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種田經商 皇后有空間:滾,別打擾我種田! 第三百六十八章 又升官了

《皇后有空間:滾,別打擾我種田!》 第三百六十八章 又升官了

突然想到上次為了救李清雅,也支過一次。

難道打開這道‘門’的契機就是支異能?

那或許下次可以試試。

還是很好奇對面的府會是什麼樣子。

難道會有如傳說中的修真功法,修真法寶之類?

翌日一早,阮宅外就響起了噼噼啪啪的鞭炮聲。

全村都知道發生什麼事,聽著聲音都趕拿了紅封來賀喜。

琴婆婆帶著一群仆人一大早就熬了好幾大鍋的圓子,還有各種干果點心。

原本是要每家每戶去分的,沒想到大家先來恭賀。

便干脆直接在院子里擺桌送回禮。

能有機會正大明一起上阮家來刷臉拉關系的機會可不多。

所以基本家家戶戶都會派人過來。

倒省了上門送禮的流程。

除了村民,也還有小部分游客。

之前因為打仗的原因,很多游客已經先行離開潼關城。

不過也有膽子大的,依然還留下。

這會也跟著一起來道賀。

劉公公趁著人多熱鬧,便也過來宣紙。

眾人沒有想到竟然還有宮里來的人,而且還是來宣旨的。

青山村的村民在看到跟著一起來的趙堇廷時,更是震驚,膝蓋一就跪下來。

游客們或許不認識趙堇廷,他們可都對他非常臉了。

昨天夜里看不清,阮宅這邊又有大事,他們也不敢隨便過來圍觀。

所以只以為是阮重明他們回來而已,沒想到還有其他人。

Advertisement

而且還是當朝太子殿下。

眾人震驚之余,又暗暗興

太子殿下又來他們青山村啦。

果然是祖墳冒青煙啊

這時劉公公已經展開圣旨,所有人皆跪地聽旨。

這次的圣旨主要為封賞,而封賞卻不止一個。

第一個封賞,是因阮昭通過嫁接技,培育出高產量,新品種作,造福百姓,于農桑之上功偉績暫無人可比擬。

因此擢升為司農卿。

但這一條,就全場除太子外的人都震驚。

大司農是九卿之一,而司農卿則是九卿之下。

他們還有一個說法,就是九卿繼任者。

但即便非九卿,地位也非常高,品級更不用說。

如果按照級別來算,比鐘碩這個定遠將軍還要高三級。

若按品級,那至是準二品,是真正可以位列朝堂,還是站在前列的大了。

國有法規,無論是郡王、郡主、縣主者,尤其是擁有封地的,除非有大功績,不然不能朝為

現在這個封賞,便說明阮昭的功績足夠。

不過轉念一想,這個功績,勝任這個位置,的確沒有人能說一句不服。

別說沒有人比得上,都能說一句前無古人后無來者了。

而這還不是唯一的封賞。

第二個封賞,是因為西瓜的出現,促進了趙蜀兩國邦,未來兩國能否長期結盟,還需要阮昭這邊助力,因此擢升鴻臚典司。

兩個職位都一樣,不需要前往皇城當職,不用每日上朝點卯。

而且都尉丞一職也不需要立刻轉,什麼時候做接都行,如果沒有適合的人可以繼續當職。

這便是一人三職了,還真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了。

阮昭對于封賞這些職也有些意外,一時間竟然不太弄得懂趙皇的用意了。

若換在其他人上,這邊是明晃晃的捧殺。

不過現在趙皇不會有這樣的打算,至目前不會。

那是為何呢?

不過現在也只能先領旨,過后再問趙堇廷。

其余人想法可就沒有那麼多,都只顧著驚訝和驚喜了。

如果說都尉丞一職還只是場,那麼這兩個職位可稱之為青云直上了。

按品級的話,就是直接從五品蹦到二品,連跳三級。

放在別人上總覺有點兒戲。

在阮昭上,那就不是兒戲,而是有點神異。

子之朝堂就算了,如今還了朝廷二品大員,且兼兩個部門。

還不需要前往皇城述職,不需要上朝點卯。

雖然這樣可能會給人一種只是虛職的覺,也容易被架空,但從側面也可印證榮寵之勝。

至于到底有沒有實權,會不會被架空,那便沒人知道。蘇丹小說網

不過以阮昭目前的價值,想來待遇肯定不會太差。

直到阮昭接過圣旨叩頭謝恩起后,全場依然一片靜謐。

最后是阮重明被二兒子推了一把,反應過來,立刻高喝一聲。

“今日我阮家雙喜臨門,午間將擺下流水席,與諸君同賀,還往大家屆時賞臉來吃宴。”

他這一聲落下,其余人也紛紛反應過來,都跟著起,隨后高聲道賀。

阮林瑞已經讓仆人多拿了些鞭炮出來。

瞬間整個青山村都充斥鞭炮的響聲。

很快,消息就跟長了翅膀似的,傳遍潼關城。

所有人都知道福蕙郡主又升了,又是驚訝又是驚喜。

沒有人覺得這事不合理。

別的地方不清楚,他們潼關城的人可清楚。

畢竟沒人親自去青山村溜達過。

別說之前連續上報紙的紅纓果、草莓之類的,其他作也都明顯長得非常好。

尤其是水稻,現在可是他們的希

水稻或許還沒能看到結果,但畝產過萬的麒麟瓜可都是看得見的。

還有之后出現的玉米、豆角之類的作,也都是高產。

聽說玉米也是不遜水稻的一種主食,產量比水稻還高,據說一年還能種兩次。

如果百姓都能種的話,那就不會有人死了。

就這樣的功績,別說封這兩個職位,一些人甚至覺得直接封個大司農都不為過。

他們恨不得阮昭直接掌管農桑,那百姓就有福了。

畢竟福蕙郡主培育出的高產作和大司農培育出的高產作可是有區別的。

前者是私人,后者便可以推廣,他們不用擔心只能看到,沒機會種。

所以自打仗開始后,潼關城難得的又熱鬧起來,到喜氣洋洋。

一方面是覺得以后有福了,說不定他們也都能吃到紅纓果、麒麟瓜、草莓、玉米之類的蔬果。

一方面自然是覺得備有面子。

那可是他們潼關城的出來的郡主,潼關城出來的朝廷大員,未來說不定還能名垂青史。

那麼潼關城說不定也能在史書上記上一筆,怎麼能人不興了。

山居味和百貨坊自然開展慶賀活,其他商鋪竟然也來蹭熱度,門口掛鞭炮,店鋪上優惠。

讓潼關城外蹲守的探子們不著頭腦。

這是做什麼,為什麼到都是鞭炮聲。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