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都市爽文 撿寶生涯 第五百一十四章 買禮物

《撿寶生涯》 第五百一十四章 買禮物

不管怎麼樣,只要有一的可能,這塊玉龍佩孟子濤就不可能放棄,于是,他把鐘錦賢到一旁商量了起來。

孟子濤有些歉意地說道:“賢哥,這塊玉龍佩對我有用,能不能答應的要求?”

“什麼用?”鐘錦賢有些好奇。

“現在還不好說,等將來方面的時間,我再告訴你。”

孟子濤并不打算欺騙鐘錦賢,接著說道:“至于田黃石就給我吧,一個月之,我給你找到一件滿意的,你是想要擺件、手把件還是章料?”

有了孟子濤這番話,鐘錦賢也就不再糾結了,笑道:“有你打包票我肯定放心,到時你給我找一件手把件就行了。”

“好的。”

兩人走了回去,鐘錦賢就直接說道:“行了,這塊田黃就讓給你吧,不過這塊玉佩得讓給我兄弟。”

孟子濤說:“我也不占你便宜,價錢按市場價給你。”

見鐘錦賢同意,子高興的差點歡呼起來,連忙說道:“我既然答應送給你了,玉佩的錢不用了。”

孟子濤說道:“這肯定不行,我有我的原則。”

鐘錦賢接過話道:“對,我也不缺你這點錢,該怎麼就怎麼樣,不然這事就算了。”

子聽了這話,也只得同意,于是四個人一起去附近的銀行轉了賬。

“真的太謝謝你們了,以后如果有事可以打我的電話,我一定盡力幫忙。”

從銀行出來,楚小蕓拿出一張私人名片遞給孟子濤和鐘錦賢,并表示了謝。

鐘錦賢懶得啰嗦,出于禮貌這才接過名片,接著給孟子濤使了一個眼,立馬走人。

走了沒一會,鐘錦賢忍不住抱怨了起來:“我這是倒了哪門子霉了,居然能到這樣的娘們,瑪得,如果是男的剛才我肯定就手了。”

Advertisement

“有失必有得,說不定能給你換來好運呢。”

孟子濤笑道:“而且今天也算全了我,你的田黃我包了,要不把這把羯壺讓給你?我多買的,就多錢給你。”

羯壺?”

鐘錦賢看向孟子濤手中的那只看起來不怎麼起眼的壺,問道:“羯不是頭部似羚羊,與尾部像魚嗎?這東西好像不像是羯啊。”

孟子濤笑道:“你說的是印度神話中水神的坐騎,這只壺其實是羯魚。它是佛教中的一種神魚,龍首魚,其地位類似我國的河神。”

鐘錦賢指著壺說道:“那也不對啊,你這分明不是龍首吧?”

孟子濤說:“這也是有原因的,羯魚與咱們國家的龍、、麒麟一樣均屬憑想象集中數種為一的紋飾。這種紋飾大約出現于公元三世紀中葉,公元四世紀傳我國。”

“隋唐至元,時有以羯魚為紋飾,其中以唐遼金銀及宋時耀州窯瓷最多。這期間,羯魚的樣子也會有些變化,并不是說一定要龍首魚,才說它是羯魚。”

鐘錦賢問道:“那你這是什麼時期的?”

孟子濤說:“這把羯壺,胎質較松,呈淡紅,是遼代生產的一種低溫釉陶。由于遼代時的瓷土和釉土之間經過燒制,粘合不是很好,所以壺底部的綠釉有幾,但毫不減它的獷之。”

“那這把揭壺能值多錢?”

“和玉龍佩差不多,三十來萬吧。”

鐘錦賢聽了價錢有些無語:“我剛才雖然沒有注意到你花了多錢,但想必最多也就幾千塊錢吧,眨眼的功夫居然就升值到三十來萬,這錢也真夠好賺的。”

孟子濤哈哈一笑道:“你不能這麼說啊,萬一打眼呢?也許幾百上千萬就灰飛煙滅了。”

鐘錦賢白了一眼:“得了吧,我還沒聽說你打過眼呢。”

“打眼這麼丟人的事,我還能搞得世人皆知啊?”

孟子濤擺了擺手:“不說這事了,這東西你要嗎?”

鐘錦賢有些訝然:“你還真打算讓給我?”

孟子濤說:“肯定的啊,你這麼奇怪的看著我干嘛?”

鐘錦賢出手著下,說道:“我在想,你居然肯讓我白賺三十多萬,那個玉佩得多值我。”

孟子濤笑道:“我實話實說,這塊玉龍佩對別人來說,估計最多也就值三十萬左右,但對我來說意義就有些不簡單了,不過還是那句話,這事得方便的時間再告訴你。”

“神神叨叨的。”鐘錦賢有些無趣,接著問道:“接下來咱們去哪?”

孟子濤說:“我準備買點文房四寶。”

鐘錦賢問:“你用來練字用?”

“不是。”孟子濤解釋道:“我師傅先前跟我說過,等比賽結束之后,帶我去他一位朋友那拜訪,第一次上門我得備一些禮,我師傅的朋友好書法,所以我準備買一些。附近你認識哪家好一點的文房用品店嗎?”

鐘錦賢攤了攤手:“我不關心這個,要不問一下呈哥?”

孟子濤看了一下時間:“時間還早,咱們先逛一會,如果找不到再問呈哥。”

倆人走了沒幾步,就找到一家文房用品店,走進去就聞到一淡淡的檀香味。

“兩位小哥,需要什麼嗎?”店家是一位有些風度的中年人,他手里還拿著一本線裝古籍,剛才正在閱讀。

“掌柜的,我要買文房四寶,不知道有什麼好的介紹?”

孟子濤在說話的同時,打量著這家店鋪,這里面積不大,但布置的井井有條,筆、墨、紙、硯是肯定不了的,另外還有筆掭、臂擱、詩筒、筆架、筆筒、筆洗之類的文房用品,可謂是麻雀雖小肝膽俱全。

“我這里有套的,品質不錯的。”

店家指著旁邊貨架上文房四寶介紹道:“另外,如果你想更好一點的,那就只能單獨選了,但如果要好一些的話,價錢方面有點貴。”

孟子濤說:“我單獨配吧,價錢方面只要有所值就行了,麻煩你先給我來幾支好一點的湖筆吧。”

“還真巧了,我剛進了幾只雙羊牌的湖筆。”

店家從貨架上拿了兩只盒子:“這是1980年產的‘圓、尖、齊、健、春卉、夏蓮、秋、冬梅’等木桿羊毫筆一組兩盒8支,你看看滿意不。”

孟子濤和鐘錦賢走過去打量,發現確實都是作工十分出筆,符合孟子濤的要求。

孟子濤問了價錢,點了點頭:“不錯,這兩盒湖筆我要了。”

店家笑著說道:“好,那你們要什麼宣紙,生宣還是宣?”

鐘錦賢想都沒有想,口而出道:“這還用說,當然是生宣了。”大風小說

孟子濤則搖了搖頭:“誰說要生宣,我要好一點的宣。”

“啊!”鐘錦賢有些想不通了:“不是書法都用生宣嗎?你怎麼買宣?”

現今國書壇除極數人書寫小楷時選用宣外,絕大多數以生宣作為書寫的載,所以鐘錦賢覺對孟子濤的選擇很奇怪。

孟子濤說:“我師傅的朋友喜歡用宣寫了十幾年的字了,我當然買宣了。”

鐘錦賢嘀咕了起來:“真夠奇怪的。”

孟子濤說:“有什麼奇怪的,只不過他尚古。”

鐘錦賢訝然道:“照你的意思,古人都使用宣寫字?”

“在清代之前,一些名字基本都使用宣寫字。”

孟子濤侃侃而談:“比如,晉代王羲之的代表作‘蘭亭序’、‘快雪時晴帖’,王詢的‘伯遠帖’,王獻之的‘鴨頭丸帖’,至唐代歐詢的代表作‘夢奠帖’,真卿的代表作‘祭侄稿’,柳公權的‘蒙詔帖’,至宋代蘇軾的‘寒食帖’,黃庭堅的‘諸上座帖’,至元代趙孟頫的‘書絕書’,及至明代董其昌的‘樂毅論’等等。”

“所有這些名家代表作所用紙張不論紙質,無一例外皆為“”紙(其中個別的絹本亦屬“”),筆畫架構無不纖毫畢現,鮮明而清晰,不見浸漬而顯神,與今人用生宣書寫而的‘水墨潤、淋漓’之并不相同。”

聽了孟子濤的解釋,鐘錦賢心里有了一個疑問:“既然這樣,那為什麼現在大家反而使用生宣來寫字了?”

孟子濤解釋道:“你不習筆字對這一點可能不太了解,事實上,用生宣寫字剛開始會不大習慣,而后便可利用其吸水強的特讓字變得‘沁潤’不,別有韻致外,還比較容易掩飾各種本筆法不足造的‘禿、尖、、叉、’等病。”

“很多習字之人在掌握一定結之法后便很容易表現得‘恣意’而不‘嚴謹’大概也與生宣這種特有關。”

店家笑著接過話道:“這位小兄弟說的對,其實除了這個原因之外,我覺得也和現今書法界的字普遍都寫得比較大,大過古人許多有關。”

鐘錦賢問:“這又是為什麼?”

孟子濤回道:“因為生宣較強的吸水使得其上書寫大字時更加酣暢而奔放,字小時容易由于墨洇而難以將筆劃從容地表現出來。”

“再加上現代日常書寫的工和方式發生了重大的變化,人們幾乎是不可逆轉地放棄了筆小字的書寫,加上居室擴大的陳設要求、對各種展覽和比賽的視覺考慮等因素,讓生宣的舞臺愈加放大,宣幾乎被出了主流書法的舞臺。”

鐘錦賢了然道:“這麼說來,生宣和宣的轉變,應該是時代的變化造就的。對了,你喜歡用宣還是生宣寫字?”

孟子濤說:“我無所謂,只要紙張好,生宣和宣都可以。”

店家笑著說道:“說起來,我這還有四刀八十年代的紅星凈皮宣,不過價錢比較貴。”

孟子濤眼睛一亮,八十年代的紅星凈皮宣這年月可不容易找,他連忙說道:“勞煩你把它們拿出來,只要東西沒問題,我都要了。”

“請稍等。”

店家走到后面,打開一只保險箱,從里面拿出了包裝很好的四刀宣紙,手捧著走了回來。

孟子濤一上手,就知道這些宣紙都是真品,連忙詢問價格,店家給的價錢很合理,孟子濤也都全要了,他準備把三刀送給師傅的朋友,剩下一刀就自己用了。

鐘錦賢收起手機,笑瞇瞇地說道:“子濤,能不能幫我寫句名言?”

“沒問題,回去之后我就幫你寫。”這麼簡單的要求,孟子濤一口答應了下來。

鐘錦賢嘿嘿一笑:“別回去了,就在這幫我寫吧。”

“怎麼這麼急?”孟子濤有些奇怪。

鐘錦賢解釋道:“這是萌萌為的一位寶島的叔公求的,叔公馬上坐飛機要回去了,所以特別急。”

孟子濤說:“既然這樣,怎麼不早點說?”

鐘錦賢聳了聳肩膀:“這丫頭說剛剛才想到。”

孟子濤笑著搖了搖頭:“有沒有說要寫什麼名言?”

鐘錦賢說:“就寫‘寧靜致遠’這四個字,盡量大一點。”

孟子濤說:“字要大一點,用生宣比較好。”

鐘錦賢對著店家問道:“老板,你這有好一點的生宣嗎?”

店家介紹道:“我這最好的宣是紅星特皮,必須四刀一起買,最兩萬。”

生宣按參皮比例的不同又分別稱棉料、凈皮、特皮(特種凈皮)。

其中,棉料是指原材料檀皮含量在40%左右的紙,較薄、較輕,一般用于書法;凈皮是指檀皮含量達到60%以上的,適合花鳥之類的小寫意;特皮是指原材料檀皮的含量達到80%以上,主要用于大寫意。

一般來說,皮料分越重,紙張更能經拉力,質量也越好。對應使用效果上就是,檀皮比例越高的紙,更能富的墨跡層次和更好的潤墨效果,水墨超強,越能經筆力反復而紙面不會破。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