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了,說好的,還有假啊?”劉桂花的聲音從外面傳來。
陳昭昭閉了,那可是來搶小妮的啊~哎~
不過有就爸爸為什麼不住家里跟兒解釋,但的解釋似乎沒有讓兒完全相信。
這下好了,小家伙應該沒什麼疑了,村里人有些閑話應該也會許多吧?
往好的方面想,陳昭昭就覺得這事沒那麼不好接了。
忙了大概半個多小時,其他人就陸續起來了。
有人幫磨豆漿,有人做早餐,有人幫忙收拾柴房,忙得不亦樂乎。
準備吃早餐時,趙有常回來了,送了今天換回的黃豆跟裝豆腐的木桶,同時告訴陳昭昭。
“賣豆腐的錢在于同志那,他說晚上回來給你。”
陳昭昭呆了下,笑著點頭,“好的知道了,麻煩大叔了,到家里吃早飯再走吧。”
“對啊,他大叔,我們正要吃早飯呢,一起吃吧。”劉桂花熱邀請。
“不了,家里已經做好了等著我呢。”趙有常客氣拒絕,正要走時,夸了句,“昭昭做豆腐的手藝真好,你哪里學的?”
“之前去縣里到個賣豆腐的婆婆跟人家學的。”陳昭昭把早就想好的說辭臉不紅氣不地說出來。
“原來是這樣。”趙有常點點頭,遲疑了下說:“我聽說最近供銷社要很多豆腐,我想著也做一點,你能不能教教你嬸子?”
“行啊,只要嬸子愿意學,我就仔細教,不過話說在前頭,做豆腐不容易,很講究作的,作不好就會失敗,或是做出來不好吃。”
趙有常了然地點點頭,“行,我知道了,我回去跟你嬸子商量商量,到時再找你。”
“好。”陳昭昭應下,趙有常就趕著牛車離開了。
早飯過后,劉家梅還沒來李花蓉先來了。
昨晚吃過豆腐,也生出了做豆腐的念頭,但想想又怕陳昭昭不教,畢竟要做來賣錢的,應該算方吧?怕問了不好,可家里幾個孩子鬧得厲害,只有厚著臉皮來問陳昭昭了。
陳昭昭痛快地應了下來還跟說了趙有常今晨說的話,李花蓉沒想到陳昭昭答應得這麼痛快,更想不到趙有常也有學做豆腐的想法,而且是想做了賣。
不過就劉家梅那人,太懶了,廚藝也差得離譜,覺得就算學估計也學不會,學會了也做不好。
跟陳昭昭吐槽了下劉家梅,陳昭昭覺得說得很對,但趙有常提出要學,沒有拒絕的道理,反正這又不是什麼技能。
不過只負責教,剩下的就看學的人自己了。
陳昭昭帶著李花蓉去了偏堂,教做豆腐的步驟。
梨山村幾乎每家每戶都有石磨,是清明跟過年用來磨糯米的,清明的時候用糯米包清明糍粑,過年用糯米炸糯米球。
本來早些年磨糯米村里有一個集的大石磨,后來因為使用石磨發生了爭執,壞了。
村里就集去打石頭,各家自己做。
因此,李花蓉他們想學做豆腐,不用愁著沒磨豆漿的工。
這次陳昭昭做十斤黃豆,到現在黃豆才磨了一半,正好要分兩次煮。
陳三梅跟陳四梅磨豆漿,現在跟陳大梅去煮第一鍋豆漿。
火生好的時候,劉家梅帶著兒趙小燕來了。
劉家梅進來笑呵呵的,打過招呼后,把趙小燕往前一拉說:“我怕我學不會,讓小燕跟著一起學。”
陳昭昭點點頭,沒多說什麼。
煮豆漿點鹵水是做豆腐最關鍵的步驟,火已經生好,就一邊做一邊跟們講要領跟一定注意的事項。
讓們看著一步一步做下來。
“煮豆漿的時候一開始一定要攪拌好,火絕對不能太大,不然很容易糊底,底下一糊,做的豆腐就會有糊味不好吃了……”
陳昭昭再教們點鹵水,要什麼溫度才能點,要怎麼點,點了鹵水之后如何作,全都講得仔仔細細。
“這就是豆腐花了吧?”點了鹵水后,豆腐花凝固浮了起來劉家梅就問,盯著豆腐花暗暗咽了下口水。
好香啊~
滿廚房都是豆漿香味,聞著都了。
陳昭昭看一眼,笑著點頭,“是啊,這就是豆腐花。”
“豆腐花啊,好香呀~”劉家梅又說。
這話的暗示意味很強,陳昭昭沒接話,今天的豆腐花沒打算拿來吃,就劉家梅這人,如果給了,非得要些回去給兒子吃,吃一點還不夠,得吃飽才行。
而且給拿了,就得給李花蓉一家,給李花蓉一家倒是樂意,但問題在劉家梅。
拿得多還不知道恩,傳出去,還會說是他們結他們家,孝敬他們的。
李花蓉瞥了劉家梅一眼,笑著說:“豆腐花是香啊,等你們學會了,回去自己做,想吃多吃多,吃到飽。”
比陳昭昭更清楚劉家梅什麼德行。
“是啊。”陳昭昭笑著接話,手上不停,把豆腐花舀到掛在鍋上的紗布里,教們后面的步驟。
劉家梅見沒撈到豆腐花吃,暗暗撇了撇,在心里罵了陳昭昭一聲小氣,再罵李花蓉話多。
陳昭昭舀完豆腐花,濾下水,跟陳大梅抬著放到木框里。
“行了,就這樣就完了。想吃就短一點時間,想吃老就久一點,我昨天那個是了六個小時的,我覺得這個時間最好……”
陳昭昭再跟們說了下木框的大小,的石頭的重量,再告訴們鹵水的制作。
“每次煮好豆漿,留一些下來封放好,下次就能當鹵水用,你們要做,我先給你們一點鹵水當頭鹵,不過也能用別的方法做鹵水。”
陳昭昭再跟們說怎麼用酸水做鹵水,告訴們點鹵的比例。
“比例很重要,一定要按比例來,不然影響功率也影響味道。做就是這樣了,你們剛開始做先別做太多,先拿一點練練手,做好了再多做。
方法跟要注意的事項就是這樣了。”
“就這麼簡單啊?”劉家梅問。
“……對。”陳昭昭點頭,“雖然看起來簡單,但做起來很講究作的,你們做了有什麼問題再來問我。”
現在的手藝可是前世無數次磨煉,才練出來的,剛開始的時候失敗過許多次。
不過那時候,只知道個大概,沒人這麼詳細地告訴步驟跟要注意的事項,這些的比例都是經驗的累積。
豆漿還沒磨完,陳昭昭就閑了下來,李嬸回憶了下步驟跟陳昭昭聊做豆腐的事,趙小燕在旁邊默默聽著。
劉家梅則出去,去柴房那邊閑八卦去了,比起做豆腐,更好奇劉桂花他們清柴房干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