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都市爽文 撿寶生涯 第三百四十七章 秘聞(續)

《撿寶生涯》 第三百四十七章 秘聞(續)

鄭安志的話,讓孟子濤有些犯糊涂,說道:“師傅,您這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啊?”

鄭安志笑道:“簡單來說,文.局這個工作單位,只是給外人看的。”

孟子濤有些不著頭腦,說道:“您能不能說清楚一點啊?”

鄭安志把一本資料,放到了孟子濤的面前,說道:“你先把這些資料看一下再說。”

孟子濤拿起資料看了起來,文中的容讓他愕然的同時,也明白過來,到底是怎麼回事。

在古代,不皇帝為了一直坐在那把龍椅上,往往祈求仙法,期與天地同壽,與日月同輝。

諸如,大名鼎鼎的秦始皇、晉哀帝、唐太宗李世民等等,都有這個想法,而且,有史家經考證,認為李世民的真正死因乃是服食丹藥所致,不然也不至于五十歲就去世了。

到了明朝中期,皇帝追求長生不老的思想又重新開始萌發,隨著社會的進步和觀念的更新,明世宗嘉靖追求的就不僅僅限于長生不老了,他希在永生的同時,還能夠對貌的妃子們保持影響力。

于是,嘉靖聽了士們的要求,先后征召了千余名宮制藥。從此躲進深宮一統,二十余年不上朝。

話說到了明熹宗朱由校,一天,他在客氏、魏忠賢等人的陪同下,到西苑游船戲耍。在橋北淺水大船上飲酒。又與王乾、魏忠賢及兩名親信小太監去深水泛小舟漾,卻被一陣狂風刮翻了小船,不小心跌水中,差點被淹死。

雖被人救起,經過這次驚嚇,卻落下了病,多方醫治無效,每況愈下。后來,尚書霍維華進獻一種“仙藥”,名飲,說是服后能立竿見影,健長壽,朱由校依言飲用,卻因此而一命嗚呼。

Advertisement

事實上,孟子濤手中的資料中記載,在朱由校得到靈飲之前,也是找了許多辦法,為此,他還組建了一支特別的隊伍“尋靈衛”,就是為了尋找靈藥把自己治好。

說起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朱由校派人盜墓的事

明朝末年,隨著真族的勢力越來越強,加上朝廷臣的影響,朱家的政權已經是搖搖墜。就在這個節骨眼,朱由校愁的焦頭爛額,而他的手下卻悄悄告訴他,之所以真族如此強勢,其實是因為在三百多年前金國的龍氣重新興起。

為了保住大明,朱由校專門安排手下前去挖真族的祖墳,希藉此斷掉他們的龍脈。

當時努爾哈赤已經將真族各部統一完畢,并正式建國為“金”,旨在重新奪回真族曾經的領地,重現昔日輝煌的景象。

于是,朱由校便先后委派兩撥人前去盜掘位于九龍山的陵寢,他們將其中的金國王陵盡皆搗爛,不僅摧毀了所有的裝飾部件,還將其中的地宮用石塞滿。

不僅如此,在風水相師的指點下,他們又將睿陵上的一塊山石生生砍斷,接著在其中的龍脈的咽部位切開了一個口,寓意將這條龍脈化作死龍。為了確保萬無一失,他們又在周圍建立了多個關公廟,用來鎮貞族的龍氣。

當然,這件事到底是不是真實的,現在也沒有什麼明確的證據,孟子濤以前看了之后,也是一笑了之,權當是野史。

現在孟子濤看了手中的資料,才知道這事未必無因,因為為了尋找靈丹妙藥的方子,尋靈衛什麼事都干,而且由于古代貴族喜歡厚葬,其中不乏各種資料,因此對尋靈衛來說,盜斗這種事也很正常。

最后,朱由校嗚呼哀哉,由于知道尋靈衛的人寥寥無幾,這支隊伍并沒有解散,而且首領對朱由校忠心耿耿,居然異想天開,想要復活朱由校,不停地尋找著復活和長生之。而那位首領的后代,也一直恪守著這個目標。

看完了這些資料,孟子濤也有些明白過來,說道:“師傅,也就是說,幫助姜思遠的人,就是尋靈衛的人?”

“是的。”鄭安志點頭道。

“都這個年代了,尋靈衛的勢力難道還很強大?”孟子濤又問道。

鄭安志說道:“上個世紀的那段時期,尋靈衛的力量確實降低了許多,不過這些年來,由于社會的變化,尋靈衛的力量又開始壯大起來,甚至,各行各業都有被他們滲。而且這個組織完全在暗,信息有非常蔽的傳送方法,如果沒有證據,完全找不出尋靈衛的員。”

孟子濤明白了:“也就是說,我現在所在的部門,其實就是為了把尋靈衛給連拔起?”

“這只是其一。”

鄭安志說道:“不過,因為你現在還不是正式員,于被觀察的階段,其它的暫時還不能告訴你。”

孟子濤心里雖然好奇,但師傅既然不說,他也沒有強求,問道:“那我現在有其它任務嗎?還是只要時間一到,就能為正式員?”

鄭安志說道:“當然不可能,我現在給你一個任務。”

“您說。”

“你還記得上次從宛家祥那里得到的消息嗎?(第299章)”

“知道,瓷的制作者在郢都是吧?”

鄭安志點頭道:“對,不過到底是誰到現在還沒有找到,我想讓你去郢都看一下況。”

孟子濤說:“我去到是沒問題,但我去了之后又怎麼找呢?”

鄭安志笑道:“其實,那邊也有了一些線索,讓你去主要是覺得你運氣比較好,找到的機率可能大一些。”

孟子濤沒想到居然是這個原因,苦笑道:“師傅,運氣這東西實在太虛無飄渺了,您可不能當真。”

鄭安志揮揮手,笑道:“我心里有數,你盡管去吧,就算沒結果也沒什麼大不了的,你也不要給自己力。”

“好吧……”

在鄭安志這吃了午飯,孟子濤回別墅看了一下。別墅裝修已經接近尾聲,還剩一些小細節要理了,所有的地方都符合他的預期,很滿意。

從小區出來,孟子濤駕車前往古玩市場,準備去正一軒拜訪王之軒。

由于這個星期天就是結婚的日子,王夢晗和程啟恒這對新人,現在正在酒店觀察場地,現在店里只有王之軒和店員在。其實,要不是因為那只理好的金碗,孟子濤可能也直接去酒店看看了。

兩人寒暄了一會,王之軒指著桌子上的錦盒,說道:“看看吧,說實在的,我都羨慕你的運氣。”

孟子濤迫不及待地打開了盒蓋,只見里面放著一只金碗,第一眼就讓他有些驚呆了,過了片刻才回過神來。

隨后,孟子濤連忙戴上手套,小心地拿起金碗,只見上面的紋飾異常的繁復,分為壁和外壁,其中壁的紋飾又分為碗壁與碗底兩區,碗壁鏨刻人、松柏、瑞為主,一側為神仙人,仙袂飄飄,一側為行軍前進,昂揚威武。

而碗底為胡人舞樂,中心一人起舞,六位樂師盤坐周圍,琴、笙、笛等樂皆可見其中。七人著胡服,包以頭巾,三位蓄髯,歡暢融融。

金碗口沿飾卷草紋一周,通滿鋪魚子地。金碗外壁同樣飾以卷草紋,下有靈奔跑嬉戲其間。

孟子濤觀察了片刻,這件金無論從造型還是工藝方面來看,都應該是唐代的特征。

說起來,唐代金銀是古代工藝中的絢麗的瑰寶。唐代金銀圖案裝飾表現出富、造型優、布局合理、裝飾形式多樣等特點。唐代金銀圖案裝飾容廣泛,最主要的是寫實裝飾圖案的應用。而且,圖案裝飾造型氣韻生態優,裝飾強。大風小說

這只金碗可以說,完現了唐代金的特點,讓孟子濤不由嘆為觀止。

王之軒對孟子濤表現并不奇怪,想當初,這只金碗還沒有現出全貌的時候,他就已經不釋手了,后來理好了之后,他更是研究了好幾天。

“小孟,你這只金碗,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說,都比那只大唐第一金碗要強的多啊。”

孟子濤呵呵一笑:“那也不一定,畢竟我還沒有親眼看過那只金碗。”

王之軒說的那只金碗藏于三秦省博館,金碗紋飾也相當繁復和,并且其壁墨書“九兩半”三字,這種以墨書文字標明金的重量,是判斷唐代金的重要依據。據說,這件碗是目前已知唐代金銀中最富麗華之一,代表盛唐金銀制作工藝的最高就。

王之軒搖了搖頭:“那只金碗我看過,先說尺寸上就比你的這只金碗要小了一些,紋飾方面和你的相比,更是有些相形見拙,肯定不如你的這只金碗。我覺得它的名號應該要易主了。”

“那我肯定求之不得啊。”孟子濤喜笑開。

說起來,金銀在古代是代經濟系的本,每當改朝換代的時候,很多前朝的金銀都會被重新熔鑄,唐代到現在改了幾個朝代,因此金銀傳世數量極為稀,再加上這件金碗的質量,價值可謂驚人。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