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間府舊名瀛州,又曰關南。
此地北拱中都,南臨青濟,自古以來便是水陸衝要,餉道所經。幽燕有事,未有不先圖河間者。後漢末年,此地曾是袁紹、公孫瓚爭奪的重地。後來五胡濁到拓跋世衰, 乃至隋末、五代,羣雄競起,耽耽虎視,恆在瀛州,幾於無歲不戰。
當年契丹的大遼強盛時,也曾據有此地, 遂飲馬河津, 威凌汴。所幸周世宗力戰以復關南, 戎夏之防,藉以固,這纔有了繼之而起的宋國。
當時在宋國治下,有高關路,統瀛、莫、雄、貝、冀、滄等十州軍。後來大金興起,燕、代與中原合而爲一,高關遂遭廢棄。而瀛洲河間府了河北東路八州一府三十縣的中心,號曰“中都之南府,天下之津途”,爲河北屈指可數的軍事重鎮。
當然,這些軍事重鎮,在大安三年與蒙古的戰爭開始後,全都已經虛弱得不樣子了。隨著一次又一次的括粟、徵發和籤軍,河北各地的資被源源不斷地送往前線,騾馬盡數牽走,青壯全部從軍, 豈獨一個河間府?
徒單航、粘割貞這些刺史們在地方上遇到的窘境, 不是孤例。
到如今, 河間府外空虛異常, 河北東路馬步軍都總管府、瀛海軍節度使府、乃至真人的骨幹武力、河北東路胡剌溫猛安的兵馬,已然只在朝廷簿冊上名義存在。
最近這大半年裡,整個河北東路的軍政事務,都是由急調任按察轉運使的渤海人高錫在出面維持。
而所謂的維持,便是將各遞鋪、驛站、乃至設在通要道的城砦兵力盡數收,把河間府的府城塞得滿滿當當,宛如鐵桶。至於城池外頭……
兩年來盜賊蜂起、豪強橫行,哪裡是我河北東路按察轉運使能解決的?
此時郭寧所部攻打的,便是一個兵力被空了許多的城寨。
這座城寨的西面,有大道與滹沱河平行,一直通向真定府,進而接連河北西路的諸多名城大阜,所以早年甚是繁華,曾是河間府肅寧縣的縣城。後來縣城遷往地勢更高的黃龍澱以南,此地就改爲軍寨。
因爲當年曹曾引滹沱河水爲平虜渠的緣故,這個城寨就做平虜砦。
據守平虜砦的,是本地牢城軍的一名都將, 領兵五百。
他遠遠看到有不明份的人馬到來, 慌忙遣人快馬輕騎, 去往河間府求救, 孰料求援的騎兵離開城寨才兩三裡地,就在曠野上被敵騎追至,衆目睽睽之下,被砍了腦袋。
而那隊人馬的先頭兵力數百加速近,立即攻城。
都將只得一聲苦。
這平虜砦是在廢棄縣城的基礎上改建的,規模甚大,足能容納上千的兵力。可都將手下只有牢城軍兩百人,站在城頭上,每丈城牆只能排得兩三人,那怎麼打仗?更不消說牢城軍的兵士來源乃是本地罪囚,這些人是幹苦力的,本來也沒接過多軍事訓練!
只半刻之後,城外敵軍兵分兩路攻城。
兩路人馬,各一個都,東路李霆所部主攻,率先發起進攻的,搞得聲勢巨大的,卻是西路負責助攻的張信所部。
張信所部鋪開了寬大的正面,有人負責鼓譟揮旗,大大嚷地佯攻,有人負責箭制城頭。張信親自帶著幹部屬在前,衆將士也不用雲梯之類,有人手矯健的士卒直接將刀劍咬在裡,手腳並用爬城,也有人將盾牌舉在頭頂,向幾舊城牆坍塌的角落猛衝。
見此聲勢,防守方的士卒無不將注意力集中到西面。
就在這時,原本遊在城寨東面的李霆所部猛然發力。只一瞬間,他們便如鐵錘搗碎蛋一般碎了抵抗,殺進了寨子裡,而己方的損失簡直微乎其微。
數百人上千人規模的部隊作戰,兩支部隊的協調配合能做到這種程度,很不容易。這種能力,本是郭寧部下將校比較缺乏的。
皆因大金開國以來,統軍大將從來都是真人。那些統領大軍的戰法、套路、乃至攻守的節奏,進退的變化、陣列的細微講究,都掌握在萬戶極烈和親管猛安一級的真人手裡。
郭寧下屬的部將們,大都是界壕長城沿線的漢兒士卒、軍出。底層的軍將再怎麼勇猛善戰,也不到獨當一面,更不可能獲得指揮較大兵力作戰的歷練。
別說部將們了,郭寧自己也是如此。當年他在烏沙堡邊塞廝殺,總是親陷陣奔襲,給後繼的大部隊創造戰機。
哪怕後來在饋軍河營地聚集起了兩千多人的軍隊,可他真正擅長的,還是以量銳突襲那一套。
這局面,在移剌楚材來到後得到了迅速改觀。
移剌楚材是個書生沒錯,技擊、騎一無可取,更全無實戰經驗。但此君真是博學,對兵法、武經乃至歷年來軍隊部的文書流轉、作戰條例的要求都很悉。
他這樣的人,放在朝廷大軍裡是個參謀之才。哪怕他只靠一人便能支撐起後勤、輜重、輿圖、檔案、軍餉乃至軍機謀劃的諸多職責,也不過是個參謀。
但在饋軍河營地裡,軍們的戰鬥經驗富之極,只缺理論上的提煉和提整理。移剌楚材來到饋軍河,基層軍與之往來,輕易便能藉著他的支持,反推出軍隊訓練、遇敵、廝殺鬥戰時的諸多訣竅。
而那些訣竅,很多又是一理通,百理通的。登堂室之後,運用之妙便存乎一心了。
便如此刻,李霆命率部攻城,換了數月之前,他必定分道大進,各路猛攻。但這會兒,他只將兩路人馬的進攻方向和發起次序稍稍錯開,自然而然就取得了勝利,城寨須臾便破。
守城的都將且戰且退,試圖帶著量部下往城寨西面的大宅裡死守。
走了沒多遠,前兩名兵士便慘一聲,中箭倒地。
都將急彎腰避箭,李霆從他旁堞牆後頭閃躍出,人在空中,匹練般一道刀就劈下去。
都將下意識地出左臂一擋,隨即慘呼一聲,左臂離飛起。再下個瞬間,李霆揮刀直向他的面門而落。
那都將嚷了半聲,也不知是要求饒還是做甚,可惜眼前暴綻,大半顆頭顱隨即落地,今後什麼都不用心了。
分給朋友: 章節報錯
入贅商戶的女婿沒出息嗎?穿越者蕭凡就是個很明顯的反例. 大明洪武二十九年,朱元璋老邁,皇太孫孱弱,燕王蠢蠢欲動. 這一年,蕭凡來了. 天下風雲因他而涌動.
西漢末年,王莽篡位,天下大亂,有一布衣,拔劍亂世中。他運籌帷幄,輾轉征伐九萬裏,劍鋒所指,敢令八百諸侯。他東征西討,蕩平割據軍閥,克定天下。他以柔治天下,勵精圖治,天下英才,盡歸其麾下。他叫劉秀,東漢第一個皇帝。“這皇座,隻能我來坐!”
太子朱標英年早逝,朱元璋巡視四邊,來到嶺南發現這里一切與眾不同……富庶的黎民百姓,發達的商業建設,威武的軍隊士卒……但更令人驚訝的是,這里的封王十八皇子朱拓胡作非為、窮奢極欲、橫行霸道。朱元璋:兒子啊,要不把大明交給你,你在大明隨意為非作歹。朱允炆:十八叔就是我遙不可攀的高山。朱棣:有十八在,我對皇位沒有任何想法,我愿意做他帳下大將,為大明開疆擴土。于謙:我心中只有一個太陽,沒錯,那就是十八皇子。
【權謀】+【熱血】+【爭霸】+【殺伐】+【無系統】 “朱由檢,安心的去吧,你的一切將由我葉軒來繼承, 從現在起,我就是大明的第十六位皇帝——崇禎,朕在這裡立下誓言: 你朱由檢殺不了的人,我崇禎來殺, 你朱由檢做不到的事情,我崇禎來做, 李自成、張獻忠造反?那也要看朕給不給他們機會! 建奴屠我中原族人?那朕便屠了建奴,亡其種,滅其族! 八大晉商私通建奴,為其耳目?那朕便抄家滅族! 文人無知、無能、無恥,叛國投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