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巖村視察了一圈,楊一暖就把車開上了回城了公路。
不過這一次,他並沒直接回家。
而是再度把車子開到了城郊的廢舊品回收市場。
不過這次他來可並不是為了採購『兵』來的,因為上次和高家聯軍大戰。
千山城繳獲了小山一般的各種武,其中各種刀槍劍戟,斧鉞鈎叉這類的武,就有無數。
所以目前來說,兵方面,他們是不缺的。
而這次他過來,採購的主要就是一切工。
從各種砂,切割機,再到鐵鍬,鋸子,斧頭,鐮刀等等。
大量的農用和初級加工所需要使用的工,就是他這次採購的主要目標。
目前的千山城即將進一個大發展的時代,而各種工材質目前最缺的生產資料。
除此之外,還有一大批的生產必須設施。
比如一些種子,化,還有服鞋子等等。
雖然上次他也採購了一批服鞋子回去,可那些服鞋子早就分發一空了。
而這次,他們又俘虜了一萬多人。
按照保守估計,這些人能規劃為他所用的,最起碼也得有幾千人。
這幾千人的吃喝拉撒,他都得管起來。
所以吃的,目前倒還不用愁,可是穿的,這些都的準備出來。
畢竟讓那些人,著腳,赤著去勞,把人當耗材那樣來用。
楊一暖自問還做不到那麼狠心,畢竟他也是接過現代高等教育的年輕人。
即便對方是和他有著文明落差的土著人,可對方基本的人權,他覺得還是要保證的。
更何況,他的千山城本就百廢待興,本就非常缺乏人口的。
他自然不希,那些人都被累死。
當然一些不聽話的,自然就不用留了……
所以在城北這邊的農資和小五金市場,他又進行了一次瘋狂的大採購。
出了農資農之外,他還採購了一批,三車,手推車,自行車,還有四車之類的運輸工。
今後當然電的和油的他都沒有買,畢竟買了到那邊也無法充電,更沒有辦法加油。
所以只是簡單的人力驅車就可以了,至於四馬車之類的,他還要專門找人來定做。
畢竟這年頭,在藍星,基本已經很能找到這種牲畜牽引的車子了。
但在法爾肯星這種工就非常適用,現在的千山城正在進行大建設的階段。
各種建材,比如山上開採的樹木,還有石材,都需要運輸下山。
這些馬車就能派上用場,更關鍵是今後,如果他們和其他城市展開商貿。
這些馬車還能負責遠程運輸,這對於那種沒有標準公路的世界來說,可是一種非常重要的運輸工。
而楊一暖對這些馬車的要求,也是非常高的。
車和軸,都要使用上等的鋼材,要耐用,防腐抗衝擊,耐承重。
而且還要加上減震裝置,讓人坐在上面也能覺很舒服。
因為他知道在未來的很長一段時間,這種馬車,都會是法爾肯星上的一種重要通工。
所以這次他出手也是非常闊綽,一出手就定了一百臺。
這次也是找的上次給他做兵那耿老闆做的,這傢伙可不會打造兵。
其他的一些農用小機,人家也是手到擒來。
接到這筆訂單,可是讓這傢伙喜出外,單車單價三千多的價格,對他來說可是能有一半的利潤呢。
不過首先他得保證質量,否則把口碑做砸了,以後人家楊老闆可就不會在來了。
從耿老闆這裏下了訂單出來,
臨走的時候楊一暖又問了一句,這裏哪有買小型鍊鋼爐的。
耿老闆聽了這話,也是一愣。
這楊老闆到底是幹啥的啊?
上次採購了那麼多刀槍劍戟,還買了一套甲胄,這次還買這麼多的重型馬車。
現在還要買小型鍊鋼設備?他這到底是要拿到哪裏去用啊?
當然他也就是想想,這話他可沒敢問。
畢竟做生意要懂規矩,不該說的別說,不該問的就別問的道理他還是懂得。
於是他又給楊一暖指了個地方,那地兒就是他們本地一個回收鍊鋼的黑作坊。
小作坊不大,專門從附近的報廢車市場里,回收一些重要的金屬部件回來。
煉點地條鐵,和地條鋼,給農村的私人用戶使用。
畢竟很多村民蓋房子,也捨不得買品牌的鋼筋,用點他們產的就好。
畢竟農村也不蓋高樓大廈,用這樣普通的地條鋼就足夠了。
楊一暖到了這家,說明了來意,在報上名號是耿老闆推薦來的。
這家姓張的老闆,也就放鬆了警惕。
在院子裏,楊一暖也看了他們的鍊鋼的坩堝,和熔煉爐。
於是直接就從他們這裏購買了幾個大號的鍊鋼爐,一爐能出百噸鋼水左右的那種。
這對千山城已經足夠了,在買上一些坩堝,和幾臺非常老舊的鼓風機,還有鍛造機。
他就離開了這家雜牌鋼廠。
之所以購買這些鍊鋼設備,越是考慮到,前次大戰收繳上來的兵實在太多了。
有不兵還是破損斷裂的,這樣的兵就需要回爐再造。
而本千山城可沒有什麼金屬冶鍊設備,只有幾個簡陋的鐵匠鋪。
這些鐵匠鋪的出品,連千山城自己日常生產所需的鐵都難以滿足。
就更別提把那麼多的兵回爐再造了。
其實他也可以直接從藍星上購買,在帶到千山城去。
可問題是現在他的資金並不是那麼充裕,所以就只能搞些工回去,讓千山城的自力更生了。
而且有格蘭德這麼個技派的大神在,在他的設計下,搞出幾個工廠來說不算什麼難事兒。
其實鍊鋼不算什麼難事兒,無非就是把鐵融了,然後加一些氧化劑,來除掉鐵水中的雜質,讓碳含量降低而已。
然後再把煉出來的鐵水,不斷鍛打,最後冷去,就可以做出產品了。
過程並不是很難,只要找對合適的工,和方法就可以了。
而這次的採購,只是一次初步的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