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種田經商 皇后有空間:滾,別打擾我種田! 第三百七十四章 自以為是的一群人

《皇后有空間:滾,別打擾我種田!》 第三百七十四章 自以為是的一群人

子還在愣怔,突然一個婆子進來,胳膊一劃拉就把旁邊的人都推開。

然后擰著子的耳朵就把往外拽。

一邊拽還一邊罵罵咧咧。

“我說怎麼一早上的沒見著個鬼影,原來是跑來這邊躲懶,我老梁家怎麼這麼倒霉,讓你個懶貨進門,個遭天譴的掃把星,你是不是看我們家落魄了就也想丟下我們,沒良心的黑心鬼,當初就不該同意我兒娶你這破鞋,說不得當年阮家人也是被你給克死的。”

子耳朵幾乎被扯裂,已經出現一點紅

慘白著臉努力護著耳朵,一邊哀聲苦求,“娘,娘,我沒有,您放手,我沒有懶,我的真的沒有……”

可惜婆子本不管怎麼哀求,對不是打就是罵。

七月中旬,歷經近一個月的戰事,因祿國一封國書送至,暫時進休戰期。

這段時間,祿國接連被大軍占領三座城池。

但對祿國來說,最糟糕的還不是被占領的三座城池,而是國發生的暴,以及各同時發的旱災、水災、蝗災,再加上個兵禍,簡直一鍋粥。

偏偏太子無能,每天只會在殿上發脾氣。

底下百各有心思,各為一派,互相扯后,試圖趁機排除異己,搞得外都是烏煙瘴氣。

便在這個時候,病了三個月的祿明皇終于出現。

原本太子打算等穩定局勢,徹底大權在握就直接要了祿明皇的命。

誰知道接下來事一件又一件,這個時候祿明皇是絕對不能死,不然肯定朝中會徹底陷

所以才一直吊著他的命。

這也給了老太傅機會,終于順利把藥送宮中,救了祿明皇一命。

這還是得益于近來戰事噩耗不斷,全國陷,許多朝臣眼見祿國有亡國之兆,這才愿意配合老太傅。

Advertisement

確定祿明皇真的被救醒,也無礙后,已經暗中與老太傅站到一起的朝臣立刻朝太子發難。

有人出來質疑太子試圖弒父奪位,才是引得上天不滿,降下天譴,必須伏法以上天。

而后太子與朝臣對峙時,祿明皇出現了,當下就揭太子的謀,把全部黨派都關進天牢。

隨后祿明皇火速向趙國送來一封求和的國書。

當然,國書中基本把所有罪責都推到太子上,并表示愿意送太子前來趙國聽審伏誅。

不過這份國書,趙皇只是看了一眼,便又送回潼關城,由太子全權負責。

是要議和還是繼續打,都由他決定。

求和早在意料之

阮昭給祿國太傅送藥救祿明皇這事也沒瞞著他。

所以這個結果其實都在兩人的預料之中,并且還晚了一點。

原本以為七月初就能搞定,誰知祿國朝廷夠能折騰,倒是讓他們有機會多占兩座城。

趙堇廷其實很想繼續下去。

但他也清楚,趙國現在暫時還沒有資本打長期戰。

尤其一旦趙國真的著頭繼續打下去,擺明要把祿國拿下。

那麼啟國和陳國定然也不會坐視不理,蜀國說不定也會心懷警惕。

五國互相制衡已經幾百年,一旦失去平衡,那就是又一場劫難的開始,各國肯定都不會不管不顧。

趙國現在的軍事力量還比較薄弱,今年才稍微增強一點。

目前國也不地方在鬧糧荒,更別說供應軍隊。

所以議和是最優選擇。

憾,但趙堇廷還是給祿國送去一封國書,表示議和可以,但條件必須重新商定。

趙堇廷議和條件早就擬定好,倒也不必太過費心,只是在信中多加一句,條件已定,不容變

這便是一口價,說是商議,其實是不容商議。

祿明皇在看到趙國提出的條件時,差點噴出一口

結果在看到后邊不的那一句話,這口終究還是吐出來。

“欺人太甚,欺人太甚!”

可不管再如何憤怒,此時祿明皇也沒辦法和趙國對嗆。

現在的局面對祿國太不利,他必須先尋機穩定國形勢,不然外夾擊,祿國必亡。

可想到要答應這些條件,他又十分不甘心。

還是有位大臣提醒了一句。

“陛下,我們還有唐昭。”

祿明皇眼眸微凝,隨后瞇起眼睛,冷笑起來。

“不錯,還有唐昭。”

他倒是真沒想到,這小妮子運氣竟這般好,難不國師的批語是真的?

祿明皇醒來在了解所有事后,對于唐昭的況也非常詫異。

不過他完全沒想過對方以前一直在藏拙,只認為是在外面有了奇遇。

但這個消息對他來說并不是壞消息。

畢竟唐昭是祿國的人是事實,何況的生父生母可還在這里,總不能狠心放著不管,那這樣也會被天下人詬病。

自以為住唐昭肋,想著以后再把這個香餑餑弄回祿國,讓趙國吃個大虧的祿明皇,只能先忍下這口氣。

他咽下嚨里涌起來的鮮,朱筆一揮,同意了趙國的議和條件。

趙堇廷開出的條件其實不多,就只有三條。

第一條就是老規矩,割讓土地。

除趙國占據的那三座城池外,趙國還需要再割讓兩座城池作為損軍彌補。

第二條也是老規矩,賠償。

祿國除了要補償趙國打仗期間的所有投,還要額外賠付一百萬兩銀子和一百萬石糧食。

第三條是新增的。

祿趙兩國開通互市,祿國不能阻止趙國商人進進行買賣,而且還要加以扶持,并免五年的商人稅。

三條看著平平無奇,實則每一條都在挖祿國基。

雖然這些東西祿國還是能輕松拿出,但一旦傳出,定然會進一步民心大

民為國之基,民則國

若非有阮昭這胡蘿卜吊在前面,祿明皇絕對不會那麼輕易就答應。

國書送出,兩國國君蓋章明示。

祿國國君表示不日便會派遣使臣前往趙國簽訂契書,兌現條件。

趙國這邊,沒有立刻召回兵馬,而是讓大軍原地安營。

實則是趁機招兵,‘拐帶’人口。

祿國不重視的百姓,趙國卻想要多多益善。

兩國議和的國書經趙堇廷同意,容都被刊登到《潼關日報》上。

很快消息便傳遍全國。

瞬間舉國振,百姓一片歡騰。

為了盡快趕走趙軍,祿明皇也沒墨跡。

下令在最短時間準備好趙國需要的銀子和糧食,隨后給睿王,由他負責帶隊前往趙國。

睿王之前因為傷了太子妃,間接導致丞相夫人害國君重傷,所以也被扣上一個弒君的罪名,一直被關押在牢里。

原本太子想直接殺了他,不過朝臣接連阻止,表示需等陛下醒來再做定奪。

他便只能先押后,想著等弄死父皇,登基后就可以名正言順的弄死這位三弟。

可惜現在倒是反過來。

睿王被關押的這段日子也沒刑,整個人瘦削了不,看著有點病懨懨,眼神還有些鷙,看人的視線總會令人莫名覺得發冷。

祿明皇對三兒現在這況也很是不喜,但考慮到唐昭曾經對三兒深重,還是決定派他一起。

連被一起下了牢獄的唐丞相都暫時被放了出來,給他一個將功折罪的機會。

那就是在簽訂國書后,兩人必須想辦法讓唐昭回祿國,亦或者心甘愿在趙國為祿國辦事。

他一定要把給出去的,十倍百倍拿回來。

二人自是滿口答應,甚至激不已。

唐丞相就不用說了,站隊失敗,下場最輕都是抄家流放。

但他的兒在趙國過得風生水起,而且背后還有那麼厲害的人,只要有兒在,唐家就有機會擺這次難關,甚至還能更上一層樓。

睿王早在牢里得知唐昭現在的況后,便千方百計想找人幫忙給唐昭那邊遞消息,讓來救自己。

他相信,以唐昭對自己的,只要他再哄一哄,服個,絕對會如以前一般有求必應。

說不定到時還能把背后的人挖出來,為自己所用。

那麼他不止可以長生不老,也能真正的坐擁天下,千秋萬代。

只要稍微那麼一想,睿王就興得眼睛發紅。

回去后怎麼都無法抑這,隨手扯了一個奴婢吊起來,狠狠折磨一通,才稍稍安靜下來。

等下人把葫蘆似的,已經斷氣的奴婢拖走,他隨手把沾的帕子丟在地上,招來管家。

“把本王以前與唐昭見面時常穿的服找出來。”

管家一愣,遲疑了幾秒,多問了句:“可是去年之前的服?”

他不確定王爺是說錯名字,還是真的想起那位。

畢竟從去年七月開始,唐昭這個名字就忌,誰敢在王爺面前提起,絕對都得不到好。

管家也不敢提起這個名字,只能迂回詢問,不確定是以前的唐昭還是后來的唐安嵐。

睿王眉頭一,目很沉看他,“耳朵不好用就別用了。”

管家一凜,忙躬告罪,表示會馬上辦。

睿王這才放過他,擺擺手讓他可以離開了。

管家離開后,才狠狠松了口氣,隨后趕火急火燎的去找以前給王爺制的師傅。

管家剛剛會問去年之前,也是因為去年與唐昭相關的所有東西也都被王爺清掉,包括服,全部被一把火燒

現在哪能找得到,只能把師傅找回來,希能重新趕出幾件來。

,唐丞相揮退獄卒,打開鐵門走進去。

這是一間單人鐵牢,地上鋪著干草,墻邊還有一張單人木板床和一張桌子。

桌子上放著水壺和破碗,對面墻角還有一個糞桶。

整個房間里充斥一難聞的臭味。

唐丞相腳步一頓,差點就退出來。

最后只能站在門口,看著蹲坐在角落里的人。

人蓬頭垢面,坐在墻角,手里拿著個掌大的稻草人,一直嘀嘀咕咕不知道在說什麼。

唐丞相皺了皺眉,喊了聲,“夫人。”

人聞言,作一頓。

似乎終于發現有人來了,慢慢抬起頭。

只是臉被散的花白頭發擋了大半,出來的皮壑,也不知道是臟污還是皺紋。

唐丞相眉頭皺得更,眼里還多了幾分嫌惡和不耐。

人卻眼睛越來越亮,突然丟掉手里的稻草人,往他這邊爬來。

“老爺,老爺,你是不是來接我回去了,老爺,我真的沒想要刺殺陛下,老爺我真的是無辜的,老爺。”

唐丞相見此,忙快步退出牢房,把房門關上。

唐夫人已經爬到門邊,砰砰砰的打著門,不斷的重復那句話。

只是的聲音有些飄忽,顯然此時的意識不太清醒。

不錯,這個人正是唐丞相的妻子,那個意外害祿明皇傷的丞相夫人。

在牢里已經關了三個多月。

雖然太子想以為籌碼,試圖以后讓出面引唐昭回來,沒有殺

只是判了一個終

但在牢,眾目睽睽之下,太子也不能做得太過,畢竟這人可是差點害死國君的人。

因此牢中的條件自然也不會怎麼好。

丞相夫人開始還想著等丈夫和婿兒幫著沉冤得雪,救出去。

可自從被送進大牢后,不止丈夫沒出現過,婿和兒也從未出現。

在這里每日能見到的就是來送飯的獄卒。

最后一次見到外面的人,還是來宣判員。

得知自己被判了終后,丞相夫人就大刺激。

慢慢的,在牢中神狀態也一天比一天差,到現在,已經不太清醒了。

偶爾清醒的時候還會喊幾聲冤枉,想見誰誰誰。

大部分時間都于瘋瘋癲癲狀態,每天拿著個小稻草人說是外孫。

唐丞相聽著里面撕心裂肺的喊聲,憾的嘆了口氣。

他原本還想著可以借口把妻子一起帶過去,興許兒看到子不好,就會心,立刻跟著回來。

不過看現在這狀態,肯定是出去也沒用,只能改一下策略。

不過想來,如果兒知道娘還在牢中苦,應該也會急著回來。

想罷,他也不再糾結。

朝著鐵門上的小窗口喊道:“夫人,你就安心在這里待著,等我把兒帶回來,你就能出來了,好好等我們回來。”

里邊的丞相夫人也不知道聽沒聽懂,一直嘶喊著。

唐丞相已經不耐煩聽,轉就離開。

臨走時想跟獄卒代一句好好待

但話到邊又吞了回去。

他現在也是戴罪之,為了避免落人口舌,還是算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