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豆腐的作用
寇封的鄉勇招齊了。
但寇封很不開心。
“兄長,你得幫幫我!”寇封苦著一張臉,對著張溪抱怨道,“那些人,哪是兵啊,就是流民啊!”
“本來就是流民裡招來的嘛你也別太在意了!”張溪扯扯角,安道。
也不想想你的兵都是從哪兒招來的.伱指個啥呢?!
“不是,兄長,我不是這個意思!”寇封撓頭,頗爲煩躁的說道,“這些人,莫說練,只是讓他們列陣都力不支啊.兄長,你得幫我!”
張溪無奈了,說道,“你要我怎麼幫你?!”
寇封這才出笑容,就是這笑容吧,他有點讓人覺得不懷好意。
“也不需兄長多費心力,只需給我部兵馬的糧草上.”
“想都別想!”
張溪毫不猶豫的拒絕了。
開玩笑了,糧草這種事兒,能開後門麼?!
軍中自有定例,每軍都按標準實行,給你私自開後門真當軍正是吃素的是吧?!
再一個.
“這種事兒,你何須求我?!”張溪不解的問道,“你家不是剛開了豆腐坊麼.你招募的鄉勇,你舅舅就真的一點表示都沒有?!”
這年頭的軍制雖然是募兵制,理論上募來的士兵都歸主君管轄,但主將對軍隊其實有著很大的話語權。
主君掌控後勤糧草,藉此掌控將軍的軍隊,這是絕對不能被破壞的鐵律,所以張溪是不可能在後勤上給寇封開後門的。
他還想要腦袋呢。
但如果將軍有本事,可以給自己的軍隊提高福利待遇,那主君一般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畢竟現在是世,不能跟太平盛世相提並論。
再者說,寇封這三百人,與其說算劉備帳下的正軍,倒不如說算是寇封的部曲.只是這個部曲數量相對於寇封現在的地位來說,人數有點太多了而已。
所以嘛,寇封如果想要自己出錢給自己招募的軍隊增加點營養啥的,劉備大概率也不會管。
可寇封不明白這跟自家舅舅的豆腐坊有啥關係。
“豆漿,豆腐腦,豆腐,人吃了都能強壯我沒說過麼?!”張溪奇怪的問著寇封,而寇封麼,先是搖頭,然後一臉驚喜。
“兄長此言當真?!”
“我騙你不!”
得,一得到準信的寇封直接撒丫子不見人影了。
估計是找他舅舅要豆腐去了。
張溪真的沒騙人,豆類製品是人類吸收植蛋白質最好的途徑。
中華文明能一直屹立於大地之上,能以農耕文明多次擊敗遊牧文明,其中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植蛋白的大量攝,提高了中華民族的素質。
在現代社會之前,民間吃始終是一件比較奢侈的事,因此中原百姓的蛋白的攝肯定是不如草原民族的。
但因爲有了植蛋白作爲蛋白質攝的補充,讓中華民族的質跟草原民族相差不大,再加上先進的科技水平,草原民族本幹不過以農耕爲主的中原民族。
而寇封,也確實沒有放過他家舅舅的意思,當天就把豆腐坊那點可憐的產出給包圓了。
氣的劉泌差點大罵自己的外甥。
可得知這主意是張溪出的,並且這個豆腐能使人強壯.劉泌半信半疑的,但還是選擇了支持自己的外甥。
就是有點心疼。
豆腐啊,這東西可是貴族才能吃到的東西,劉泌還想著靠它賺點錢呢。
寇封更是不得了,得到了自己舅舅的支持後,直接把豆腐加了當天軍中飯食當中。
原本軍中朝食是早上九點一頓粟米飯,配上一些青菜,運氣好一點能有但葷腥。晚食是粟米粥配野菜。
現在好了,兩頓飯每個軍士都多了兩塊比掌還要大的豆腐。
而張溪事後知道了這事兒,也是覺得好笑。
趕的把劉封給了過去。
沒必要讓士兵們就著粟米粥猛吃豆腐,這沒有多大意義,而且還浪費豆腐。
“你啊,回去告訴你營中將士,就說從明日起,一日兩餐改爲一日三餐!”張溪笑著對寇封說道,“早餐提前一個時辰,讓士兵們醒來後先喝一碗豆腐腦,加不加大醬的你自己決定,我是建議加,反正也費不得幾個錢。午時再加一頓中餐,就按原本的朝食標準,晚餐挪後一個時辰,爲原來晚食標準。如此一來,一日三餐,你可收軍中將士之心,亦可不耽誤飲食訓練,更重要的是,你的軍糧支出還是那麼多,多出一頓早餐也不費多錢糧!”
畢竟豆腐腦那個含水量可比豆腐要多的多。
說真的,如果不是這貨已經給將士們吃上了豆腐,張溪怕軍士心態不平衡,早餐那頓都可以不給豆腐腦,一碗豆漿就可以了。
植蛋白的攝每天是有極限的,多了反而對不好。
不過這些跟寇封解釋估計他也聽不懂,反正讓寇封照做就行。
別的不說,寇封這人對張溪的話還是聽的進去的,真就把營中飲食從一日兩餐改一日三餐,這事兒就讓那羣士兵對寇封的忠誠度蹭蹭的往上漲,也因此給張溪惹來了一點小麻煩。
這事其實也很簡單——軍中從來沒有一日三餐的先例。
軍營又不是什麼機構,寇封給自家軍營從一日兩餐變一日三餐的事兒,很快就傳到了其他各營。
然後老兵油子不幹了。
憑啥那羣剛進軍營的大頭兵可以一日三餐,而我們這些百戰老兵卻只能吃兩餐?!
啥豆腐腦的.憑啥我們沒有?!
這事兒吧,不能鬧騰,一鬧騰就是大事兒。
畢竟這事兒說不好是會引起譁變的,這年頭的軍紀也就那樣。
各營主對寇封多的有點意見,覺得這小子是譁衆取寵,破壞規矩。
而各營主表達意見最簡單直接的方式就是給寇封穿小鞋子。
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這小子居然給營中士兵一日三餐,那他的伙食標準肯定超標了。
查,這個必須查。
軍正爲此專門來找了張溪,查看了寇封營中的糧草支出,又專門去了寇封的營中視察了一陣,最後喝了兩碗大醬豆腐腦,心滿意足的走了。
回去後,軍正告訴各營主,人家那是自己補了一頓飯給將士們,你們要有本事,也自己補唄。
軍正不怕得罪人,反正他是直接對劉備負責的。
但這種事兒,軍正轉頭就告訴了劉備寇封這麼幹,多是有點私養士卒的嫌疑。
可劉備也沒辦法。
這年頭的軍士都一樣,哪家將軍攻城略地得了財貨賞賜,不得分點給軍中將士?!
要是因爲一碗豆腐腦就罰寇封.這個兵就不好帶了。
可軍營中多出一頓飯這事兒,它也不是個小事,一個理不好,這個兵也會不好帶的。
爲此,劉備只能召見寇封,詢問事的前因後果。
寇封這人也實誠,啥實話都往外說,隨口就把張溪給賣了,聽得劉備臉上一陣異連連。
等認真詢問完寇封,得知了豆腐的作用,以及寇封爲了這一頓早飯付出的錢財後,劉備心了。
劉備從來不知道,原來豆菽是可以作豆漿和豆腐腦的他只知道可以作豆腐,淋上蜂來吃。
原來豆腐不可以淋蜂,還可以淋大醬的,還是稀釋的大醬。
蜂和大醬哪個便宜,這筆賬都不用劉備算,是個人救能算的明白。
而這個豆腐腦和豆腐製品的本,更加讓劉備到心。
豆菽作爲五穀之一,一直被人種植,所以市面上豆菽並不,而價格也只是比粟米稍微貴那麼一點點而已。
一碗泡好的豆菽可以得到二十碗豆漿或者十碗豆腐腦,而一碗粟米熬粥也不過只能得到兩碗,分三碗的話軍中將士就會抱怨.劉備現在都有心明搶了。
之後的事嘛,劉備就不管了。
寇封軍中依然持續著一日三餐,其他軍營依然是一日兩餐,軍中將士怨聲載道,一直到某天,劉備宣佈,軍中府中一律改爲一日三餐,新增一頓早餐,規制就是豆腐腦淋大醬.
又過了幾天,張溪聽寇封這個嘚瑟的傢伙,自家舅舅劉泌被劉備闢爲左將軍府門下掾。
從縣令到門下掾,實際地位是降低了的,但劉泌很高興,這意味著他距離劉備的核心階層又進了一步。
至於自家那個開張沒多久的豆腐坊哪有門下掾的位香。
劉備一舉安了軍中將士的軍心,又因爲一日三餐的德政,大舉提高了自己的威.就是有一點,新野縣的豆菽好像有點缺貨了。
豆菽這個東西吧,其實在漢初是有稅收指標的,每年都必須要種一點,當初是爲了馬政。
但現在嘛,要求沒有那麼嚴格了,收稅也不是非繳豆菽不可了,百姓種的自然就了。
不過多還是會種點,畢竟豆菽這東西老農都知道,新開墾的荒地種上豆菽,雖然當年的豆菽產量不高,但來年的粟米產量會高一些。
本來種的就,誰也沒想到劉使君居然在新野縣搞出了什麼豆腐腦,豆漿,豆腐之類的東西,鬧得現在新野縣反而出現了豆荒簡直是聞所未聞。
但別管你聞沒聞過吧,世家們是不會跟錢過不去的。
新野縣缺豆菽,那就賣過去嘛。
而且最重要的是,那個什麼豆腐,豆漿,豆腐腦的東西,是不是也可以賣到襄來?!
賺錢嘛,不寒攙。
(本章完)
分給朋友:
穿越這檔事,一回生兩回熟,穿著穿著也就習慣了。 李君苒從未想過自己有朝一日會因為在家看個小說就穿進正在看的某篇末世文裡。更沒想到的是自己還沒來得及適應大環境,考慮是不是一腳踹掉那個討厭的官配楠竹,她就被文中頭號惡毒女配給整死了,可謂是有史以來最短命的炮灰女主,僅僅活了三秒鐘。 再次複活,來到了陌生的架空朝代,本以為這一回可以安安靜靜地待在鄉下種田再過幾年找個看得順眼的小竹馬成親養包子,卻不想左有一心想著努力往上爬,最終目標母儀天下的穿越女,右有怨氣重生一心只想找渣男渣女複仇的原住女,前有在她家混吃騙喝的妖孽男,後有動不動能量不足要求充電的摳門系統。於是宅鬥宮鬥輪番上陣,隔三差五上演好戲。 李君苒淚流滿面的仰望天空,老天咱能不這麼玩成不?
從梅林傳奇開始,經歷一戰,遇到神奇女俠,然後踏上遺失的高地,可當凱再次來到現代世界的時候,看到了斯塔克集團的廣告。(有英劇、美劇,其中有些還是很老的劇集,漫威是主體,也會夾雜一些其他影視劇,dc隻是涉獵,最多一兩個角色,並不會加入dc的世界觀)
「夏七夕,你竟敢跟男人私奔!」某人怒吼的聲音! 冤枉!夏七夕無辜地眨了眨雙眼。 她什麼時候跟男人私奔了? 她根本連男人都沒有! 等等! 這個坐在她床頭,盯著她睡覺,指控她跟男人私奔的傢伙是誰呀? 咦,長得還挺秀色可餐。 嗯,先親一個再說! 就在她不顧一切親上去時,腦中竟突然蹦出兩個字:老公…… 夏七夕猶如被雷劈到那般,徹底石化了。 仔細一看,發現被她強吻之人竟是東城的王,隻手遮天,帝國集團總裁。 厲、少、爵! 天啦,誰來告訴她,她怎麼就變成他老婆了?
穿越了?還是個沒親娘的灰姑娘。被賜婚?太子心有所屬,要一刀把她咔嚓掉?此時不逃更待何時。據說那個攝政王,睿智果決,翻手為雲覆手為雨!這樣的大腿不抱,除非是被驢踢腦子,所以:爺,您就收了我吧!不做王妃,做個妾,實在不行做丫頭,我也沒意見啊!(本文純屬虛構,請勿模仿。)
重回90,多了老婆家庭,譚明陽燒冷竈,做佈局。本想靜待風起,乘著連母豬都能夠起飛的時代巨浪打造屬於自己的商業版圖。但現實卻讓譚明陽遭遇當頭棒喝。他不得不挺起了脊樑骨,以超越時代四十年的眼光跟閱歷,用行動攪翻這個時代。不裝了,這時代,老子就是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