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人肯定是說出自己的理由,但兇手沒有理由,他的理由只是來討論,來吹‘彩虹屁’,但誰會這麼說呢?”
“所以,兇手給不出這個答案,若是給不出,那便會讓害者生出警惕之心,就算後續吹出彩虹屁,也不會完全代進去。”
徐浩繼續開口說著,將之前所忽略的地方再次剖析出來、
“所以,吳宇恆必然是知道兇手的份的!”
“他第一時間知道對方的份,所以纔會尊敬,然後倒茶。”
“而不需要提醒便知道份,自然是他與害者認識。”
“不,不一定是認識,換句話來說,就是他知道!”
“但他是怎麼知道一個‘陌生人’的?”
說到這,徐浩嘆了口氣。
這個答案他和王超之前說過,但現在回看,他竟然沒將說出的東西與這聯繫起來。
若是當初便聯繫起來,也沒了現在這麼多的事
“階級的圈子!”
“超子,你之前也回答過,你現在是警察,認識的自然是警察,而你主去記住的人,也必然是在這個圈子中,比你更厲害的人,或者是和你差不多的人。”
“吳宇恆作爲一個作家,他的圈子是什麼?”
“首先,他視金錢如糞土,那便不會是商人一類,他又自認清高,子頑固,文學圈的作家自然也不會看得上他。”
“除了這些還有什麼?”
“在文學圈中,除了作家就是編輯!”
徐浩肯定的說道,“只有編輯,纔會讓他下意識尊敬!”
劉暉當初在他年時便認可了對方,且還主讓對方的文章登上那時所有文人都想登上的報紙!
就算他們兩人沒說過話,但這份恩也會被記在心中。
所以,兇手在見到吳宇恆的時候,甚至不用說些什麼,直接說自己是當初報社的主編,劉暉.
那吳宇恆在先爲主的中,必然是會激的。
之後,便會尊敬。
在這種緒的引導中,之後的談話將會變得異常順利。
“那劉暉爲什麼要殺他啊?”
王超想破腦袋也沒想明白這件事,“他不是很欣賞吳宇恆嗎?”
徐浩擺了擺手,“誰知道呢?”
“超子,你最好不要試著去搞懂一個搞文學的人的腦回路。”
當一個人開始追求藝,開始只求那種玄之又玄的東西時.
那麼,便意味著不會有多人能搞得懂他的思維。
爲什麼?
因爲藝是小衆的。
若是被大衆人所知,那藝便不再是藝。
“那這和第七位害者有什麼關係?”
王超想了想,又將話題扯回來。
第七位害者,是警局目前最關心的事。
按照所謂的隔三天殺一人的規律,害者今天便會出現!
警方在面對歹徒時,永遠都是將市民的安全放在第一位的!
若是在抓兇手和保護人質安全的選擇上,至徐浩會毫不猶豫的選擇保護害者。
兇手跑了還可以再抓。
但害者若是死了,那可不會和遊戲一樣,還有復活!
“第七位害者是死不了的。”
徐浩擺擺手,示意對方不用擔心這個。
“這個你不用擔心。”
“我不說,也是想調一下警局的積極,至於是什麼理由,你就別問了。“
“浩哥,說說唄,我真想知道!”
王超滿臉的誠懇,他打小好奇心就重。
徐浩沉思片刻,也不在吊王超的期待。
“超子,你知道人的意識是如何蛻變的嗎?”
人的意識蛻變?
這個過程將會不知不覺間,不會有任何人察覺到,它不像蛇這種,每次都要蛻皮才能長大。
至於什麼意識蛻變
“你出生時的思維,與現在的思維對比,如何?”
恍惚間,徐浩沒等王超想明白,他又開口說話。
出生時的思維對比現在?
王超一愣,但接著便瞳孔一。
是啊,思維不著,也看不見,但卻在每時每刻都往的方向變去!
這個變化的過程,沒人能看得到!
如果說是與否佔比較大。
那也可以換一個對比。
十八歲,對比四十歲!
兩者間的思維,在同一個人的基礎上,是否會有差異?
有!
差異會很大!
在四十歲的自己面前,十八歲不管做什麼,都會到稚且可。
爲什麼?
明明都相當,明明,大腦一樣的構造,明明四十歲的份可能都累垮了,沒有十八歲朝氣蓬,但爲何思維就會差距那麼多!?
“因爲閱歷!”
“也就是你的潛意識收集的信息數量。”
徐浩再次開口,順便看了眼面前忙的不可開的趙謙和李響。
“十八歲的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索於‘未知’所說的一切大話,都是基於‘已知’。”
“而四十歲!”
“十八歲的‘未知’是他們的已知,十八歲的‘已知’,只不過是他們‘已知’的一小部分。”
“舉個信息影響思維的例子。”
看著王超迷茫的眼神,徐浩搖搖頭,想了想再次開口道:
“你十歲的時候,你聽到一起滅門慘案,那時候你會害怕兇手,覺得兇手真壞。”
“但是二十的時候,知道了這起滅門慘案之所以發生的原因,是因爲害者母共同欺騙一個老實人的彩禮錢,並且將這老實人一輩子的財產全部捲走還要離婚,你這時的緒便會有所變化,變害者該死,但兇手偏激了,應該讓對方生不如死。”
“但當你五十歲,驗過了歲月磋磨,知道了攢錢的不易,驗過了社會的毒打,你在看這起案子,你就是另一個心了,你會做出評價?不,那時候的你只會心複雜,什麼都說不出!”
“這就是信息量影響思維的本質!”
“閱歷是需要時間進行增加的!”
徐浩一字一句的說道,王超聽著聽著,眉頭皺的越來越深。
這就相當於,潛意識收錄了信息後。
歸納總結出了對某件事的經驗,隨後這件事融合到思維中。
比如你在同一個地方摔倒三次,那麼信息收錄後,便會讓思維知道這裡有個深坑,會選擇繞道而走。
之後你繞道走完後,看著在這個坑摔倒兩次的年輕人,便會基於自己繞道而走沒有摔倒的基礎上,看著坑裡的人便會產生一種優越。
“而這個時間,一般是”
徐浩一頓,隨後再次開口,“三年!”
人的思維三年一個大變化。
最直觀的就是用初中思維對比高中思維,用高中思維對比大學,用大學對比畢業,以及剛畢業對比進社會三年的社畜。
每一年的提升都不多,但每當用三年進行對比的時候,那便會明顯的很多!
“警方給的力讓他等不了三年。”
“所以,這個時間短再短,便是三天。”
“三天的時間,也足夠他消化完一個人一小時的話。”
“至於爲什麼去殺了對方.”
“這就要等結案後,去問兇手本了。”
“而害者的人選.你去看看報紙。”
徐浩看著王超,指了指旁邊的報紙。
“如果我沒猜錯的話,是按照三年的期限來篩選。”
“從第一個害者開始,三年後,在這個專欄上,便是第二位害者,再經過三年,便是第三位害者。”
“如此,你可以去推理出第七位害者是誰。”
七位害者,若是用三年一個來推.
二十一年!
至二十一年!
聽到這,王超沒有毫猶豫,直接走到報紙跟前,重新整理信息。
徐浩看著對方的作,沒有任何阻攔的意思。
他看了眼時間。
下午三點半。
這個時間點很巧妙。
“快了快了。”徐浩呢喃道。
而就在他剛開口的那一刻,辦公室所有人猛地一頓,隨後全都聚集起來。
“什麼!?”
“你說什麼!?”
只見趙謙手中握著一個從警員接來的電話,表睚眥裂,很是猙獰。
周圍還有一堆的警察圍著,臉也是沉的難看,彷彿能滲出水。
“警,沒聽清嗎?”
一道爽朗的聲音從手機另一端傳來。
“我是劉暉,現在在向春華市刑偵支隊進行通話,現在是不是很清楚?”
“劉暉!?”
趙謙從牙中出這句話。
“你還敢打電話!我勸你快點來自.”
他話還沒說完,劉暉的聲音又傳來了。
“警,我手裡現在有一名人質,這名人質我想你們會非常興趣,他姓沈,沈敏。”
“哦,對了,在提醒一句,好像很喜歡某位姓王的警。”
“好了好了,別的話不說了,我給你們打電話不是扯淡的。”
“我有些話需要和你們其中一個人說一下。”
“那麼現在,請將手機給”
說著,明顯的到對方一頓。
在辦公室雀無聲的時候,在所有人全都沉默,彷彿時間凝固的時候,他那含笑的聲音再次響起。
“徐浩。”
“徐警,”
章節報錯 分給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