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典藏華夏開局對話十大皇帝 第319章 九龍奪嫡,希世之君!

《典藏華夏開局對話十大皇帝》 第319章 九龍奪嫡,希世之君!

還沒等那些研究員們看個仔細,江逸就已經把劍給收回了劍鞘。

他知道,在回答完康熙的問題之前,這劍并不完全屬于自己。

康熙問道:“還需要注意的另一件事是什麼?”

“升級火炮,重視火的發展,撤銷海政策!”

“真理永遠在大炮的程范圍之,這是從明朝開始,就已經亙古不變的定律!”

江逸肅然道。

康熙若有所思的點頭:“這點可以放心,朕既然看過了火之強,自然不會讓別人有的,我朝沒有。”

“朕要再問你一件事。”

“晚輩謹聽。”

“朕之后,是誰坐了大清的天下?!”

“陛下的第四子,未來的雍正皇帝,新覺羅·胤禛!”

這大概是清朝最不被人討厭的皇帝了。

“為何不是胤礽繼位?”

康熙皺眉頭,他早在康熙十四年的時候,就已經立了二阿哥胤礽了,怎麼會變胤禛?

“胤礽在為皇太子之后變得驕縱蠻橫,時常結黨營私,再過十幾年后,陛下還會殺了索額圖,使得父子關系繼續惡化,陛下最終以‘不法祖德,不遵朕訓,惟肆惡眾,暴戾’的理由,廢除了太子。”

Advertisement

江逸如實說道:“也就是在皇太子被廢之后,眾多阿哥都更加始覬覦皇位,使得九龍奪嫡的戰爭愈演愈烈。”

“九龍奪嫡?”

康熙吃驚地看向江逸:“你是說,朕的九個兒子都在搶皇位?!”

“是的,陛下晚年對儲君之位的搖擺不定,幾次搖了社稷!”

“您第一年廢黜了二阿哥胤礽,第二年就又讓他重新當了太子,又過了三年,又把太子給廢了,并將他終。”ωWW.166xs.cc

江逸想起自己曾在文獻上翻到的那一頁,并繼續說道:“九龍奪嫡中,大阿哥因為過早暴野心,被陛下終生圈。”

“三阿哥胤祉,先被雍正派去守陛下景陵,后被關押在石景山,當年就被折磨致死。”

“皇八子胤禩,在雍正四年被趕出皇族,自己改名阿其那,閉于宗人府,不久后死于監獄……”

江逸把九龍的結局都跟康熙簡單說了一遍,其中名字提的最多的就是雍正。

康熙聽后暴怒無比:“胤禛怎敢害自己那麼多兄弟!”

“他明明已經繼位了,怎麼還是對著自己的兄弟不放?”

“九龍中,唯有皇十三胤祥對雍正的幫助很大,為滿清王朝唯一一位不用避皇帝諱的人。”

江逸說道:“至于其他皇子的結局,也怪不得雍正,換誰坐了皇帝那個位置,都會想盡辦法維護自己的統治。”

“其實陛下更應該從自找原因,您從來沒有堅定地選擇過誰,反而使得諸位皇帝有了爭權奪利之心。”

“還有就是,陛下活得太久了……”

江逸說出了一個很尷尬的原因。

康熙整個人都懵了,活得久也原因了?

“朕活了多歲?”

“六十九……”

聽到這個結果,康熙多多還是有些滿意的。

和許多皇帝不同,康熙并不盲目追求長生,他認為從出生到死亡是一個自然過程,是不可遏止的,所以人只能順應自然,多加保養,以求在一定的范圍延長壽命。

他認為,要使健康,關鍵在于飲食得宜,不能有所偏嗜,更不能暴飲暴食,應該對自況加以注意,合理進食……

想到這里,江逸不得不佩服康熙的在這方面的自律能力和人間清醒,他為皇帝面對的何其之多,但每次都能很好的克制住。

見康熙沒有說話,江逸繼續說道:“見陛下年紀越來越大,許多大臣都開始想依附太子,給自己在新皇面前立下從龍之功,結果誰都沒想到,陛下足足在位61年,導致太子的勢力越來越大,已經有了威脅到皇權的苗頭,所以您廢掉了太子。”

“太子被廢黜之后,陛下又默許其他皇子爭奪皇位,甚至還立下了兩大規矩,第一是不許威脅到自己的皇權,第二是不許兄弟自相殘殺。”

“所以陛下應該可以理解雍正,為什麼會或囚,或暗害自己的兄弟,因為你也是個連親兒子都可以囚的人,自古皇家無親,更多的是站隊和博弈。”

康熙冷靜地思考著江逸的話,似乎找不出什麼反駁的理由,便繼續問道:“那胤禛為帝如何?”

江逸回道:“對這位皇帝,后世的無數史學家都給予了充分的肯定。”

“他是世界公認的最勤勉的皇帝,有史家對他的評價為:‘日夜憂勤,毫無土木、聲之娛’,他也被譽為‘希世仁君’。”

“他的一生只有二十幾個妃子,批閱奏折無數。”

康熙聽到這,有些懷疑:“勤勞的皇帝多的是,崇禎皇帝就很勤勞,但很多次都把力使錯了地方,朕的胤禛,可會如此?”

“不會!”

江逸果斷道。

康熙頗為驚訝地看向他:“你怎能如此確定?”

“因為對于雍正帝,后世的無數子孫,都給予了九以上的肯定!”

“雍正在位期間,十分有效地為華夏解決了不歷史留問題。”

“他所實行的攤丁畝政策,奉行丁銀攤田賦一并征收的原則,改變了過去按人丁、地畝雙重征收標準,功解決華夏古代歷史上的人口稅問題,減輕了無地和地的農民負擔。”

江逸果斷道:“這在歷史上是一項巨大的創舉,雍正皇帝不僅想到,更做出了實打實的績。”

“他所實行的耗羨歸公和養廉銀政策,更是有現代財政預算、財政管理的意義,在促進文明進步的同時,更為后世積攢了不寶貴的經驗。”

“他的一生,是勤勞且有功的!”

“比朕如何?”

江逸沒有想到,康熙會問出這麼一個問題。

但即便如此,他的答案也十分了然!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