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個典故。
史書曾經記載:
齊桓公與管仲多次切磋富國之策。
齊桓公建議對房屋樓臺、樹木、六畜、人口徵稅。
管仲一一否定,在他看來,稅收是有形的,直接向人民收取財,自然會招致人民的不滿。
最好、最理想的辦法是“取之於無形,使人不怒”。
據此,管仲提出了“寓稅於價”的辦法——把稅收蔽在商品裡,實行間接徵收,使納稅者看不見、不著,在不知不覺中就納了稅,而且不至於造心理上的對抗。
在的辦法上,管仲給出了簡單的七個字:“唯山海爲可耳。”
只要把山、海的資源壟斷起來就可以了,山上出鐵礦,海里產海鹽,是爲鹽鐵專賣制度。
在農耕時期,鹽和鐵是最爲重要的兩大支柱產業,無一民衆可以須臾離開。
管仲對鹽和鐵的專賣收做過舉例說明。
他說,萬乘之國,如按人徵人頭稅,應繳納者約爲一百萬人,每人每月徵三十錢,爲三千萬錢。
如果進行鹽的專賣,每升鹽酌量提價出售,每月可能得到六千萬錢,就可得到一倍於徵人頭稅的收。
而在表面上,朝廷確乎不曾徵稅,不致引起人民的“囂號”反對。
不僅在國如此,還可運鹽出口而獲取重利,這等於煮沸取之不盡的海水就可以迫使天下人向齊國納稅,即“煮沸水以籍天下”。
鐵的專賣也是一樣。
管仲說:大凡一個農戶,無論是從事耕作還是做工,都需要針、刀、耒、耜、銚、鋸、錐、鑿等鐵製工,只要在一針上加價一錢,三十針就可收三十錢,即等於一人應繳的人頭稅了,由此類推,則全國收總數亦不下於人頭稅的徵收總額。
表面上,國家並沒徵稅,實際卻是全在稅!
這個政策在古代一直延續,從古至今,歷朝歷代,都是將稅收藏在鹽鐵營的商品裡,實行間接徵收,使納稅者看不見,也不著,神不知鬼不覺中就納了稅,在心理上的牴,也就了很多。
當然,更多王朝的選擇是——人頭稅和寓稅於價一起收!他們全都要!!
不過,但凡王朝到了後期,地主豪紳瞞土地,藏農戶,很多稅收不上來,讓國庫空虛,這是王朝破滅的本原因之一。
關於這一癥結上,蘇澈在稷下學宮想了很多。
最終,他想出了一個破解之法。
便是這鹽鐵營的寓稅於價之上更上一層樓,大力發展商品經濟,解放更多的生產力,將人頭稅徹底轉移到增值稅上。
若是如此。
當開創國祚千年之王朝,以及一個前所未有的盛世!!
章節報錯 分給朋友:
我是萬古人間一劍修,諸天之上第一仙。 已有完本作品《符皇》《天驕戰紀》
路一平是個上古修士,親眼見證了諸神大戰中,無數強大的神靈殞落的情景。自此之后,他便躲在深山老林,日夜修煉,發誓沒有強大到對抗天地大劫的實力時,便不出來。一個時代又一個時代過去了。他身邊的一頭小蛇,成.. ...
周通被師弟陷害,被師尊和師姐誤會,怒而脫離宗門,轉頭加入了新勢力! 這一刻,他打開了美好世界的大門。 妖嬈霸道的小妖女總想著進攻,讓周通臣服在她的魅力之下。 二師妹劍道絕頂,大字不識一籮筐,情書卻寫的賊溜。 三師妹是個財迷,卻願意讓周通幫她保管小金庫。 最精彩的就要數絕美的新師尊了,她竟然… … 看著周通的宗門蒸蒸日上,周通以前的師尊師姐都哭著後悔了。 「乖徒兒,為師知錯了,回到我身邊吧,我願意付出一切來補償你。」 「是啊師弟,讓我們成為你的人吧!」 周通:「我大好男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