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醫錦夜行 第352章山洞(第三更)

《醫錦夜行》 第352章山洞(第三更)

玉竹沒有回手,任由他握著,轉過臉看著燕青的眼睛,慢慢道:“阿青,我要等娘親的仇報了,才能親的。”

握著的手,,燕青注視著玉竹點頭:“好!我等你,我幫你報仇!”

“還有,我不想呆在上京城,報仇之后,想去江南或北疆。”

“這個,”燕青面有難,在玉竹清澈的目中敗下陣來:“要去就去江南吧,還是不要去北疆了。”阿娜麗罕那人太可怕了。

玉竹轉念一想便知緣由,雖然此刻滿腹愁思,依然被他逗得忍不住大笑起來——看來阿娜麗罕把惹禍嚇得夠嗆啊。

笑盈盈地問:“阿娜麗罕還是那麼嗎?”

燕青愣了一下,垂下眼,將的手握得更了:“竹兒你該不是還生我的氣吧?”

“沒有啊,我只是好奇阿娜麗罕現在有多,當年我在北疆的時候,極了,讓人不敢直視。跟你沒什麼關系的……”

“可我怎麼覺你就是在生氣……”

“……”

玉竹費了好大的力氣,還給燕青講了自己兩次救治阿娜麗罕的經過,才讓他相信,的確沒有生氣,只是對阿娜麗罕的現狀有些好奇而已。

的姑娘沒有生氣,燕青立即神起來,他繪聲繪地說起北疆的事,在玉竹的追問下,把那天晚上的詳細形也待得清清楚楚。

Advertisement

玉竹心下又是傷,又是對阿娜麗罕的憐憫。

唯一的親人阿米爾遭人陷害去世,喜歡的人又是敵國將軍,不能接,那個善良真摯,麗不可方,其實也是很命苦的。

玉竹想著,忽然聽到燕青說阿娜麗罕拿了的畫像。

“惹禍你哪里來的我的畫像?”

燕青涎著臉看著笑:“竹兒,畫一副你的畫像,對我來說很簡單的,我只怕畫不出你的神韻。待將來親后,我每天都為你畫像好不好?”

“好啊。”

玉竹心想,燕青這家伙真的是有點憨的。阿娜麗罕貌無雙,便是一個人當初也被阿娜麗罕驚艷到了,每次面對,總是忍不住要多看兩眼。

燕青卻能做到對阿娜麗罕毫不心。

轉過臉看著湖里的魚兒聚做堆,追逐著水面上的一片花瓣,忽然想到,這家伙是怎麼知道這兒有個小湖的,這麼的地方為什麼沒有人?

若是在后世,這兒怕不被游人得連落腳都沒有,一盒泡面就要賣六十元,而現在,偌大的山谷中卻只有他們兩人。

“哈哈,我就猜到你會這麼問……”

這個小湖是燕青多年前在這邊駐軍時發現的。

因為離城較遠,山中又有大型猛出現,是以此谷為人知。事實上,這兒差不多位于南越國與大慶的中間地帶,無論漢人軍民還是南越的人都很來。

好容易話題離開了阿娜麗罕,燕青心下安穩,問起幽州此次疫病的事。

兩人一個說一個聽,燕青不時地問上幾句,伴著眼前的景,倒也其樂融融,燕青恨不得時間就此停止,讓他永遠和心的姑娘一起坐在這湖邊。

山里的天氣變化多端,前一刻還是晴空萬里,。后一刻就變了天,幾朵烏云極快地飄過來,豆大的雨點噼里啪啦地掉了下來。

燕青跳了起來,急急地下外罩在玉竹頭上,兩匹馬兒已經被雨點子砸得蹦,急急地跑來樹下避雨。

“惹禍,雷雨天不能在樹下避雨。”玉竹高聲提醒,極力把服撐開,將燕青也攏在服下面。

燕青從馬兒上把剛才換下來的臟服拿出來披上,一手拉著兩匹馬兒的韁繩,一手拉著玉竹:“那邊有個山,咱們到那邊去避雨!”

風急雨驟,無數水線落在湖面上,發出糟糟的水聲。

兩人一路小跑,待到了附近的山,外面撐著用來擋雨的衫已是全部,好在里面的衫僅是微

燕青將的擋雨衫擰干,看了看玉竹上的微衫,皺眉道:“衫穿在上容易生病,須得生火烤干。”

玉竹看看自己的服再看看他的服。

自己的服只有擺部分被雨打,上面的服都是干的,相反燕青自己,因為要護著不被淋,他把大部分的都遮在自己頭上,靠的這一邊還好,另外一邊已然是淋淋地,不停地向下滴著水。

很大很干燥,除了口積滿了天長日久從外面吹進來的塵土,里面的地面是天然的平整的石頭,有風從里面吹出來。

燕青在口雨淋不到的地方揀了些干柴,在山避風的角落里點了一堆火。

玉竹堅持不肯將下來,自己將擺擰干,撐開烤著火。

只是的鞋都已,踩在地上不一會兒便留下一個淋淋的腳印,卻是非烤不可了。

玉竹盡量將腳往回

其實在的前世里,不要說腳了,就是和同伴們一起去海灘玩耍,穿著泳的時候也沒有害

也不知道是不是在這個世界呆得久了,下意識地覺得,在男人面前出赤足,是一件很不好意思的事。

盡管這個男人是燕青。

雪白的,小小的玉足,足弓彎彎的,足背上有著幾淡淡的青管,趾甲是淡明的,像五個從大到小依次排列的小小貝殼。

燕青只看了一眼,立即變得面紅耳赤,把頭轉了過去。

但是那只小腳兒的樣子卻清晰得要命,似乎在他的眼前晃來晃去,抓著他的眼睛,讓他忍不住要看向那邊。

燕青扭得脖子都疼了。

“好了,轉過來吧。”

玉竹淡淡帶著笑意的聲音響起,燕青轉過臉去,看到抱著膝蓋而坐,將自己的腳藏了起來。

嗯,雖然有些憾,卻輕松了許多。

兩匹馬兒抖干了上的水,也湊到火堆旁邊。

裳在火苗邊冒著白氣,有風從的深吹出來,發出嗚嗚的回聲。

“這里面很大的,以前我在這兒的時候,曾經帶人進去探查,直到四支火把燒完,都還沒有走到底,而且里面的岔路很多,若不是我們早有準備,一路上留下標記,怕是都出不來的。”

燕青變得自然了許多,說起這座山況。

“你那時候多大年紀?”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