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我妻薄情 第 309 章 貴州城

《我妻薄情》 第 309 章 貴州城

m.kelexsw.com

黎哥并沒有支撐太久。

謝玄英沒打算要他的命,可作為攻城的罪魁禍首,獄卒們好好“招待”了他。加上勾氏背叛,跟投降,來勢洶洶的叛軍就此瓦解。

他們不約而同地抓住了“謝史”的條件。

出首惡,要求從輕發落。

然而,程丹若并沒有再現,一次偽裝是智謀,次數多了就是戲弄,既要招攬人家,還是要給予最基本的尊重。

讓田北和李伯武上場,分別唱紅臉和白臉,誤導他們以為是兩位漢人大的博弈,讓他們更快做出了選擇。

攻占寨堡的數百苗人充軍,其中就包括了黎哥。

但謝玄英承諾他們,假如之后的平叛,他們能夠戴罪立功,不僅能免除死罪,還可以得到賞田,甚至可以更進一步,從長(正六品)變招討使(從五品)。

黎氏、氏、勾氏沒有其他選擇,只能答應。

清平危局徹底解決,也該繼續啟程了。

三家跟風作的案例在前,余下的路段雖然行走不易,但風平浪靜。

數日后,他們終于抵達了貴州城。

貴州城隸屬于貴府,雖然在不久前,它還屬于貴州宣使司,也就是于當地土司的控制之下,但隨著大夏在貴州建貴州衛,貴州城便改土歸流,為了貴府的府城。

不過,定西伯來貴州前,三司形同虛設,整座城歸流了還是唯土司馬首是瞻。但隨著丁家三代耕耘,一點一滴影響了周邊,現在才是大夏說了算。

比起貴州的其他區域,貴于貴山之而得名,因是盆地,有著一點點的平地,但府城周邊依舊是高山。

不夸張地說,因為中途多次遇見下雨,很多地方變為泥潭,馬車過不去,程丹若騎馬,而張佩娘干脆是民夫抬轎子過去的。

Advertisement

進城那天,程丹若松口氣,張佩娘也跟著松了口氣。

通一項,貴州比大同罪。

宅子是管事們提前租賃好的,為安全計,特意租了相鄰的院子,都是三進。

貴州多雨,此地的院子雖然也是規矩的四合院,但皆是兩層,正院的一層是待客的廳堂,二樓是臥房。

且正院和東西廂房的二樓以走廊相連,呈現“回”字狀。

屋舍里外都打掃干凈,撒上了雄黃和石灰。床、恭桶、浴桶等,按照程丹若的習慣買了新的,其余的家和柱梁也已飾一新,里里外外都干凈通

程丹若里外檢查了兩遍,額外讓人把二樓的走廊都糊上紗,如此既不礙通風,又能起到防蟲的效果。

屋檐滴下一串串晶瑩的水珠。

又下雨了。

程丹若嘆口氣:“找人做個淋浴室和烘間。”

二層木樓,做淋浴很容易,但需要一間專門烘服的地方,不然靠晾曬,以和謝玄英的之多,怎麼來得及。

不過,無論事如何繁雜,能夠安頓下來,怎麼都人松口氣。

程丹若又遣人去隔壁問張佩娘,是否需要幫忙。張佩娘派人過來說一切都好,多謝記掛,等等。

這麼說,程丹若自然也不趕著上,論起理家務事,指不定人家比更老練一些。

接下來,便是給護衛們租房子,請大夫給路上水土不服的人看病,打聽城里什麼地方買菜,什麼地方買馬,什麼地方雇人。

同時,謝玄英走馬上任,拜訪上司貴州布政使。

他帶回了兩個好消息:第一、貴州的布政使因為定西伯之事,生怕被皇帝怪罪,態度很好,問什麼都很配合;第二、他沒帶老婆過來,按察使亦然,程丹若沒有需要正式應酬的眷。

也有一個壞消息。

戰爭已經開始了。

兩天前,韋將軍整頓兵馬,帶領一萬人前往安順,平定白山黑水二地的叛

貴州城作為貴州的中心,如今也是整個軍事機運作最重要的一環。

糧草、武、兵馬、民夫……這般龐大的機運轉,需要大量人力支持。謝玄英幾乎一上任就進加班模式。

程丹若起床,他已經不見了,晚上睡下,他才剛回來準備沖澡。

百忙之中,沒忘記給張鶴等護衛一個合適的職位,讓他們訓練新兵——衛所的士兵被大量調走后,新征召的兵卒毫無經驗,但他們隨時有可能上戰場。

黎哥等數百個苗人也被編其中,他們并不顯眼,軍中還有水東、水西兩大宣使派出的彝族人。

他們被當地人統稱為土兵。

與謝玄英的繁忙不同,程丹若的半個月,過得平淡又有規律。

上午,理一些家事,給靖海侯、柳氏寫信,給晏鴻之和洪夫人寫信,他們比預計晚到了小半個月,家里肯定十分擔心。

今非昔比,如今的匯報更從容,選擇告知了延誤的緣故:驛道難行,天氣不佳,苗人叛導致的路途阻塞,但這都被解決了,他們已經到了貴州。

為了現尊重(水字數),專程向柳氏提起馮四托付了張佩娘的事,順帶打聽一下昌平侯和張家的人網。

而給靖海侯的報告中,詢問的是貴州場的況:布政使是誰,哪年的進士,座師為誰,按察使司是什麼況,還有韋自行的家庭背景,有無親戚關系,曾經的戰績,等等。

水完兩份工作報告,還要和張醫等人通信。

聊聊太醫院對《治鼠疫》的想,謙虛地請他們多提意見,也要問問太醫院對西南瘴氣瘧疾的治療方法,以備不時之需。

下午,會出門走一走。

越是邊陲之地,對人的束縛就越,貴州被稱為蠻荒之地,科舉一塌糊涂,禮教自然也不怎麼興盛,人上街、干活、買賣的比比皆是。

尤其是苗族子,們從不忌諱拋頭面。

程丹若嘗試和們對話。

與現代旅游時,熱開朗的苗族人不同,大部分苗族婦態度冷漠,雖然不敵視,卻也十分冷淡。們既不賣古老的銀飾,也不穿著華麗的民族服飾,賣的大多是皮、獵和草藥。

因為生活艱辛,們大多型瘦小,背著巨大的背簍,過早得蒼老了。

程丹若以買賣草藥的理由搭話,偶爾間雜幾句簡單的苗語,一來二去的,對方警惕稍減,愿意和聊兩句了。

問,你們從哪里來?

回答各不相同,有人能清楚地說出自己的寨子,有的卻含糊地說東邊或西邊。

又問們,這都是什麼草藥。

們幾乎說不出任何一個悉的名稱,所用的詞匯都是苗語,只有數人能說出這是“止的”“讓人不吐”抑或是“被蟲咬了抹”。

程丹若把這些草藥全都買了下來。

回家后,請來當地的大夫,逐一詢問他名稱,與記憶中的名字對上后,第二天拿著草藥,繼續去集市找苗人婦辨認。

問,這個什麼名字?

苗人婦就說了土稱,重復兩遍,確認發音無誤后,用諧音標注。

沒幾天,就攢下一本小冊子。

程丹若暫時不清楚,這麼做有什麼用,但多做一點,總不會錯。

逛完集市,買些零碎的東西回家。

天邊霧蒙蒙的,丫鬟們忙著拆紗窗,收服:“快下雨了。”

“全放到火箱上。”梅韻指揮,“小心,不要勾花了。”

火箱設在抱廈里,兩層結構,下頭是茶爐房,炭火煮茶熱飯,熱力隨著鐵管上升到二樓,聚集在火箱,便能烘烤

而鐵管最終通向煙囪,煙氣排出屋舍,并不會在家里弄得煙熏火燎的。

貴州多雨,只能靠這種方式每天烘干

此時,黃鶯瞧見了歸來的程丹若,忙請示道:“夫人,繡房的娘子們說,們的時間都排滿了,要做裳,只能等到一個月后。”

貴州的天氣與大同迥異,需要新裁許多夏,可程丹若帶的丫鬟不多,自然需要請裁鋪的人幫手。

們居然已經排滿了?

“這會兒也不是做夏的時候啊。”程丹若微微驚訝。

黃鶯抿住,不大高興的樣子:“是馮四……說什麼了兩件行李,急著要服,就先請了。”

“噢。”程丹若恍然。

說起來,定西伯全家被問罪,三司一把手又都沒帶正妻,可能是貴州份最高的眷了。按道理,一些事——比如下帖子、裁服、辦宴會什麼的,都應當讓頭一個做,做完了別人才能做。

鋪自然也該如此,做好今年的新服,們才能給別人干活,甚至選好的服花,下頭的人都不能

張佩娘雖然是總督的兒,可出嫁隨夫,以馮四的地位,不應該搶在程丹若前頭。換做別人,興許會視為挑釁,兩家杠上都有可能。

但程丹若不在意:“貴州城里不會只有一家裁鋪,換家就是了。”

黃鶯道:“已經換了,就怕料子不夠好。”

不止是,瑪瑙也開口了:“馮四這麼做,未免令人寒心。路上您對這麼照顧。”

“別這麼說,互相照顧罷了,我也沒吃張家的手藝。”程丹若寬道,“興許人家是真急著要服呢。”

梅韻道:“十幾車的行李,倒是比我們家急。”

好大的眾怒,程丹若笑了:“知道你們心疼我,可裳早做一天,晚做一天,都不會改變我和份。佩娘……”

稍作沉,覺得沒必要深究個中原委,“隨去,不必管。”

看出主人的不在意,丫鬟們也慢慢熄了火氣。

程丹若轉移話題:“對了,離開大同前我和你們提過的事,考慮得如何?”

提起終大事,丫鬟們立即把張佩娘的事兒拋之腦后。

們互相看了看,把視線集中到了梅韻和喜鵲上。

程丹若饒有興致地瞧了們會兒,先點自己人:“喜鵲跟我過來。”

喜鵲臉上浮現出一嫣紅,但落落大方地應:“是。”

跟著程丹若走到次間,侍奉湯藥:“夫人先喝藥。”

“不急。”程丹若仔細觀察著的神態,“和我說說,你是怎麼想的?”

喜鵲干脆利索:“奴婢愿意嫁人。”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