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5章 禪讓
天武七十九年冬,九十六歲的皇后徐晨蕓於坤寧宮崩逝,帝慟哭,怒殺三名太醫。
百姓們得知徐皇后去世的消息後,沿街痛哭,連天地都爲之,降下鵝大雪,縞素全城。
憶起昔日種種,帝懷念道:“皇后仁明賢淑,仁慈有智鑑,雖宮中,其一念惟在仁民,朕躬行天討,無顧之憂,濟朕艱難,同勤開疆,寰宇肅清。
貞靜文雅,好讀書,舉止從容,言必師古,自儉素,勤於治,與皇子諸王言惟孝親恤民,與妃嬪以下言惟恭敬和睦,與親戚言惟奉法循理,與朕相伴八十載無疾言遽,母儀天下,慈德昭彰。
利堅王城,太子朱和陛聞訊後傷心絕,一病不起。
他已七十八歲了,深知自己或許大限已至,於是上書朝廷,請求歸葬神州。
朱慈烺得知後,命太子即刻回朝,不可遲誤。
茫茫大海漂泊近三個月,朱和陛終於回到了闊別數十載的京師,重新住東宮。
此時的他,狀況已十分糟糕,太醫院診斷後私下議論:即便華佗在世,太子殿下也撐不過半年了
朱慈烺親來探,見太子命不久矣,不忍道:“陛兒,你爲大明兢兢業業勞了幾十年,朕欠你一個皇位啊。”
朱和陛早已看開了,只是輕輕一笑,搖頭道:“龍虎山天師說,兒臣的帝運都被名字佔了,沒有當皇帝的命。”
“胡說!朕說你有,你就有,現在朕就將皇位禪讓於你!”朱慈烺許諾。
“父皇,兒臣不敢有非分之想!”
直到此刻,朱和陛仍擔心自己被套路,忙拒絕。
見他如此,朱慈烺心很不是滋味,看著太子語重心長地說道:“老大啊,你都當了快八十年的太子了,還沒當夠?父皇是真的決定要將皇位禪讓給你。”
太子朱和陛,一生平暹羅國,破莫臥兒帝國,一統北大陸,爲大明生生的打下了四千多萬平方公里土地!
他還是太子儲君,如此功偉業,要讓他僅以皇太子的份安葬嗎?
帝陵和太子陵,天地之差,要是以太子份,連太廟都進不去,除非後世皇帝追封他爲皇帝。
但追封和登基爲帝的差距實在太大了,史書上都不承認,劉邦和朱元璋還追封祖上三代爲皇帝呢,誰記得他們?
朱慈烺急著禪讓,就是爲了給太子一個皇帝的份!
父子四目相對,父慈子孝,朱和陛似乎也明白了,於是默許。
天武八十年正旦,九十七歲的朱慈烺再臨奉天殿,重啓多年未進行的正旦朝會,當衆宣佈將皇位禪讓給皇太子,命閣即刻擇吉日準備禪讓大典,越快越好。
羣臣皆驚,議論紛紛。
天武八十年二月初二,七十九歲的皇太子朱和陛即帝位,年號朔武。
對於新皇登基這樣的盛儀,各部及廷二十四衙門均不敢有毫怠慢,忙的不可開。
司設監陳座於奉天門,欽天監設定時鼓,尚寶司設寶案,教坊司設中和韶樂……
一大早,朱慈烺命禮部員分別到天壇、先農壇、太廟告知祖先。
其實這應該是新皇的任務,但因新皇欠佳,一應事務仍由老皇帝安排。
此時的朱慈烺,像是爲兒子辦婚禮的老父親,事必躬親。
至吉時,鐘鼓齊鳴,朱和陛這才穿上皇帝袞服駕至奉天門,隨後出午門登上承天門城樓,做告天的祈禱儀式。
這是天子與各路神仙通、祈求諸仙認同並護佑的一種程序,新皇登基必須做的。
儘管朱和陛年老衰,狀態極差,也是堅持完了這一過程。
隨後天子儀仗從午門,過五龍橋,又奉天門,最後進奉天殿就座,登基儀式正式開始!
一大早就等候在承天門前的各部員都著朝服,在洪臚寺員的引導下經過金水橋進紫城。
大臣們在午門外的廣場上,以“文東武西”的方式跪在道的兩側,等新皇在奉天殿升座之後,大臣們依階高低魚貫進,向新皇上表道賀。
司禮監正式宣讀詔書,確認新皇帝的份。
至此,朱和陛終於爲紫城以及整個大明帝國的主人!
等了八十載,太子終於升格爲皇帝,朱和陛自然心大好,他先是尊天武帝爲太上皇,接著又大封天下。
冊封太子妃李氏爲正宮皇后,太子側妃沐氏爲貴妃,嬪妾選侍皆被冊封
至於皇太子的冊封,朱和陛卻遲遲沒有下旨。
皇太孫朱怡錦雖說是嫡長子,但一直都是天武帝養長大,作爲父親,朱和陛幾十年來就沒見到幾次,對這個長子的很淡。
且朱和陛在洲也有了幾個兒子,他想將冊立最喜歡的次子爲皇太子,又考慮到太上皇不同意,於是一直拖著。
這事鬧的朱慈烺不舒服的,他卻罕見的沒有說話。
不久後,文武百一片勸進,請立皇太子。
面對雪花般的奏本,朱和陛這才知道當皇帝的不易,終於在同年二月二十日,傳旨冊封朱怡錦爲皇太子,原太孫妃趙氏爲太子妃,餘者妃嬪被封爲太子嬪。
同時封爲王的還有朱怡錦的幾位兄弟,也就是朱和陛在北生的幾個兒子,皆被封爲親王。
朝廷爲此舉行了隆重的冊封典禮,朱怡錦在禮部員的引導下完了典禮的各項儀式,終於爲了大明帝國朔武朝名正言順的儲君!
然而朱和陛還沒到當皇帝的樂趣,接踵而來的繁雜的朝政與宮廷事務就將他牽絆住了。
正如他自己所言的那般,他沒有當皇帝的命,登基後的第三個月,七十九歲的朱和陛終於撐不住,於幹清宮駕崩。
連朔武的年號都沒正式使用,這一年仍用天武年號。
每一任新皇帝登基,都要改元,以示新朝新氣象。
不過,按照儒家孝道,新皇登基的當年,不得更改年號,表示遵從先皇的意志。
第二年改元,纔是新皇登基元年,也就是說,從政治意義上講,先帝駕崩後的第一個春節,纔是新皇帝的登基的起始日期。
天武八十年六月初二日,孝滿二十七日後,四十七歲的皇太子朱怡錦即皇帝位,改明年爲皇熙元年,是爲皇熙帝!
朱慈烺的太上皇只幹了三個月,就被孫子皇熙帝奉爲無上皇。
無上皇,理論上是太上皇的父親,皇帝的祖父。
太上皇、無上皇,相當於的皇太后與太皇太后。
中國有史可查的唯一一位無上皇是北齊後主高緯,但他沒有當,讓位的詔書還未送出去,北齊就滅亡了。
因此,歷史上沒有人真正當過無上皇。
朱慈烺的這無上皇,乃有史以來第一位!
有其父必有其子,在冊立皇太子的事上,皇熙帝朱怡錦犯了他爹一樣的病。
朱怡錦登基後,冊封太子妃趙氏爲皇后,因皇后多年無出,皇長子朱伯是庶出,年歲已有二十八,但生懦弱,事不明,招致皇熙帝不喜。
別說親爹不喜歡朱伯,就連朱慈烺對這個曾孫也是看不上,當年甚至直言:“你小子將來要是當了皇帝,也就是個昏君!”
因此,皇熙帝有意另立其他庶出皇子爲皇太子,遂請示皇祖。
朱慈烺只說了一句話:“凡朕子孫,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若非朕堅持貫徹,這皇位說不定已傳到了漢王一系。”
這句話有力的維護了大明嫡長子繼承製,皇熙帝不得不冊封皇長子朱伯爲皇太子,以固國本。
(本章完)
章節報錯 分給朋友:
冬暖故坐著黑道第一家族的第一把交椅,沒想過她會死在她隻手撐起的勢力中.也罷,前世過得太累,既得重活一世,今生,她只求歲月靜好.可,今生就算她變成一個啞巴,竟還是有人見不得她安寧.既然如此,就別怨她出手無情,誰死誰活,幹她何事?只是,這座庭院實在沒有安寧,換一處吧.彼時,正值皇上爲羿王世子選親,帝都內所有官家適齡女兒紛紛稱病,只求自己不被皇上挑中.只因,沒有人願意嫁給一個身殘病弱還不能行人事的男人守活寡,就算他是世子爺.彼時,冬暖故淺笑吟吟地走出來,寫道:"我嫁."喜堂之上,拜堂之前,他當著衆賓客的面扯下她頭上的喜帕,面無表情道:"這樣,你依然願嫁?"冬暖故看著由人攙扶著的他,再看他空蕩蕩的右邊袖管,不驚不詫,只微微一笑,拉過他的左手,在他左手手心寫下,"爲何不願?"他將喜帕重新蓋回她頭上,淡淡道:"好,繼續."*世人只知她是相府見不得光的私生女,卻不知她是連太醫院都求之不得的"毒蛇之女".世人只知他是身殘體弱的羿王府世子,卻不知他是連王上都禮讓三分的神醫"詭公子".*冬暖故:他生是我的人,死是我的鬼,欺他辱他者,我必讓你們體會
遠離城市喧囂的小山村開起了一個小農莊這裡有七八年十多塊一瓶的茅臺,有七八塊的五糧液有機菜,有機魚蝦,有機煮羊肉,綠色環保味道好。本是中年離異失敗男,轉身成了悠閒農莊主。山村小農莊,名聲遠播。拖鞋汗衫芭蕉扇,晃晃悠悠一整天。一天一桌看心情,優哉遊哉小日子。李棟摸摸掛在胸口小物件,充滿能量了,該去1978年進貨了,一個2018年的中年男子,穿越四十年帶貨開農莊的小故事。
從國醫天才、豪門千金,到以打獵為生的鄉下丫頭,不過是一場爆炸的距離。 身處白水村數一數二的人家,她的地位卻在食物鏈的底端。 看著麵黃肌瘦的姐妹和弟弟,她使計、挑唆,欲要和平分家,卻總有人跳出來不讓她好過。 那就來點刺激的吧! 先揍一頓,一頓不夠就兩頓。 做生意,建作坊,給姐姐攢嫁妝,送弟弟上學堂……分家後的日子過得風生水起,就讓那些人羨慕嫉妒恨去吧! 不過……公子,別以為在我麵前表現得這麼純良,我就會忘了後山的屍橫遍野,還有你曾對我刀劍相向,要把我滅口的事! 景玥:胡說!本王怎麼會對阿蘿刀劍相向?我隻想救命之恩,以身相報。
從梅林傳奇開始,經歷一戰,遇到神奇女俠,然後踏上遺失的高地,可當凱再次來到現代世界的時候,看到了斯塔克集團的廣告。(有英劇、美劇,其中有些還是很老的劇集,漫威是主體,也會夾雜一些其他影視劇,dc隻是涉獵,最多一兩個角色,並不會加入dc的世界觀)
一個雇傭兵附身在大明萬歷年間的勛貴次子身上,他會給大明朝帶來怎樣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