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都市爽文 撿寶生涯 第五百二十八章 湯老師的能耐(14/60)

《撿寶生涯》 第五百二十八章 湯老師的能耐(14/60)

同樣,另一件宣德時期的青花盤,雖然也有問題,但由于它同樣是難得的品之作,就算缺了“”,依現在人們的關點,這樣的殘也是相當珍貴的。

因此,呂江辰不出意外的對它也比較中意。

這樣,倆件東西正好一人一件,于是大家就商量價錢。

東西雖好,但都有這樣那樣的問題,價錢當然貴不了,再加上頭男把刺繡當是明朝的作品,更是和真正的價值相差了不,讓孟子濤撿了一個

頭男把數過的錢收起來,接著笑呵呵地說:“稍等,我去拿東西過來幫你們打包。”

說著,頭男又走進了里屋,去拿包裝用的東西,順帶著把錢收起來。

這個時候,湯老師站起來,跟大家說肚子有些不舒服,他要去方便一下。

等湯老師走后,呂東辰朝著孟子濤笑了笑:“覺得今天收獲怎麼樣?如果不滿意的話,回頭我再帶你去朋友那轉轉?”

孟子濤笑道:“已經不錯了,這年頭想要找一些品也不容易了。”

呂東辰認同孟子濤的話,說道:“這到也是,這件這宣德青花我準備找我爺爺的朋友幫忙看一下,能不能修補一下。不過,刺繡的修補我就不太清楚了。”

孟子濤擺了擺手:“不用麻煩,這事我自己理就行了。”

閑聊了幾句,呂東辰又打量了一下房子,見門角落里靠著幾把卷口鏟和兩丈來長的不銹鋼條子,心中一,起走了過去,拿起鏟子看了一下:“這玩意應該就是雒鏟吧?”

這雒鏟是盜基賊的專用工,是在1913年的時候,由雒邙山與坡村一個姓李的農民無意中發明后使用并推廣。這種鏟子鏟口卷起像窩型瓦,吃土后可以取樣出來,有利于盜墓賊判斷地底下有無墓,現在連考古隊都使用這玩意兒探墓。

Advertisement

呂東辰說話的時候,頭男正好拿著包裝用的盒子從里面出來,聽到呂東辰所言,表有些尷尬,他笑了笑,支吾著說道:“是我一個老鄉放在這里的。”

呂東辰笑著說道:“別張,我和湯老師關系不錯,他的一些事都跟我說過,如果我們關系不好,他也不會帶我們來你這,你說是不是?”

頭男覺得是這個道理,整個人頓時放松了許多。

呂東辰察言觀,見頭男放松了警惕,說道:“哥們,我以前一直對雒好奇的,你能不能解釋一下,這玩意兒怎麼用啊?”

頭男沒有了顧慮,便索走了過去把鏟子旁邊的不銹鋼條子拿了一,邊演示邊說道:“這東西其實就是勘探用的,到時就這麼往下,如果鉆上木頭或磚頭就表示有墓了……先用鏟,打不到底再加上一節一節的把柄。”

呂東辰問:“那你們用雒鏟的時候,有沒有什麼經驗?”

頭男回道:“經驗多還要是有一點的,基本上手判斷地底下基的位置。”

“你們搞一個墓得多長時間?”呂東辰接著問了一個孟子濤同樣也關心的問題。

“這個當然沒個準了,要看墓的大小,地理位置等等,要是趕在冬天,黑夜長,一般的小墓個把晚上就搞定了!”

“這麼點時間就能搞定?”呂東辰和孟子濤都有些狐疑。

頭男把手里的東西放下,走回桌邊一面打包一面補充說:“你們是湯老師的朋友不是外人,我也就直說了,現在一般都使炸藥,嘣一下就炸開了,口外小大,萬一當晚搞不干凈,用一些東西就把口給蓋住了,第二大夜里接著搞,一般都要不了多久就行。”

呂東辰問道:“不會連墓里的東西都給炸壞了吧?”

“這個肯定是不會的,不說別人,我們做的話,一般都先探好坑的深淺,然后再稱好炸藥的重量,把面上的土給開了就行了,里面的況不一樣,要分析,比如有的地方周圍是青磚,有的地方周圍是木頭,理起來不一樣。”m.166xs.cc

“你們怎麼知道哪兒有墓?”孟子濤問了一個關鍵的問題。

“不難,有湯老師在!”

說到這,頭男停了一下手里的活,朝門外看看,努了努:“他可神的很呢!會看風水,他指出哪塊地方做宅好,哪塊地方就指定出東西!”

說到這,他又朝外面張了一下,接著小聲說道:“我喊他大哥,你們以為是隨便喊喊的呀,他不但會看墓,而且探墓也是一把好手,一般幾鏟子下去必定有收獲,帶沙的,清代墓;帶石灰的,明代墓;帶出五花夯上的是戰國墓,撞上大磚頭,準是大買賣,王爺妃子就睡在里頭。”

“探準有墓了,再用新雒鏟或是我這里的這種加長鋼管的在墓的四周打幾個點,他就已經計算好下面墓室的準確位子了,并把墓葬草圖畫出來,上面畫的怎樣,打下去就是咋樣,一般照著他指的位置下手,肯定不會毀壞了墓里的寶貝,真特麼就好像視鏡一樣!所以他在我們圏里還有一個外號‘湯天眼’。”

聽了這番話,孟子濤和呂東辰心里都十分吃驚,呂東辰問道:“那現在湯老師還經常跟你們一塊兒嗎?”

頭男有些憾地說:“現在他雖然沒有說金盆洗手,不過探墓和下墓的活已經不做了,頂多給我們看看風水、指指路子之類……”

話還沒說完,就見湯老師走回了房里,他皺起眉頭看了頭男一眼,裝著若無其事地走了桌邊,說道:“怎麼樣,打包好了沒有?”

“快好了。”頭男十分尷尬,心說好在沒有說他的壞話,不然就麻煩了。

頭男手腳麻利地把東西打了包,湯老師就讓孟子濤和呂東辰拿上東西出了門。

臨走之前,孟子濤起了一點小心思,趁著和頭男握手的時候,地把自己的名片塞進了頭男的手里。

本來,孟子濤之所以這麼做,主要是為了十幾天后的探寶之行做準備,想要從頭男他們盜墓的經歷中吸取點經驗,不過等他回頭再來找頭男的時候,卻已經人去樓空了。

當時他還問了一下隔壁的鄰居,結果對方說,當天下午,頭男就搬了家,警惕可夠高的。等孟子濤再遇到頭男的時候,已經過了將近一個月了,這是后話暫且不提。

重新上了車,湯老師笑著說道:“你們可別聽我剛才跟他瞎掰,那件瓷和玉都算得上不錯的玩意了。咱們先說那件瓷,其實是嘉靖晚期的,之所以看起來像民窯,那是因為當時搭民窯,再加上因為國力衰弱,已經有些用不起回青料,于是搭了一些石子青,所以看起來青花發不明亮。”

嘉靖晚期,由于瓷燒造量巨大,窯廠無法完宮廷的派燒任務,當時一部分欽定瓷,以“搭民燒”的名義派給民窯完,代燒是民窯中的“”戶,在民窯“”戶中燒造的瓷,平時供民間上層階級所使用,這樣就使、民窯之間界限變得不像明初以來那樣分明了。

所以說,湯老師的說辭也是很有可能的。

于是,剛才以為是民窯瓷,沒有細看的呂東辰連忙問孟子濤討要過那件瓷研究了起來。

就聽湯老師接著說道:“這玩意雖然差了一些,但畢竟是,這年頭想要找到一件也不太容易,如果上拍的話,至大幾萬還是有的,你們如果不想玩,那就讓給我吧。”

呂東辰連忙說道:“誰說不想玩了,子濤,讓給我怎麼樣?”

其實依呂東辰的眼力,他剛才就能看出這是件窯瓷,但因為他認為瓷是民窯,就沒了興趣連看都不想多看,從這一點就能看得出來呂東辰格的欠缺。

孟子濤對這件瓷也不是喜歡到不想放手,于是隨口就答應下來。

呂東辰開心地說:“謝啦,等回去我給你一件價值差不多的玩意。”

孟子濤笑道:“其實剛才那塊玉佩也不錯的,你愿意的話,把它給我就行了。”

“玉佩?”呂東辰把玉佩拿出來,看了一下,狐疑道:“這玉佩很不錯嗎?”

孟子濤要過玉佩,解釋道:“這玉佩玉質溫潤,雖然算不上羊脂玉中的極品,但也很不錯了,而且造型飽滿,羊擷靈芝,吉祥如意,雕工湛,應該是出自清中期的宮廷造辦,至于這上面的‘沁’嘛,其實不過是玉皮而已,湯老師我說的對吧?”

湯老師哈哈一笑:“沒想到孟先生也是此中高手啊,只不過看過幾眼,就能看出這些名堂來,不得不說聲‘佩服’!”

孟子濤笑著擺了擺手:“哪里,我也不過是能生巧而已。”

湯老師過后視鏡朝孟子濤看了看,孟子濤的一句“能生巧”讓他忍不住對孟子濤的份多想起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