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種田經商 皇后有空間:滾,別打擾我種田! 第三百六十三章 我阮家人無需妥協

《皇后有空間:滾,別打擾我種田!》 第三百六十三章 我阮家人無需妥協

玉米最終收下來,果然比預測的產量高一點,不過偏差不大。

鮮玉米要比完全的重些,所以計算的總產量也高些。

水果玉米是每畝4200斤,糯玉米每畝3000斤左右。

五畝地收下來,總共一萬近兩萬斤。

沒有例外,這次全村人,按照人頭每人又分了一個,包括圍觀的游客也有分。

因為阮昭說蒸更好吃,所以游客們都把自己的玉米送到農戶里‘搭伙’。

等玉米出鍋,咬下第一口時,都驚艷不已。

玉米和之前的幾種水果不一樣,可能是因為食,讓人更多有一種真的吃進肚子的覺。

不像水果只能嘗鮮。

所以會覺得不一樣。

但不管是怎麼樣的,總歸都是一個評價:好吃!

剩下的玉米沒有直接運回去。

選了五千斤,簡單理,只留外邊幾層薄皮,隨后讓人送到地窖去。

兩千斤隨新菜譜一起送去山居味。

剩下一萬斤,兩千斤送皇城山居味,三百斤送皇宮,兩百斤送阮宅,剩下留著備用。

玉米桿也讓人直接把葉子都拉下來,村民可以自行拿去喂牲畜。

這些葉子里邊還殘余微弱的能量和非常不錯的營養,摻進飼料里對牲畜的質也有改良和提升作用。

剩下的葉子加上一千斤玉米直接打包送到將軍府,幾大將領搶西瓜那事都傳到耳邊了。

Advertisement

這次便送多一些,讓鐘碩自行分配。

還有一百斤送大都督府。

剩下的玉米桿現在還著,水還算富,直接送到工坊里榨制糖。

的地面重新翻一遍,養幾天后打算再種一茬玉米。

玉米是一年本草植株,若氣候適宜也可種兩季,這個玉米種還特意改良過。

不過不確定能不能,反正先種再說。

如果可以的話,秋天還能再收一波,正好能留種。

因為玉米收,便順勢去巡視一遍新作,發現還有兩種也可以采摘了。

一種是長豆角,一種是芝麻,不過兩種都種植不多,畝產也不高。

一并打包一點送過去嘗鮮。

下個月能采收的還有甜菜、豆和番茄。

今年暫時就這些。

玉米李清雅夫妻買的地也跟著種兩畝。

也都跟著收下來,暫時全塞地窖里,等冬天供應山居味那邊。

因為有太多東西要收,所以這幾天田里忙的人也就多。

村民都來幫忙。

連一直宅在茶莊上的郡王夫婦都忍不住跑下來看熱鬧,偶爾手驗一把農田生活。

《潼關日報》短時間連續更新新作的培育況,看著那些畝產和描述,把全國民眾都看麻了。

而潼關城來的游客和難民數量又上了一個峰值。

不止是外境難民,還有國的難民。

今年竟然也難得有大批量選擇往邊城逃,可算是奇景。

潼關城自是來者不拒,還友好的把部分難民輸送到別的邊城。

六月底,青山村阮宅來了一匹報喜的快馬。

阮林玨高中了。

雖然不是狀元而是探花,但也位列三甲,足夠耀門楣,前途無量。

留守的幾人都興不已。

阮林瑞當天就在山居味道門口放鞭炮,并開展全場免單活

隨同而來的還有阮父的信。

信中也帶來一個好消息。

阮林玨的親事有眉目了。

讓阮昭意外的是,阮林玨的議親對象竟還是個認識的人。

這個子阮昭有印象,尤萱,之前與郡王夫妻一同游祭春節,之后和另一個姑娘也經常搭伴來潼關城游玩,也曾來過幾次青山村。

印象中是一個沉穩大氣,溫婉秀的孩。

好像是隔壁遂川郡郡丞的孫,父親在朝為,不過暫不知底細。

從信中阮父委婉的來看,似乎是此次尤萱一位堂兄也一同赴考,并且高中榜眼。

約莫是尤萱曾與這位表兄提過阮林玨,因此宴上醉飲時,這位堂兄口無遮攔,不小心說了出來。

一個子主與家人多次提及和夸贊外男,多會讓人詬病。

何況當時這位堂兄實在醉得厲害,又與阮林玨關系不錯,便還說了兩家如果可以結親就好的話。

當時雖然只是私下里聚會,但人也不,不免讓人猜測阮林玨和尤萱的關系。

雖然第二天對方就上門謝罪,但消息早傳出去。

這事其實阮林玨來說影響不大,但對尚未婚配的尤萱來說還致命。

尤家便想著不如干脆上門提親算了,正好兒對阮林玨也明顯很有好

就是怕被說故意高攀福蕙郡主,但也沒得選了。

誰知提親的事被尤萱聽到,直接據理力爭,打消父母的想法。

又怕阮林玨會因為沒必要的心里負擔,真的要對負責,所以寫信和阮林玨說明白。

表示不需要有任何心理負擔,這件事完全和他沒關系,會解決。

阮林玨對尤萱也有些許印象,雖沒見幾次面,但也說過幾句話,印象還不錯。

而且從信中容也可看出這名子非常明事理,識大義。

自從經歷被退婚之后,阮林玨對婚事就沒什麼太大的想法。

原本他也計劃考完科舉并安穩下來后,便解決婚事,省得父親憂心。

如今高中探花,其實早有不人試探。

若非因為福蕙郡主這層關系,眾人不敢貿然行,不然這會門檻都被婆踏平了。

所以阮林玨主尋了阮重明說了這件事。

阮重明送信過來的主要目的也是為了詢問

畢竟阮昭現在況和份都不凡,要結人都要小心謹慎,更別說議親。

如果阮昭這里覺得人以及們背后的家族沒問題,阮林玨便打算促進這門親事。

不管,總得表個態度。

男方提親被拒的話,好過方被詬病,也能分擔些流言蜚語。

阮昭看完信,也不含糊,直接提筆寫了兩封信。

一封送到阮林玨手中,一封送給趙堇廷。

朝廷命的底細,想來沒有人比趙堇廷更為了解。

何況現在與朝廷合作,利益纏,讓趙堇廷來衡量,最適合不過。

至于給阮林玨的信,只有兩個核心點。

一是希他跟著本心來,不需要背負太多力,阮家的人無需對任何事,任何人妥協。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