用個把
月。昨兒七叔說了,讓他們幾家著過來幫忙。我們家常一個月也就榨個三四回油,炒菜籽和磨菜籽我都會,就剩個打樁了,他們各家幫著打一兩回,支撐個三四個月也就過去了。真要是忙不過來,到時候我出工錢,請大哥二哥來幫忙。”
崔氏斜眼看了葉氏一眼,“那我老婆子是白心了。”
葉氏想了想,知道今兒肯定不能隨意打發了婆母,立刻把那一籃子蛋拎到崔氏麵前,“阿娘,這是一百個蛋和一包紅糖。
明文媳婦早上帶來的,我們家蛋多的吃不完,梅香一個小孩子家家,也不大吃糖,您老若不嫌棄,帶回去留著慢慢吃。我再給您切一條鹹,近來我忙忙叨叨的,也沒去看您,就全當我們娘兒幾個的孝順。等九月間您老過生日,我給您做一好裳,您別嫌棄我手藝不好。”
早晨韓敬義兩口子的主意,崔氏當時就知道不大好辦。油坊是三房的半條命,豈能隨意相讓。若要撕破臉,也不是不能多占些便宜,但那樣以後就不好辦了。
崔氏原來想的和韓敬義一樣,老三不在,三房還不是任人拿,哪知道這娘兒幾個骨頭一個比一個,跟韓敬平一個子。崔氏這麽多年和韓敬平鬥爭,很是能著三房的脾氣,吃不吃。看看,昨兒不過來幫腔說了幾句話,今兒就能得這麽多東西。
崔氏本來不想說油坊的事,就算真想謀算,也等三房實在幹不下去了再來兜底。但見老大興頭頭的樣子,不來一趟,怕老大不死心,反正話帶到了,說不也不能怪。
如今三房給這麽多吃的,還許諾了一套裳,頓時心裏滿意了起來,這才是兒媳婦該做的,不枉我老婆子昨兒拉下臉出那麽大的力。
崔氏笑了,“我空手來了,沒給梅香帶吃的,倒要你們的東西。”
也是知道崔氏心裏滿意了,忙笑道,“看阿娘說的,您是長輩,我們孝敬您還來不及呢,豈能吃您的東西。”
說完,葉氏又去東耳房切了一條,這條可比吳氏那一塊大多了,怕有個二斤多。
葉氏把放在另外一個籃子裏,又往裏頭放了幾個甜瓜,對崔氏說道,“阿娘,晌午別走了,在我家吃飯吧。”
崔氏喝了口茶,“罷了,我就是來看看梅香,既然好好的,我先回去了。若王家人再來鬧事,就去我,反了他個狼崽子,敢欺負我老婆子的後人!”
崔氏起就走,並沒拿東西。
葉氏忙吩咐明朗和明盛,“你們兩個送你們阿回去,一人提個籃子。”
明朗把蛋提上了,明盛提著鹹和甜瓜,哥兒兩個一起送崔氏回去了。
一路上,又遇到了人,明朗記著葉氏的教導,不再四嚷嚷。但明眼人誰看不出來,崔老婆子又去三房討便宜去了。那兩大框子,怕是有不東西呢。
董氏見三房送來這麽多好東西,喜得咧笑,“阿娘回來了,明朗和明盛來了,快進屋坐。”
明朗帶著弟弟客氣地了大伯和大娘,又喊了哥哥姐姐,“
大娘,我姐姐如今傷了,家裏事多,我阿娘一個人忙不過來,我得回去給我阿娘幫忙。這是我們家給阿的孝敬,請大娘收好。”
說完,他把東西都放在堂屋桌子上。
董氏笑著要去接東西,崔氏先接下了那一籃子蛋,“家裏蛋框子都滿了,這一百個蛋和紅糖放我屋裏吧。老大家的,那條,分兩頓做。甜瓜都切了吃吧,也不能久放。”
董氏訕訕地收回了手,“阿娘收著,自然是更穩妥。
”
崔氏有自己的想法,兒又懷了子,已經四五個月了,做外婆的,自然要送些蛋。若從家裏拿,那就算韓敬義,想自己單獨出一份,這一百個蛋正正好夠送給兒。
明朗一直微笑著站在那裏,等崔氏和董氏把框子又還給他了,他禮貌地和眾人道別,帶著弟弟回家去了。
崔氏才走的時候,梅香笑了,“阿娘,這下子咱們不用愁蛋的事兒了。”
葉氏笑了,“這是咱們應該做的,說出去了,於你弟弟們名聲好。”
說完,葉氏就要去廚房做飯。
梅香要去燒火,葉氏攔住了,“你莫去,燒火熱的一汗,你那傷口連水都不能沾,若是淌汗淌多了,漬了傷口可不好。”
梅香隻得作罷,在家裏等弟弟回來。
吃過了飯,一家人好生歇了了一會。夏日炎熱,中午時分極有人出門。自從家裏攤位越做越紅火之後,葉氏不再背著人幹活,去菜園摘菜也是等太快下山了再去。
吳氏歇了中覺就過來了,仍舊把留哥兒給梅香姐妹兩看著,和葉氏一起去菜園摘菜。等摘菜回來後,陪著一起把菜整理好,去青石河裏洗幹淨,一一紮捆,擺放在籃子裏。
備好了明兒要用的菜,又跟葉氏一起把明兒要賣的油準備好,一切妥當了之後,才回去了,葉氏把送到大門外才回來。
第二天,吳氏怕葉氏走的早,隻燒了一鍋稀飯,天還沒亮就趕來了,留哥兒還沒醒,在家裏跟他阿一起睡。葉氏聽說吳氏還沒吃飯,立刻給盛了一大碗炒飯。二人吃過了飯之後,一人挑個擔子,一起往鎮上去了。
二人剛到鎮上,黃茂林老遠看見葉氏挑著擔子來了,再一看,跟著葉氏一起的是個年輕婦人,他心裏非常疑。
黃茂林再次張,仍舊沒有發現梅香的影子,頓時心裏有些失。但葉氏已經走進了,他忙迎了上去。
“嬸子,我今兒來的早,您家的櫃臺我給您擺好了,您隻管放東西就行。”
--
說完,他又對吳氏笑了笑,“嬸子,大妹妹今兒怎地沒來?”
葉氏放下擔子,“多謝你了茂林,這是我家侄媳婦,梅香的事兒,我稍後再給你說。”
黃茂林忙衝吳氏了聲嫂子,吳氏也了聲黃小東家,韓家崗的人都認識黃茂林。
三人一起把菜和油都拜訪在合適的位置,吳氏見這裏不需要了,就跟葉氏道別,“三嬸,我去買些東西,等會子再來。”
葉氏忙道,“侄媳婦,你買了東西就先回去吧,今兒讓你累了,剩下的我自己能忙得過來。”
吳氏笑了,“那也行,賣菜我也不會。”
葉氏一再道謝,送走了吳氏。然後把馮家的菜挑好了,托黃茂林幫看一會兒攤子,快步走去馮家送菜。
黃茂林在兩家的攤子之間來回照看,一會兒給人稱豆腐,一會兒幫葉氏賣菜。葉氏的菜價他都曉得,連油價他都知道,招呼起客人來,樣樣都在行的很。
作者有話要說:親親們早上好,因為明天要上千字文夾子,所以更新時間推遲到了晚上23點,請親親們見諒~~
謝在2020-03-03
15:58:28~2020-03-0414:16:54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的小天使哦~
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蓓妖妖2個;胖嘟嘟~、zklose、ruarua、紫蘇九層塔1個;
謝灌溉營養的小天使:吃土豆的魚31瓶;頭發脾氣還不好20瓶;石頭、阿邊5瓶;zzz2333、星沉一顧1瓶;
非常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您提供大神青雲上的賣油娘與豆腐郎
醫學博士一朝穿越成將軍府不受寵的棄妃。開局就是五大難題:丈夫不疼、婆婆不愛、骨肉分離、親人不慈、綠茶挑釁。世人都等著看這位大梁長公主的笑話。行!那她就化憤怒為力量。一手撕綠茶,鬥婆婆,踹丈夫,一手養孩子,賺大錢,養心腹。看誰笑到最後。更把和離書拍在某將軍腦門上:除了你,其他都是我的。某將軍將和離書一撕兩半:除了你,我什麼都不要。長公主搖頭,態度堅定:這婚,咱們離定了!
林楚楚一睜眼,成了村里老鰥夫的媳婦。倆孩子餓的皮包骨,可憐巴巴喊娘。白富美二十多年的她,一躍成為了兩個萌寶的后娘。斗極品婆婆,鬧分家,靠著空間過上了美滋滋的寡婦生活。糙漢相公卻突然回來了。她斗極品親戚,他偏幫。她種田經商,他護航。老婆脾氣不好還潑辣,沒關系我寵的。
【清冷男主戀愛腦,先動心;1v1雙純潔;穿越有空間;非女強,非宮鬥】 末日戰神死在光明來臨的第一天…… 1 安靜端莊的媚殺王妃一覺醒來,突然變了個性子。 王妃:做嗎? 冷情王爺:放肆! ……冷情王爺衣衫不整。 2 變了個性子的王妃又野又浪,殺手也不好好當了。 圍殺之夜,遍地橫屍,滿地鮮血。 王爺:你該害怕了。 王妃:我不怕。 3 事變之日,王妃消失了。 “找到她了嗎?” “找,找到了,陛下。” “帶回來。” “陛下,娘娘她……” 男人眼眸輕掀,寒光凜冽,“說。” “娘娘她滅了無影門,霸佔了幽冥山谷,養了幾十名殺手。可能,想造反……” 4 “相公別,隔壁還有陸姑娘~” “娘子不怕,那人看著傻,她聽不懂。” 陸九畹:……老子傻?老子玩的比你花! 5 各國聯合圍攻,帝江禦駕親征。 面對百萬敵軍,難以抵抗。 百姓提心吊膽。 娃娃裝進口袋,掛身上,踏過千山萬水,一路摸進敵方軍營。 糧草庫?收! 武器?收! 褲衩子?拿回去給狗穿。 6 再見之時,她懷抱小嫩娃。 陸九畹:過來給娃娃換尿布。 帝江咬牙切齒,冷著臉換尿布…… 7 眾臣:“皇上請三思啊!皇后如何能當國師?” 帝江:“爾等又忘記朕說過的話了?” 眾臣:……算了,辯又辯不贏皇上的。 娘娘當上國師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