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三國:無限極品大禮包 第297章 空前大捷,震驚荊州劉表

《三國:無限極品大禮包》 第297章 空前大捷,震驚荊州劉表

周瑜也相當不凡!

在歷史記載中,他二十一歲起,就隨孫策奔赴戰場平定江東,為東吳的開國元勛。

孫策遇刺亡后,周瑜又輔佐孫權,在赤壁之戰中大敗曹,由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礎。然后,他又率軍大破曹仁,拜偏將軍領南郡太守。最后,英年早逝,年僅三十六歲暴病而亡。

史書稱贊周瑜,“度恢廓”“實奇才也”,位列唐武廟六十四將、宋武廟七十二將之一!

孫權稱贊周瑜有“王佐之資"!

大譽之為“世間豪杰英雄士、江左風流丈夫”!

如此人,率五千大軍,鎮早已經被劉偃打得半殘的羌人,簡直是大材小用!

最后,劉偃任命道:“還有烏州刺史……關羽!”

“微臣在!”

“朕命你為烏州刺史,率領五千兵馬,鎮烏桓之一切不臣!”

“謝陛下隆恩!”

關羽此人,自然也相當不簡單。

過五關斬六將,這虛構的事就不用提了。正史記載,關羽其人雄壯威猛,號稱“萬人敵”!

能在惜字如金的正史上留下“萬人敵”的記載,關羽的武力值可見一斑。

最關鍵的是,關羽其人的軍事才能相當之高。

在歷史記載中,建安二十四年,關羽水陸并進,圍攻襄和樊城。水淹七軍,全殲于援軍,“威震華夏”,曹都一度為關羽所迫,產生了遷都想法!

Advertisement

歷史上能留下“威震華夏”類似記載的,能有幾個?

用關羽率五千軍,鎮烏桓一切不臣,劉偃自然也是放心得很。

當然了,如同張遼一樣,關羽也不知道,自己在歷史上,會如此牛。一下子被劉偃委以如此重任,關羽真是心澎湃,激涕零。他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把烏桓人炮制地比小狗還有溫順,以報劉偃的知遇之恩!

劉備更不可能知道,關羽在歷史上的牛,他再次想歪了。

劉備心中暗想:不用問,肯定是孝王妃在那封書信里面,寫了不我劉備的好話。

陛下屋及烏之余,連二弟關羽都給予重任了!

嗯,看來,為報陛下之隆恩,為了我們三兄弟的飛黃騰達,我要更努力地搜羅人啊!

對了,不是我自己要搜羅人,二弟關羽那里也要抓。烏桓怎麼說也是一個不大不小的國度,我就不信了,難道烏桓人中救沒有什麼絕?一定要為陛下搜羅出來!

……

……

當然了,劉偃不可能知道,劉備的小心思。

將新辟五個州的人事問題,安排完畢之后,劉偃直接下達了命令——報捷!報喜!

布飛捷,向全天下軍民百姓,報大漢取得的高句麗大捷!

向全天下的軍民百姓,報大漢取得的,覆滅東夷、降北胡之大捷!

向全天下軍民百姓,報大漢新辟五州之大喜!

……

……

當然了,布飛捷,是最普通的傳遞信息的方式。現在,最為快捷的傳遞信息方式,還是金雕傳書。

沒錯,就是金雕傳書!

當初,劉偃取得西域柳中城大捷。獲得金雕傳書小隊一支,金雕百只。

這百人的金雕傳書小隊,每個人都是飼養金雕的高手,可利用金雕進行萬里傳信。

劉偃取得高句麗大捷時,覺得戰果不夠大,沒有用金雕傳信。只是讓劉備騎著的盧馬,去了一趟城,向大漢朝廷以及劉偃的后宮、嫂嫂,簡單說明了一下況。

現在,東夷覆滅、北胡臣服,是用金雕的時候了!

當即,劉偃一聲令下,十三只金雕騰空而起,向著十三州的州治所在飛去,以最快的速度,告訴各州的主要員,這個天大的好消息。

當然了,對于某些員來說,這個消息,就算不上什麼好消息了。

三日后,荊州牧的府邸

荊州文武員,張允、蔡瑁、蒯越、伊籍,文聘,黃祖,蘇飛等人,都被劉表召集起來議事。

“大家都看看吧!”

劉表滿面苦,將金雕傳來的報,往幾案上一扔,沒好氣地道:“好個劉偃,好個大漢皇帝啊!你們還以為,他這次只是出征高句麗!你們還以為,這高句麗,不是那麼好打下來的呢!結果,人家不但把東夷六國全滅了,還降了北胡!如此功業,真是可畏可怖!現在,請你們這些賢良,這些名士猛將,告訴本州牧:現在,我劉表應當怎麼做呢?”

“啊?果然如此?”

荊州眾文武員,接過那份報觀瞧,越看面越是難看。

本來嘛,劉偃登基之后,宣布五年,不各路諸侯的位。

現場很有些人認為,這是劉偃在虎牢關一戰中,損失太過巨大,無力再一統天下了。

還有一部分人認為,五大諸侯的實力不小,深深為劉偃所忌憚,他想要徐徐圖之。

不管怎麼說吧,劉表這些年,雖然也遵從劉偃的詔書,贖買了士人們的土地,使荊州“耕者有其田”,但是他所有手下,還是視劉表為主君。

他們都認為,劉表還是很能再當上幾年荊州的“土皇帝”的!

但是,現在,事實給了這些文臣武將當頭一棒!

東夷徹底覆滅!

北胡徹底臣服!

大漢一下子足足開辟五州之地!

哪樣不是前無古人的功業?

劉偃不到半年的時間,就取得了如此就,充分證明了:你大爺,還是你大爺!

五年前,劉偃登基為帝,威風赫赫。

現在,經過五年的休養生息,劉偃兵鋒更銳,更加威風赫赫!

那麼,為荊州土皇帝的劉表,又該如何應對呢?

“此事易爾!”

劉表話音剛落,就有一次他的心腹大臣站起來,道:“陛下取得如此勝利,實在是我華夏自從建立以來,從未有過的大功業!陛下五年治政,更是足見其治國之能,不讓古之圣君!陛下文治武功如此,劉荊州啊,劉荊州,你輸給陛下,實在不冤啊!你還不趕寫奏折向陛下祝賀勝利,并且要求京面圣,請求陛下發落,更待何時?”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