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神醫帝妃傾天下 第191章 皇上和太后來了(加更一章)

《神醫帝妃傾天下》 第191章 皇上和太后來了(加更一章)

蕭溟玄抬眸,眼底浸潤著心的寒意,流出讓人而生畏的森然氣勢。

“來人,把胡冰玉綁上。”

也就在蕭溟玄下令的那一刻,秦竟然真的帶人來到了胡冰玉的側。

四個人,兩個拉開胡夫人,另兩個直接拽起胡冰玉,暴的就往木樁子上去。

“九王,九王爺,你讓我下來,你怎麼能這樣對待我,祖父,祖父救我,母親救我……”

被架起的那一刻,胡冰玉終于意識到九王爺不是說說的,他是對了殺心。

嚇得,大了起來,不住的掙扎著。

即便是手腕上被折斷的痛苦,都比不得即將被凌遲帶來的恐慌。

“王爺,是老臣教導無方。”

大司馬到底還是無法忍心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孫被凌遲死,放下手中的拐杖,緩緩的跪了下來。

“還請王爺高抬貴手,饒了一命。”

“從今往后,老臣把足在府中,再不許出府惹是生非。”

胡夫人也咬著,眼睛里泫然泣,對著蕭溟玄道

“九王爺,求九王開恩!臣婦不想失去自己的兒,求九王爺看在臣婦一家對朝廷有功的份上,饒了臣婦的兒吧。”

說著,胡夫人俯,重重的在地板上叩了三個響頭!

Advertisement

就在此時,人群后,傳來尖聲細語的唱和之聲

“皇上駕到,太后娘娘駕到。”

巷口,兩輛金黃華蓋的馬車緩緩駛,停在大司馬府門口,馬車后,跟著一排排的皇家親衛。

雍容華貴的太后在胡貴妃的攙扶下下了馬車。

另一輛馬車上,皇上一明黃的朝服,祁公公站在一旁伺候

著,臉上也看不出喜怒。

大司馬一看到太后來了,似乎早就準備好了一樣,帶著府眾人,平靜淡定的跪在地上磕頭問安。

連帶著圍在司馬府看熱鬧的老百姓,也不同時跪地行禮。

“老臣參見皇上,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參見太后娘娘,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

“參見皇上,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參見太后娘娘,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

山呼海嘯般的聲音響徹府邸門前。

皇上也沒說話,只是揚了揚手。

倒是太后,在看到胡冰玉被九王的人押著要綁在木樁子上時,一雙目,目眥裂。

“放肆,還不給哀家把大小姐放下來,大司馬府,什麼時候容得你們這樣的放肆!”

太后一聲令下,后跟著的宮人早有人沖上前,直接給胡冰玉松綁,將其安然的放下。

胡冰玉被放開木樁后,只覺得自己從鬼門關前好似走了一遭,任由宮人攙扶著,撲通一聲跪在太后和皇上跟前,凄聲哀哀著。

“求皇上,求太后娘娘,為臣做主啊。”

一旁,胡貴妃怪氣,一雙目恨不能活剮了蕭溟玄。

“九王爺,若要撒王爺的脾氣,也該是在戰場上與敵人去計較,嚇一個手無寸鐵的孩子算怎麼回事?”

太后目巡視了一圈

眾人,落在蕭溟玄上。

“九王爺,你為親王,竟在臣子的府邸門前鬧事,也不怕傷了朝臣的心。”

蕭溟玄深邃漆黑的眸低閃過一冰寒。

“太后這話,有失偏頗。”

“既然太后來了,應該就知道這件事的前因后果。”

“胡冰玉指使邊暗衛,劫持國公府二小姐,太后不會以為這件事就這麼算了吧。”

“九王,你就是用這種態度跟哀家說話。”

太后眉目凜冽。

府門前眾人,臉上凝結了駭然,驚懼和茫然的表,個個都是大氣不敢一下。

一旁,皇上淡淡的看了眼門口越來越多的百姓,皺了下濃眉。

朝著蕭溟玄的方向看了一眼,又看了看立在府邸前的那兩個木樁子以及其中一個木樁子上早已沒了人氣兒的刑之人。

心里不腹誹,九王啊!玩兒的這麼大,可真是會給朕找事兒。

“九王,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蕭溟玄上前,沖著皇上恭敬行了一禮道

“回皇上的話,這人是胡冰玉的暗衛,被臣弟凌遲死了。”

“噢!胡大小姐的暗衛?”

皇上漫不經心的掀了掀眼皮。

“正是。”

蕭溟玄本不給余下幾人反應,便把這件事的前因后果說給了皇上聽。

皇上是誰?皇上又怎麼可能不知道這件事?

況且,九王敢明目張膽在大司馬府邸用凌遲之刑,這里面就有幾分深意了。

  皇上把目看向大司馬胡玨,聲音異常平靜,不辨喜怒。

“司馬大人乃是位極人臣的兩朝元老,胡弘治又是軍統領,殿前司都點檢,一直以護正長寧王朝為已任,朕原本以為到了這一代也該是如此的。”

一番話說的不疾不徐,語氣淡淡。

可長年在場上呼風喚雨的大司馬,怎麼可能聽不出這簡簡單單幾句話的含義。

“是老臣教導無方,讓做下了這等錯事,老臣愧對太后,愧對皇上。”

“只是皇上,冰玉這孩子打小心高氣傲,眼中最容不得沙子。”

自小就傾慕王爺,看到家二丫頭與王爺走的近了些,就忍不住小兒家的嫉妒心作祟。”

“老臣早該好好教訓一頓的,也就不會犯錯至此。”

皇上手中旋轉把玩著琉璃珠子,淡淡的看了一眼跪在跟前的大司馬,又看了看臉上青白加的太后和憤憤不平的胡貴妃。

最后又看向一直沉默不語的九黎。

這丫頭,還真是沉得住氣。

九黎,司馬大人的話你可聽明白了?”

“回皇上,聽明白了。”

九黎不卑不上前,行禮問安。

“這番話乍聽之下是司馬大人在自責,可仔細聽來,自責的意思倒是沒有幾分,可話里話外卻分明暗指臣行為不檢。”

“不過,臣不在乎,臣自和離之日起就做好了被人議論的準備。”

“何況,人生在世,眾口難調,眾人難悅,長在別人臉上,怎麼說,說什麼,臣本不在意。”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