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旭日東升,朝霞滿天,颯颯晨風中,各部員在午門外整裝待發,準備出城迎接靖南王的到來。
閣老賀平川稱病沒來,由小閣老代他前往,為確保員們的人安全,此次出行一共出了六支皇家親衛以及五城兵馬司的九兵力。
楚昭今天也起了個大早,換上了正式的王妃冠服,紅繡金雲紋寬袖大衫配翠雲頂牡丹金銜珠九翟冠,行走間袖翩翩,珠串輕搖,宛若天仙下凡,貴不可言。
因隊伍要在午門外集合,馮觀嵐特地讓人用肩輦將楚昭抬了過去。
昨日去承天殿時,楚昭穿的是宮裝常服,加上眾人都被的氣勢折服,從而忽略了原本的長相。
這會子突然看到一大紅冠服出現在眼前,明豔無雙的臉上化著致的妝容,在初升的朝映照下,得令人不敢直視。
同一時間,所有人心裏都冒出同一句話:靖南王走了什麽狗屎運,一個醜媳婦都能變天仙。
賀雲階站在隊伍最前麵,看著楚昭下了肩輦,在婢的攙扶下向他一步一步走來,端莊,高貴,優雅,從容的模樣,和昨天那個登徒子判若兩人,讓他一時分不清,哪個才是真正的。
“小閣老萬福!”楚昭走到他麵前,向他福一禮。
賀雲階的心莫名快跳了兩下,拱手作揖回禮:“王妃客氣了。”
兩人前一天還明槍暗箭針鋒相對,今天又客客氣氣和悅,一眾員都看得目不轉睛。
剛好賀雲階也穿著寬袍大袖的緋服,戴著雙翅烏紗帽,兩人相對一站,相互一行禮,竟給人一種在拜堂的覺。
別說,還真般配,可惜遇見的不是時候。
眾人各自在心裏想著,竟無端替兩人生出幾許惋歎。
頃,隊伍集合完畢,禮部員確認人數之後,下令奏樂出發。
喜慶的禮樂聲中,文上轎,武上馬,隊伍浩浩往南城門而去。
楚昭為靖南王妃,的轎子走在最前麵,賀雲階代表的是他和他的父親,轎子走在第二。
馮觀嵐騎馬走到楚昭的轎子前麵,率領一隊鮮怒馬的錦羽衛負責開道。
百姓們昨日便得到消息,靖南王妃要隨百一起出城迎接靖南王。
這些日子,靖南王妃的傳奇事跡在京城傳得沸沸揚揚,卻無一人見過的真麵目。
今日好不容易得著一個機會,大家都不想錯過,天不亮就起床做飯,吃完飯早早到街上去占位子,唯恐去晚了在後麵看不到。
一時間,往南城門必經的大道兩旁,滿了黑的人群,就連路旁的大樹上都爬滿了孩,遠遠瞧著,像結了一樹人形果子。
隨著錦羽衛的隊伍過去,楚昭的轎子出現在眼前,民眾們還在猜測第一頂轎子是誰,人群中已經有人高聲大喊:“快看,靖南王妃,那就是靖南王妃的轎子!”
人群轟的一聲炸開了鍋,所有人都瞪大眼睛長脖子往這邊看過來。
楚昭坐在轎中,聽出那一嗓子正是蕭將軍的聲音,不笑出聲來。
掀開轎簾,對著熙熙攘攘的人群招手致意,臉上的笑容比頭頂的秋還要燦爛。
蕭將軍在人群中跳著腳向揮手:“王妃,王妃,大家快看,王妃臉了!”
“天吶!好!靖南王妃怕不是天下凡吧!”有人驚豔大喊。
“是啊是啊,靖南王妃是神醫雲九針和神阿伽的轉世,可不就是天下凡嘛!”
“王妃不但人,心也,不僅治病救人,還讓神醫堂將醫學籍印刷冊供世人學習,還大量招收外姓學徒,將自己的醫傾囊相授。”
“王妃不但會醫,還會打仗,平定了烏蘇爾,進京途中還解救了一城的百姓。”
“揪出了圖謀不軌的梁王,還幫助夢的百姓找回了被盜的糧食,又讓隨後趕來的靖南王剿滅了那夥盜匪。”
“對對對,王妃和王爺都是為民請命的大功臣,是我們的英雄!”
“走啊,鄉親們,我們也去迎接我們的大英雄歸來!”
此起彼伏的呼喊聲如水洶湧而來,將喜慶的禮樂都了下去,在有心人的引導下,民眾們的緒節節攀升,靖南王和靖南王妃也了救世主一樣的存在。
震耳聾的喧囂聲中,文武百全都驚得無以複加。
怎麽回事,他們出城迎接靖南王的事並未對外宣布,怎麽一夜之間全城的百姓都知道了?
百姓不但知道靖南王妃來了,還知道靖南王妃坐在哪個轎子裏。
不但知道靖南王妃坐在哪個轎子裏,還對靖南王妃的事跡了如指掌。
不但對靖南王妃的事跡了如指掌,還知道靖南王剿匪是靖南王妃的授意。
還有,聽聽他們喊的什麽,什麽迎接他們的大英雄歸來?
靖南王的家又不在京城,他明明是來京城做客的,怎麽這些人竟把京城當了他的家嗎?
不對勁!
真的很不對勁!
肯定是有人在帶節奏!
反應敏捷的員們很快就想到是怎麽回事,有心想和小閣老商量一下,奈何街上人山人海,民眾群激昂,這個時候若是停下來,保不齊會發生什麽事。
萬一有不法之徒躲在人群中伺機暗算,那就更加得不償失了。
禮部負責帶隊的侍郎劉文忠也懵了,騎馬來到賀雲階的轎子旁,隔著轎子問他:“小閣老,這可如何是好?”
賀雲階將轎簾稍稍挑開一角,看著外麵瘋了似的民眾,冷玉般的臉上雲布。
他就知道這人不會消停,隻是沒想到一夜之間就弄出這麽大的陣仗。
當時帶進城的一共也就那幾個仆從,怎麽可能掀起這麽大的風浪?
由此可見,在京城早已發展了自己的勢力,所以才敢隻一人進皇宮。
他突然想起楚昭昨天說過的話,說之所以待在宮裏,不是出不去,而是不想出去。
為什麽不想出去?
是為了待在宮裏和外麵的人裏應外合嗎?
賀雲階驀地攥起拳頭,對劉侍郎吩咐道:“去把那些得最大聲的都抓起來!”
那些人,肯定是靖南王妃的人。
“是。”劉侍郎應聲策馬而去。
馮觀嵐一直留意著賀雲階那邊的靜,見劉侍郎離開,立即吩咐自己邊的錦羽衛千戶:“去,把姓劉的套麻袋打暈了扔到墳崗去!”
“是。”千戶應聲追著劉侍郎而去。
隊伍繼續前行,所過之歡呼聲吶喊聲不絕於耳。
賀雲階等了許久,直到城門遙遙在,也沒見劉侍郎回來,心裏明白他怕是兇多吉了。
事已至此,他隻好暫時忍耐,等會兒出城下轎與其他人會合後再做計較。
很快,隊伍便在民眾的簇擁下到了南城門。
城門外,約可見一個披甲戴胄的高大影正端坐於馬上向著門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