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我妻薄情 第 317 章 大暴雨

《我妻薄情》 第 317 章 大暴雨

m.kelexsw.com

程丹若對政治的思考只持續了幾天,最終選擇了順其自然。

很多事不能深究,很多問題不能細想,比起思考過于象的斗爭問題,不如好好做點實事。

惠民藥局目前做的確實不錯。

朝廷有生藥庫,為百姓提供藥材,當然,貴州的生藥庫里啥都沒有,好像這個從未存在過——畢竟太-祖定下規矩時,貴州還沒收復呢。

但已有的編制作起來,肯定比憑空一個方便。

了兩家藥鋪,準備進一批價格低廉的藥材義診。

此時,終于出現了第一個難題。

布政使司委婉地告知,因為貴州收稅艱難,連糧食都靠湖廣接濟,所以,沒有多余的錢買藥材。

這筆錢可不走軍費,要地方財政出。

果然,凡事牽扯到錢,就沒那麼容易了。

程丹若沒多為難他們,自掏腰包買了藥,順便打發喜鵲去張佩娘那里一趟,問要不要參與慈善。

張佩娘欣然同意,并主,是否要本地豪戶募捐。

程丹若一臉欣喜地說:“若能得義戶相助,自然再好不過。”也不和張佩娘搶社風頭,懇切道,“能否將此事托付給妹妹?”

張佩娘謙虛道:“若姐姐不嫌我愚笨,佩娘愿意幫襯。”

程丹若送了好話,表示自己最近忙,沒空參與,就托付給了。

這是張佩娘在貴州的第一場活,自然盡心盡力,最后募集了不錢財。

程丹若問要了名單,準備做旌旗,在義診當天掛藥棚邊宣傳。

——他們下次捐錢,應該會更積極。

經費到位,接下來就是人手。

義診以惠民藥局為主,家的藥仆打下手。

半道□□的藥仆肯定比不上接基礎教育的學徒,但問題不大,他們的工作只是幫忙整理紗布,遞送藥材,清理雜務,就好像實習生一樣,主要氣氛,做點雜活。

Advertisement

等忙完,梅韻會告訴他們,如果他們好好學習,學會了醫,以后就能去藥鋪里工作,為“管事”。

明顯的升職路線,讓藥仆有了干勁,學習起來更有力了。

程丹若計劃多義診幾次,等他們積累了經驗,正好能治療前線退下的傷兵。

然而,事與愿違,老天爺從不按計劃辦事。

--

這一日,烏云頂,暴雨如注。

程丹若立在二樓,憂心忡忡地看著院子里蔓延的積水。

貴州多雨,下雨不稀奇,可連續下了三天的暴雨,就不得不讓人擔心了。自己取消了所有出門行程,并且讓廚房囤了足夠多的食和水。

不到午時,謝玄英就冒著瓢潑大雨回來了。

“雨太大了,衙門被淹了。”他言簡意賅地陳述,“這兩日我待在家里,你哪里都別去。”

程丹若點點頭。

吃過午飯,暴雨升級為特大暴雨,同時伴隨強風。竹簾和窗紗被狂風卷走,滿地狼藉,大量積水涌一樓。

麥子是出生在北方的小貓咪,從未見過這樣的場景,躲到了主人的屋里。

程丹若抱著它,和謝玄英對視一眼,兩人心里都有不妙的覺。

下午,意外頻出。

瓦片碎了,客廳進水,掉了扇窗戶。

程丹若有點擔心,到走廊張,卻迎面見個躲雨的不速之客。

“啊!”尖比大腦的速度更快。

謝玄英推門而出,臉皮繃:“怎了?”

“有蛇。”閃躲到他背后,“蛇爬上來了。”

謝玄英明顯吁了口氣,拽進屋,自己拿過墻上懸掛的劍,拔出劍刃,卻又有點遲疑。

小龍進宅是吉兆,斬殺不祥。

他拿起烤服的熏籠,揮退聞聲跑來的丫鬟,把慌不擇路的蛇罩住了。

“找個布袋。”程丹若恢復了鎮定,“把它丟出去就行。”

丫鬟們面遲疑:“夫人,蛇能鎮宅呢。”

程丹若:“……那就請它出去。”

主人態度堅定,大家不好違逆。最后由膽子最大的小雀提了口袋,把蛇倒了進去。

“等等。”程丹若想想,改了主意,決定迷信下,“等雨停再說。”

小雀應下,乖巧地說:“我把它關柴房里。”

程丹若點點頭,主要怕蛇咬人,遠離人群就行。

這麼大雨,放它出去萬一死了怎麼辦。

“今天就廚房做點吃的,余下的皆不必做,窗也不用補。”觀察風雨,“全都回屋待著,不要跑。”

夜里,風雨聲更甚。

度太高,程丹若覺渾發黏,呼嘯的風聲時不時帶走瓦片,總能聽見碎裂的聲音。雨噼里啪啦打在窗戶上,來勢洶洶。

麥子不停地拉床沿,“喵喵”

程丹若開帳子,特許它上床睡一天。

謝玄英沒說話,打量這只愈發碩的橘貓,直到它安靜地蜷的腳邊,好像大球。

“就一晚。”他勉強讓步。

程丹若笑笑,往他懷里靠了靠。

兩人沉重的心被稍稍沖淡,沒方才這麼凝重了。

“我很擔心。”程丹若道,“你是不是也一樣?”

他嘆口氣:“雨太大了。”

“說不定只有貴下這麼大。”徒勞地安

謝玄英苦笑。

他們倆擔心的都不是貴,風雨過境,災是必然的。可只要不發洪水,程度有限,他們擔心的是遠在安順的大軍。

在山里遇到暴雨,運氣好,只不過是被困住,運氣不好……會改變整個戰局。

不過,心里擔心歸擔心,兩人都不想過多討論,免得引起對方的不安,勉強睡了。

次日,風雨稍減。

程丹若趁機人修補屋瓦,清理地上的碎片。

又一日,雨停了。

謝玄英得到一個不妙的信號。

因為暴雨,山路阻塞,和前線大軍的聯絡中斷了。

隔兩日,張佩娘穿戴整齊,再次拜訪,詢問是否有馮四的消息。

程丹若只能安,馮四邊有親軍護衛,也有昌平侯派給他知貴州形的軍師,應該無礙。

張佩娘沉默了一剎,聽懂了的暗示,沒有過多糾纏,安靜離去。

三四天后,確切的消息才傳來。

極度糟糕的結果。

約五千人的主力軍隊,全線潰散。

不夸張地說,程丹若聽到這個消息,眼前一黑,半天沒回過神。

“這是什麼意思?”問,“人全死了?”

“不清楚。”謝玄英道,“要等消息。”

消息有好有壞。

好消息是,五千的數字不斷往下遞減,隨著殘兵游勇的潰逃,原本負責后勤的兵部佐收攏人手,陸續找回千人。

隨著他們的敘述,災難的拼圖被逐漸湊出全貌。

要從半個月前說起。

之前捷報,韋自行勢如破竹,收服了失陷的安順州——此地與貴府接壤,算是叛軍最遠的占地,隨后,附近的普定等地也陸續回到大夏手中。

但隨著叛軍兵力的收,局勢逐漸僵持。

大夏的軍隊艱難占據了永寧縣,卻被堵得無法前進半步。

這顯然怒了韋自行。

他開局得勝,若能再收復普安,擒殺白山、黑水兩部首領,說也能給自己換一個指揮使。

十天前,他偵察了周邊的地形,決定大膽出兵,進一步叛軍部隊。

這非常危險,因為永寧州的地勢十分復雜,苗寨也極多,原先設立的千戶所早就廢弛大半,碩果僅存的也被叛軍剿殺殆盡。

可要說韋自行行事莽撞,那也不盡然。

在大夏收服安順、永寧之際,其他的苗寨保持了對朝廷的敬畏。

他們不像黎哥等苗寨,趁機舉事,沒有造反,也沒有派兵,謹慎地觀察雙方的戰。而隨著大夏節節勝利,收服失地,眾土司也對大夏表示了親近和臣服。

韋自行認為,敵人想不到他敢出兵,且敵方連失數地,己方卻士氣高漲,正是乘勝追擊的好時機。

他兵分三路,自己率領五千人馬,直取要害,馮四率領三千人,從北路,不斷擾,給予敵人力。

率領剩下的兩千,作為支應和后援。

老實說,很難評判韋自行的打法是對是錯,他打得并不冒進,考慮到貴州獨特的地形,一路兵馬有五千人已經不了,算得上是以多打

然而,打仗總是需要一點運氣的。

他的運氣就很不好。

因為連日下雨,道路不通,他的前進計劃遭到了阻礙。

可兵已經調了,糧食也準備好了,馮四也帶著自己的偏路人馬出發了。韋自行不能這時停。

他做了一件很多將領都會做的事。

征調民夫,清理山路。

民夫從何而來?以前是謝玄英在后方調,可軍急,機不可失,被叛軍察覺到靜,計策就失靈了。

他只能就近尋人。

于是,徭役攤派在了附近的苗寨頭上。

他理所當然地命令當地土司,派人協助清理道路。

這土司見他兵馬眾多,不敢不應,趕忙調派起了下屬的苗民開路,背石頭、挖泥、清樹叢,活兒不僅艱苦,而且還很危險。

更倒霉的是,這個被挑中的土司是個相當差的首領。

奢華無度,樣樣朝漢人貴族看齊(比如定西伯);橫行霸道,經常無故打殺轄的百姓;搶奪田產,得不苗戶破產失地,遠走他鄉。

這麼一位惡霸,對大夏唯唯諾諾,對自己人卻剝削無度,自然引發了眾怒。

他應韋自行的要求,派人清理道路,已經讓很多人憤怒不已,偏偏下雨導致山石滾落,一口氣死了十幾個人。

寨民的怒火頓時被點燃,加上叛軍一直派人游說,終于點了此地。

土司被殺了。

手的人是原土司的侄子,是本地頗有名氣的勇士,曾連續三年獲得上刀梯比試的頭名,各寨主便推舉他為新首領。

上任,位子不穩。

他不得不對外和叛軍聯盟,獲取支持,對宣布反抗大夏,以平息眾人多年來被迫的怒火。

這就是赤江安司叛的經過。

他們位于永寧州,臨近北盤江,背靠大山。

暴風雨到來之際,新土司聯合叛軍,前后夾擊,把韋自行的大軍拖進深山。

擱在平時,這未必會出大事,可老天不知道在想什麼,連續下了五天暴雨,山石坡,泥流滾滾。

韋自行的大軍主力,被永遠留在了山里。

韋自行本人,生死不知。

但他死不死都不重要,折損至此,他完蛋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