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我妻薄情 第 314 章 軍營里

《我妻薄情》 第 314 章 軍營里

m.kelexsw.com

算算時間,新兵伍差不多也有一個月余了。

幾次比試下來,雙方各有輸贏,因為每次都及時下發獎賞,以至于原本懶懶散散的新兵,或是為了爭口氣,或是為了賺點銀錢,一個個鉚足勁競爭。

今天暴雨,可上頭毫沒有改期的意思,依舊讓他們比試。

木箭頭,竹刀槍,都是殺不死人的東西,眾士卒也就愈發無所畏懼,發了瘋似的攻擊對方。

黎哥被人用竹槍捅了好幾刀,尖銳的槍頭進皮,沒好的傷口全都崩裂,沒一會兒,整個人就像是里撈出來似的,渾紅。

不過,他也沒虧,回敬了好幾個平時一口一個“蠻子”的漢人。

黎哥知道,那些人就是痛快,其實沒什麼大不了的。這群人中,他只有一個在意的家伙。

他的漢名杜功,年紀不大,但很聰明,耍一手好槍,是個狡詐的獵手。

他避開了黎哥,正如黎哥也小心地避開了他。

他們的目的是立功升,不是殺死對方。

今天的拼殺,與其說是必須贏,不如說是讓那些大人們看的。

黎哥想著,眼神晦地瞥向了山上。

那里,站著一高一矮兩個人,穿鎖子甲的護衛將他們拱衛在中心。他知道,高的是“謝大人”,也知道了謝參政和謝史其實是同一個人。

而當初他見到的書生,據張百戶說,是謝大人的家人。

黎哥知道后,不僅沒有惱怒,反而有點竊喜。他想,自己賭對了,謝大人明明可以說穿真相,偏偏容忍他胡說八道,可見是真的想用他。

這是一個機會。

黎哥掉了臉頰的,握自己的弓箭,朝“敵人”沖了過去。

Advertisement

漢人很狡猾,但有句話,他很喜歡——大丈夫生不能五鼎食,死亦當五鼎烹。

蠻子怎麼了?

其他的首領能做大,能娶大兒,他為什麼不能?

同一時間,杜功挑開了兩個阻擊他的苗人,一口氣沖向山頂。

他的目標是奪取令旗。

“滾開!”他大喝一聲,竹槍雖然已經開裂,卻依舊銳不可當。

其心亦然。

他姓杜,是貴州衛所的軍戶,有個兄長。原本該兄長頂替父親總旗職位參軍,可他行軍過半,兄長從馬上掉下來摔斷了,抱病回家,家里就報了他的名字。

當然了,什麼不慎失足,都是假的。

他的兄長膽小怕事,就是不敢上前線,這才故意摔下來的。

斷條,總比沒了命強,是吧?

但杜功不那麼想。

他二十二歲了,還沒有娶妻生子,貴州這地方,讀書人,老師更,整個縣城都尋不出多認字的人,像他這樣的軍戶,一輩子只能種田。

窮山惡水,地里沒糧,這輩子眼看就到了頭。

要出人頭地,只有打仗立功。

可之前調來調去,從來沒有他們那兒的事,只能眼睜睜聽說“誰誰誰打了蠻子,升了”。

雖然也有疑慮,蠻子是這麼好打的嗎?但這對于杜功而言太過遙遠,他只能當是真的。

現在終于到了他。

-

山上,謝玄英觀察著兩方人馬的比試,說道:“這批新兵已經很像樣了。”

“是嗎?”程丹若有點懷疑。

看著下面斗毆的新兵,覺就是兩幫不法人士在火拼。

開始,雙方還講究隊形和配合,但打紅了眼,本顧不得命令,人人都想去摘象征勝利的令旗。

竹木易碎,他們赤手空拳互毆,掏的,眼睛的,錘頭的,還有滾在地上互相撕咬的,得一塌糊涂。

一群年男的破壞力自然驚人,可要說是士卒,未免也太流氓了些。

毫無紀律可言。

“他們已經會配合了。”謝玄英道,“也有氣,不錯了。”

程丹若對古代軍事一竅不通,他說“不錯”,那應該就是“不錯”,便問:“好多人了傷,沒關系嗎?”

“都是皮外傷,養上幾日就好。”謝玄英重復了遍,“最要的是氣。”

程丹若問:“為什麼?”

“戰場上,一旦恐懼逃跑,會影響士氣,也更容易死。”他耐心解釋,“他們習慣上前而不是后退,就備了最重要的膽氣。”

道:“狹路相逢勇者勝的意思?”

“對。”

謝玄英道:“等這一千人養出了氣,再慢慢調新人進來。”

募集的兵馬不止一千,第一批就有三千人,后面還有五千余,最終至萬人。要看前線的況。

這里的一千人是他命人專程篩選的青壯男子,他們的伙食是最好的,訓練也最為勤勉,為的就是培養出一支銳。

“其他地方的人每天只能吃面,喝清湯寡水。”他平淡地說,“只有這樣,他們被調來這里后,才會千方百計得留下。”

“原來如此。”程丹若又看了會兒戰局,忽然有所發現,“他們是不是已經選出了幾個頭?”

“對。”謝玄英點點頭,指給看,“苗人那邊,雖然攻打清平失敗,但黎哥還是很有威,他很有野心,可用。漢人這邊的,軍戶里有個杜功的年輕人,很有傲氣,只可惜……”

:“嗯?”

“要想將他收為己用,必須給他想要的。”他道,“目前,不能為我所用。”

“你的意思是,黎哥是苗人,又被你抓住,只能選擇你,但杜功不一樣,他是軍戶,想建功立業,多半會投靠韋自行,或者馮四?”

謝玄英頷首。

“你想收服他嗎?”程丹若有點好奇。

謝玄英:“不想。”

“為什麼?”

“他還沒有上過戰場。”他說,“等他真的打過仗,見過,一定有所改變。假使如我所愿,也許我會,如果不合我意,不他一個。”

程丹若瞟了他一眼。

說傲氣,誰也沒他傲吧。

“嗯?”謝玄英注意到的視線,關切道,“怎了,站累了?”

彎彎:“沒有,該下去了,我得做事了。”

-

黎哥今天是被抬回營里的。

他滿鮮紅,胳膊和上好幾道口子,一就迸開流

黎猛破口大罵:“漢人就不是好東西,他們故意的!”其他人也義憤填膺,覺得對方故意下了黑手。

然而,剛進軍營,為百戶的張鶴便出現,打量眼黎哥:“傷得重,送到南面的傷兵營,今天有大夫。”

聽到前半句,黎哥心里一涼,得知是來了大夫才稍稍松口氣。

黎猛問:“去不去?”

“去。好吃好喝這麼多天,要是死了,不是白費糧食?”黎哥咧一笑,“要死也是被人打死。”

黎猛和另一個苗人抬起他,把他搬到了南邊。

這里不知何時多出了幾頂營帳,門口是個短打的藥,模樣機靈。他探過腦袋看了看黎哥的傷勢,指著前面的營帳:“左邊這個。”

黎猛以為這是苗人去的,二話不說就抬了進去,誰想掀開簾子,就瞧見兩個大呼小的漢人。

看見他們,方才還鬼的人愣了愣,然后是把痛呼憋了回去。

黎哥咬牙支起,打量著營帳的場景。

出乎他預料,給他們看病的大夫有二,一個是個胡子發白的老頭,一個卻是假冒謝史的書生。

老頭慢條斯理地把脈,過了會兒,說:“腹臟無礙。”

然后,那書生就走過來,手里拿著針線,和背上劃了兩道口子的人說:“趴下躺好,不要。”

他拿鑷子快速了傷口,針線穿好,起了皮

“乖乖,服呢?”有人嘀咕,“這大夫哪來的啊?”

對方理都不理他,三兩針簡單合傷,就拿出一瓶藥灑在傷口上。

“痛!”傷者差點蹦跶起來。

書生邊的護衛立即出手,把他牢牢摁在了榻上。

撒好藥,拿白的布巾扎好,書生說:“明天這個時候過來換藥,給他一個紙條。”

旁邊的小書遞上一張紙,上面有幾個字。

“可以回去了,傷口不要沾水,晚上趴著睡。明天帶著這張紙來換藥,紙丟了就沒藥吃。”書生說,“下一個。”

黎猛趕把黎哥抬過去。

老大夫把脈,片刻后,說:“要靜養。”

書生用剪子剪開黎哥的服(黎哥心痛得了口氣),同樣拿鑷子夾著布,掉傷口周圍的泥土和跡,再抹了點酒一樣的東西。

“你也兩針吧,頭上要理一下。”

黎哥無法反抗,被了兩針,頭上也裹了兩圈。他倒是忍得住痛,一聲不吭。

包扎好傷口,書生又說:“紅帶子,帶他過去吧。”

給他的手臂扎上紅的綁帶,手按佩刀的護衛抬抬下,示意黎猛扶著人跟上。

黎哥滿心狐疑,不知道漢人搞什麼鬼,又覺得這個書生怪怪的,怎麼看都像是個人。但他沒吭聲,任由護衛把他帶到了一個帳篷,里頭全是傷勢比較重的人。

“躺這。”一個滿臉皺紋的老婆婆拍拍面前的竹榻。

黎猛的口氣變輕了:“啥意思?”

老婆婆說:“在這養病,有飯吃。”

黎哥倒是滿不在乎,還是那句話,好吃好喝養他這麼久,要他死也得送到戰場上去,遂大大咧咧躺下。

不一會兒,又來了很多傷員,有苗人、有漢人,也有彝族人。

大家在一個帳篷里,你瞅瞅我,我瞅瞅你,莫名怪異。

詭異的靜默中,簾子被掀開,走進來一個婦人。大概四十多歲,臉上有一大塊明顯的紅斑,表嚴肅,乍看之下,就讓人想起自己的母親或嬸娘。

“藥來了。”環顧在場的年輕壯漢,嚴厲地說,“紅帶子是外傷的,藍帶子是傷的,不許混吃,吃混了,丟了命,可別怨別人。”

一邊說,一邊給他們發藥。

黎哥是紅帶子,吃的也是紅托盤里的藥,很苦,但他悉這種味道。

他們出去打獵了傷,巫師就會給他們煮藥,只不過他做的藥都是糊泥似的一團,沒有今天這碗干凈。

黎哥抹抹,仰頭躺下,腦海中迅速閃過了一個念頭:那個漢人大,對他們真心不錯。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