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將軍夫人嬌寵日常 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不想回家

《將軍夫人嬌寵日常》 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不想回家

蘇雨箬從安平公主那里拿了些銀子。

都是碎銀子。

然后騎著馬去了那個村莊。

當然,夏蟬和冬雪一路陪著。

倆的武功,保護一個蘇雨箬綽綽有余。

但安平公主還是不放心,后來又安排了一隊人遠遠的跟著。

蘇雨箬找到那個村莊,找到當日那個痛哭的婦人,還有村里那些淳樸的百姓。

“當日那場火,是我放的。我當時走投無路,實在想不到別的辦法了,才出此下策。”

“我也并不知道那是稻谷,我以為就是堆放的稻草。”

“實在對不起。”

蘇雨箬很誠懇的道歉后,然后給那名婦人一包銀子。

“這些銀子,就當是賠償。如果不夠的話……”

“太多了太多了。”婦人忙的將銀子推還給蘇雨箬,就像燙手一樣。

“多的,就當是我賠罪了。”蘇雨箬再次將銀子推給婦人:“為我當日的行為給您道歉。”

“真的不用這麼多。”婦人雙手捧著銀子,有些不知所措。

這一輩子,也沒見過這麼多銀子。

“還有,多謝鄉親們當日仗義相助,這些是我的謝禮。”蘇雨箬又拿出十幾包銀子來,一一遞給村民們。

這十幾包銀子自然不能和賠給婦人的那包銀子相比,但也不

Advertisement

每包二十兩。

給那位婦人的,是五十兩。

其實本來蘇雨箬想給更多的,在看來,二十兩銀子,不過就是一件裳。

可是夏蟬告訴,二十兩銀子,可供一個三口農戶一年開銷了。

蘇雨箬這才深刻的意識到,什麼是天壤之別。

的心很沉重。

村民們都不敢收,一個個著手,有些無措的站在原地。

他們都是些淳樸的百姓。

不然那婦人新割的稻谷也不敢就那麼大喇喇的在場里曬著。

他們不相信天上掉餡餅。

倒是遵循一句老話:無功不祿。

當日那個彪形大漢站出來,聲音不復那日的洪亮,帶著幾分小心翼翼。

“我們也沒幫上忙,實在不敢當。”

他們確實什麼都沒做,都是這位姑娘的家里人尋了來,救了的。

“你們的義,我激在心。”蘇雨箬說道:“我當時走投無路,幾近絕,是你們給了我希。”

“這是我們姑娘的心意,你們就拿著吧。”夏蟬說道。

若是他們當時耽擱了,沒趕到這里,這群樸實的村民肯定會去救了那些孩兒。

他們骨子里是善良的。

“這……”

村民們面面相覷。

“拿著吧。”蘇雨箬說道:“就算你們不為自己考慮,也要為你的父母孩子考慮吧?”

“那,我們就收下了。”彪形大漢第一個接過銀子來:“如果姑娘若有什麼吩咐,只要一句話,我趙大虎上刀山下火海,絕不含糊。”

“多謝姑娘。”那婦人也接過那包銀子:“菩薩會保佑姑娘,平安福壽。日后若有差遣,我也絕不含糊。”

村民們陸續接過那些銀子,也都如此說道。

“真的不用謝。”蘇雨箬反復說道。

等到大家都拿了銀子,蘇雨箬這才松了一口氣,說道:“那我就不打擾你們了。”

“我們村里雖然窮,但一頓飯還是做的出來的。”婦人忙的說道:“三位姑娘若是不嫌棄,不如在家里用了晌飯再走吧。”

“多謝您的好意。”蘇雨箬婉拒道:“只是后面還有很多事,實在是沒時間。”

“沒關系沒關系,那您先忙。日后若是有緣的話……”說到這里,婦人忙的呸呸幾聲:“姑娘將來是要在大城里榮華富貴的,我會在這里日日為姑娘誦經念佛。”

“三姑娘,咱們走吧,一會兒主子該急了。”夏蟬在一旁說道。

“嗯。”蘇雨箬點點頭:“日后有緣再見。”

說完,便和夏蟬冬雪一起離開了。

見到蘇雨箬完完整整的回來了,安平公主這才松了一口氣。

“我已經派人送了消息回盛京城,讓皇兄和皇嫂他們安心。”

“那倆人販子怎麼辦?”蘇雨箬問道。

“帶回盛京城,讓皇兄和皇嫂發落。”安平公主回答道。

“嗯。”蘇雨箬點點頭:“那他們說的什麼姜堰城,什麼郭爺的……”

“宋洋宋將軍現在正在姜堰城,我已經派人把這消息送去了,他自會查明的。”安平公主說道。

“那就好。這群人販子太可惡了,也不知道害了多姑娘,一定要連端了才行。”蘇雨箬攥攥拳頭。

“放心吧,肯定會的。”安平公主篤定的說道。

“那咱們幾時回盛京?”蘇雨箬問道。

被綁架后流落在外這些日子,想家了。

“先離開這里,去附近的城市落腳,然后派人把這些孩子們都送回去,咱們再回盛京。”安平公主說道。

“嗯,應該的。”蘇雨箬點點頭:“們也都很可憐。”

“這世上,每天每時每刻,都有可憐的人。”安平公主拍了拍蘇雨箬的肩膀,說道:“我們只能盡力而為。”

“我懂。”蘇雨箬抬頭看著遠方,目悠長。

等落腳到了附近的城鎮,安平公主把那些孩子們都到了近前。

這兩日相們都知道了眼前這位是公主。

一個個屏氣靜聲,不敢多言。

“安平姐姐很溫的,你們不用害怕。”蘇雨箬說道:“今日你們過來,是想問問你們家中地址。”

此話一出,近半數以上的孩兒子都一抖。

剩下的那些,也都著手指不說話。

蘇雨箬不解:“怎麼?都不記得了嗎?沒關系,我幫你們想辦法。”

或許可以求助各地的府衙。

又或許可以張告示。

辦法應該有很多的。

“我記得我家在哪里,但是,我不想回家。”其中年齡最小的那個孩兒怯懦的說道。

就是那日,第一個站出來替蘇雨箬作證的小孩兒。

約莫十一二歲的年紀。

大眼睛,掌臉,生的很漂亮。

“為什麼?”蘇雨箬更加不解了。

無時無刻不盼著趕回家和親人們團聚。

可為什麼們不想回家?

難道不想家嗎?

孩兒抿著,并沒回答。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