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種田經商 皇后有空間:滾,別打擾我種田! 第三百五十八章 青山村下鄉人員

《皇后有空間:滾,別打擾我種田!》 第三百五十八章 青山村下鄉人員

兩日后,周掌柜駕馬車到青山村,給阮昭一份名冊。

“這是工坊新招的人,共有562人。”

西郊那邊的工坊區,百貨坊占據的工坊是最多的,要招的工也不

五百多說實話還了。

只可惜合格的也就這些。

何況不止百貨坊在招,都尉府和其他已經提前預定坊區的商戶也招。

百貨坊得到的還算大頭。

阮昭點點,拿過名冊翻看起來。

都尉府那邊也提前送了一份詳細的招工名冊過來。

剩下的兩千難民,招的共有954人,還不包括家屬。

最后剩余857人沒有著落,目前已經被分別送往各個村落。

如果沒有意外的話,青山村今日便會有幾十人過來。

這些人按照名冊介紹來看,基本都是老婦孺。

畢竟能干活的要麼參兵,要麼就被工坊定下。

剩下的自然都不是什麼靠譜的勞力。

不過只是開墾種植,足夠了。

青山村已經提前得到通知,這兩日已經在東邊暫時劃了一片地出來。

至于房子,便只能這些人自己建。

前十天每個難民,每日都能領到一斤糧食,十天后就得用工分來換。

每個村的里正會安排計分員每日按時記錄。

一天滿活便可獲得滿工分,共10個工分。

五個工分就可以換一斤糧食。

Advertisement

若每日能滿工分,還能多換糧食去倒賣,便也有額外進賬。

總之一句話,只要有手,就不會死。

“百貨坊的工人,你先安排到西郊宿舍那邊。”

西郊坊區還有一片宿舍樓,里邊超過八都是阮昭的。

畢竟給員工安排宿舍也算是額外福利。

不過這種福利對于外地打工的比較有用,對本地用不大。

所以很多商戶并不想多浪費這份錢。

余下的兩是都尉府的。

都尉府今年的工坊也不

潼關城的百姓有限,還需要勻出部分種田,所以想要大量招工便只能對外招。

這也是之前他們對阮昭難民招手計劃那麼贊同,并且協助建設東區難民營的原因。

潼關城實在太缺人手了。

周掌柜點點頭,復又問:“那他們的家屬?”

“家屬暫住難民營,等工坊開工后,若他們能通過一月試用,家屬也可安排進宿舍區。”

阮昭規劃的這片宿舍區有點類似筒子樓。

每個房間中有十張床,八個鋪位。

不過這種是普通職工居住。

若能為優秀職工的,便可換單套兩室一廳的房子。

如果連續五年都被評選為優秀職工,便能獲得這套房永久居住權。

當然,前提是一直作為百貨坊的員工。

一旦離開,便要歸還房子居住權。

周掌柜一一應下。

正說著,里正就找上門。

為了正是下鄉人員的事。

周掌柜帶著東西離開,阮昭請里正到堂屋就坐。

里正直接說出況,“郡主,剛剛都尉府送了五十名難……下鄉人員過來,現在暫時也把他們安置在東邊,也安排些人過去幫忙建屋,說了給八天的時建屋,八天后開始下地。”

阮昭聽完他的匯報,笑道:“陳叔,這些時以后您看著安排就行,不用來同我匯報,對了,這些人如何,可有抱恙的?”蘇丹小說網

里正點頭,“倒有兩人,似有些咳嗽,不知是風寒還是暑熱。”

阮昭點點頭,“我稍后讓一位大夫過去瞧瞧。”

茶莊那邊有阮昭高價從封地雇來的坐診大夫,專為茶莊那邊服務。

有時候村民需要瞧病也可以上去求診。

不過村民就不是免費的了。

這部分錢算是大夫自己的創收,所以他們也很樂意。

此時東區這邊,五十位下鄉人員被喊來幫忙的村民帶著,正小心翼翼干活。

哪怕是幾歲的孩子都埋頭苦干,不敢有半懶。

這兩天他們在難民營里,對外界并不了解。

東區難民營原來是采石場。

不過這個石場當初在修路完后基本就空了,也不能種地,正好就用來做臨時難民營。

采石場距離城區自然很遠,他們又被限制出

所以一開始只以為潼關城的確很簡陋,很荒涼。

加上這幾天陸續有人被以招工的名義帶走。

一些人心里就有點惶惶,擔心招工是假,把人騙走賣掉是真。

畢竟哪來那麼多工,需要用到這麼多人。

他們這些被留下的,起初不安中還有些慶幸。

聽說是要被送到村落里,更是驚喜。

只要進村,就有落戶的機會,也有安立命的機會。

只是等他們坐在板車上被一路拉來青山村后,滿心的竊喜已經變憾和懊惱。

因為在他們眼中,潼關城實在太熱鬧了。

街道上都是穿著各種看著就不便宜裳的行人,馬車來往穿梭,街道兩邊都是各種攤子和鋪子,到都是人。

那天他們被帶進去的時候已經是夜里,只能確定地面確實鋪著青石。

今日才見到青石只是其次,各房屋也很新,還有非常巨大的水車。

更別說出城區往外到青山村,竟然也是一條平坦雪白,像石頭又不像石頭的路。

由此可以想見潼關城的如何富裕。

路上他們還從車夫與卒吏的談中得知,潼關城的確有一個很大的工坊區。

還知道城有一個非常出名的百貨坊。

知道百貨坊的勞工伙計待遇都極好。

不止工錢高,逢年過節還有各種禮品,看病也不用錢,每個月還有獎金。

據說他們之前被招走的許多人就是被百貨坊招走的。

路過時車夫還指給他們看,最高那座樓就是百貨坊,那一片近乎半條街都是百貨坊的。

等了解完,這些人滿腦子就只有三個字,留下來!

以后能不能進百貨坊做工,他們都不敢奢

但潼關城的繁榮是實打實的。

如果他們能順利留下來,便也能為潼關城的百姓,會有更多的生存機會。

因此原本還有一些懷有什麼小心思的,這會也暫時歇。

現在便都專注刷好,無論如何都要先留下來再說。

畢竟后面肯定還會有更多難民過來。

潼關城這樣好的條件誰不想留下來。

但地方就這麼大,肯定不是所有人都能被留下來的。

只能說這些人倒還不糊涂。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