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刀傷藥
“咳,咳……”老者咳嗽兩聲,石頭上的線轉濃,他臉上卻未出毫痛苦的表,只著林如玉問道,“娃娃去過都城?”
宣州距大夏都城何止千里之遙,林如玉當然沒去過。來到石頭夾邊,用斗笠爲老者擋住落在臉上的雨水,低聲音問,“老伯可認得鮑勵?他年約三十五六,中等量,虎目短鬚長方臉,不是本地口音。”
老者威嚴的眸子微微睜大,聲音雖虛弱,但依舊沉穩,“他是老夫的侄輩,娃娃何日遇見過他?”
果然對上了。林如玉低聲音道,“七月十五,祁縣烏沙鎮外的樹林裡,他被人追殺負重傷,我給他治傷後,他託我給烏沙鎮陳家四爺陳景送了個口信,說的就是‘他家老爺想吃華樓的蟹黃包,讓陳景多買幾屜送過去’。”
老者咧一笑,臉上的雨水順著皺紋滾落,“多謝姑娘救了他一命,老夫厚著臉皮……也有一事拜託姑娘:若姑娘日後還能遇著鮑勵或陳景,告訴他們……老夫葬此,讓他們不必再追尋……老夫無長,只有腰間的玉佩還值……”
見老者強撐著要擡手去腰間的玉佩,可他腰間,哪有什麼玉佩!林如玉握住老者的手,“有什麼話,老伯還是親自跟他們說吧,大福哥去把三叔請過來。”
“且慢……”老者咳了一聲,緩緩道,“老夫後有追兵,莫連累了……”
“二妹,這是?”老者還沒說完,馬三叔已經過來了,見到坡下的和林如玉用斗笠護著的老人家,低聲問道。
林如玉低聲道,“三叔,這位老伯,應該就是陳四爺點燃狼煙召集人手的原因。三叔讓生子回去擡張長凳或板子來,咱們把他擡回廟中治傷,再遲怕是要來不及了。待會兒遇到人,就說這是二妹的叔祖。山下那個,得牢三叔親自置一下。”
一聽這可能是陳宏要找的人,三叔立刻點頭,跳下來將灰人的藏好,才喊來生子和高三虎,用門板將老者擡回廟中。待衆人都走後,三叔將灰人的竹簪、裳、鞋統統拔下來,又將扔滔滔洪水中,才返回廟中,見老人上蓋著薄被,沈戈正用藥爲他洗腰側掌長的傷口。
上了歲數的老人家,這麼重的傷……馬三叔覺得這場他們定是白忙活,這人救不回來了。
不過,陳宏幫著林如玉尋到了親人的下落,又在前夜跳進廟裡衝了安自遠要殺沈戈的局。就算是隻有萬分之一的希,這人他們也得救。
“三叔回來了?”林如玉快步從外邊走進來,將針線快速用熱水消毒,然後穿針引線,走到沈戈邊,“好了,換我來。”
沈戈起站到一邊,林如玉坐在小木墩上,用線合老者上的傷口。
“這……這……”馬三叔瞠目結舌,他不敢看了,轉頭看站在旁邊的沈戈,卻見他正盯著老者的臉出神。
“三叔,藥可帶回來了?”合傷口的林如玉頭也不回地問。
“帶……帶回來了。”馬三叔把竹簪掏出來,乾淨拔開,遞到林如玉手邊。
完傷口用金上金瘡藥,林如玉低聲咕噥,“這點藥不夠,還有好幾傷呢,得趕配藥……”
包紮好後,林如玉讓沈戈喂老人喝些薑湯水,要立刻炮製藥材、配藥。
配好藥後,林如玉快步走到老人邊,正要把藥給馬三叔,卻被沈戈接了過去。
“我來。”沈戈將林如玉剛剛製作的藥,仔細抹在他剛爲老人清洗乾淨的數道傷口上,裡喃喃道,“他一定是位久經沙場的將軍。”
“嗯。”老者上縱橫錯的刀痕箭疤,是最好的證明。沈戈守在老人邊,臉上雖然沒什麼表,但林如玉卻看出了他的擔憂。
沈哥轉頭,低聲問林如玉,“你夢裡……”
林如玉搖頭,無論是前世還是夢裡,都沒見過這位老人家。
沈戈提起神,笑道,“我聽說大將軍命裡都有天罡正氣護著,能夠抑制邪,他肯定會沒事的。”
林如玉也希如此,但半夜裡,這位老者還是起了高熱,人事不省。第二日一早,林如玉看過老人家的傷口後,心頭越發沉重了。
馬三叔想著死馬當活馬醫,“要不……用香灰試試?”
林如玉搖頭,“香灰不行,我再去採藥。”
馬三叔立刻道,“我跟你一塊去,昨晚上來兩撥人,你一個人出去不安全。戈兒去把……”
馬三叔話說出口,才發現沈戈不在屋裡,他心頭忽然涌起不妙的覺,“二妹、生子,你們瞧見沈戈了沒?”
林如玉搖頭,生子回道,“我哥說去外邊轉轉,找點東西。”
馬三叔急得一拍大,“這孩子一定是去郝連寨取他包袱裡的刀傷藥去了!他胳膊上的傷還沒長好呢,怎麼就……欸……你們在廟裡不要出去,我去山下找他!”
馬三叔還未走出院門,就見渾溼漉漉的沈戈,提著兩個滴水的大包袱走了進來。
“哥!!!”生子歡呼著衝出去,接過沈戈手裡的包袱。
脣和臉一樣蒼白的沈戈從懷裡掏出瓷瓶,笑著遞給林如玉,“我看過了,藥沒進水,能用。”
林如玉接過冰涼的藥瓶,“我去給老伯上藥,你胳膊上……”
“我用油布把胳膊裹,用繩子纏得牢牢的,傷口沒泡水。”沈戈蒼白的脣挑起,笑得一臉得意,“論水,我認第二,祁縣就沒人敢認第一!”
聲音都啞這樣了,還逞能呢。林如玉握藥瓶,轉進屋給老者上藥。
這瓶藥效極好的刀傷藥,是鮑勵給,送給沈戈的,現在又被沈戈取回來用在老者上,兜兜轉轉,也算是歸原主。林如玉爲老人家蓋好被子,低聲道,“您一定要好起來。”
在衆人的悉心照料下,老者終於在傍晚時分醒了過來。
謝悠悠的打賞,謝大家的支持。
諸位書友,早安。
(本章完)
分給朋友: 章節報錯
凝香從冇想過自己會嫁給一個老男人。可她偏偏嫁了。嫁就嫁了吧,又偏偏遇上個俏郎君,凝香受不住俏郎君的引誘,於是甩了家裡的老男人,跟著俏郎君跑了。不料卻被老男人給抓了個現行!“你殺了我們吧!”凝香撲倒郎君身上,勇敢的望著老男人。老男人冇殺她,給了她一張和離書。然後,然後就悲劇了....俏郎君負心薄倖,主母欺辱,姨娘使壞,兜兜轉轉的一圈,凝香才發現,還是原來那個老男人好。突然有一天,凝香睜開眼睛,竟然回到了和老男人剛成親的時候。可這一切,還能重來嗎?--情節虛構,請勿模仿
蘭山君孤兒出身,長在淮陵,吃百家飯長大,學得一手殺豬的本事,本是要開一個屠宰場的。誰知老天給她開了一個玩笑。 十六歲那年,她被接回了洛陽的鎮國公府,成了國公府第流落在外的嫡次女。 最初,她以爲這是老天看她殺豬太可憐給的恩待。後來又過了十年,她戰戰兢兢討好家人,汲汲營營嫁人,備受十年白眼,被送去暗不見天日的院子裏關着時,這才恍然發現,從鄉野來京,應當是她殺豬殺多了老天給的懲罰,而不是恩待。 此後又是一年,她被關在小院子裏看不見天日,不知日月更迭,冷菜餿飯度日,受盡苦楚,卻依舊是不甘不願,不敢死去。 唯一能聊慰苦悶的是,在黑暗之中,她摸到了一本書。 窗戶未曾封死,依舊透進了一縷春光。 她慢慢的挪到窗邊,藉着這屢光去看—— 這是一本手札。裏面記下了一個少年六歲到十六歲的感悟。有滿腔熱血,有遠大志向,他覺得自己像是一把利劍,只等着君王拔它出鞘。 她倒是認得執筆者。是她被送離洛陽那天,也同樣登上斷頭臺的鬱清梧。 所以重回十六歲,她與鬱清梧第一次相見時,便覺得他是一位可悲的紙上摯友。 等她在洛陽裏面艱難的重掌命運,偶然忽視一個個聲音,從春日裏的光曦窺見了他內心的躊躇不前,糾結痛苦卻又無愧於心的大志,毅然決然要走向一條死路時,她心裏突然生出些鬱怒來。 他們的命運何其相似,都不應死在權貴的愚弄之下。 她和他,都該活下來。 —— 遇見蘭山君前,鬱清梧寫札記:先生,天下,百姓。 遇見蘭山君後,鬱清梧寫札記:山君,山君,山君。 #山君倔得很,但沒關係,我會低頭# 他心隨她動,低頭哀求,“山君,我試着剋制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