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典藏華夏開局對話十大皇帝 第237章 控萬民而劍指諸夷!

《典藏華夏開局對話十大皇帝》 第237章 控萬民而劍指諸夷!

“這句話在后世依然廣為流傳,如今更是被加改了兩句話。”

“哪兩句?”

漢武帝正視江逸,他發現這個后世真的給自己帶來了太多的驚喜。

江逸擲地有聲,聲音如同清晨鳴鐘一般,莊嚴,而又無比驕傲地回道:

“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

“凡我中華民,雖遠必救!”

“陛下,這就是源于華夏的傳承!”

“好極!”

漢武帝當即贊嘆道,許多觀眾也瞬間反應了過來。

他們一直以為強漢那句話出自漢武帝,可萬萬沒有想到,竟然是來自一個將軍!

這就是自漢武之后,大漢君臣乃至于子民的底氣!

這句話在漢宮之中,響徹古今,無數的觀眾都下意識膛,以為華夏人而驕傲。

“如今華夏已經山河一統,民族和諧,您再也不用擔心華夏人之間會再起爭端了。”

江逸話音落下,眼可見的武帝的神更加欣喜。

他長長的舒了口氣,腰板始終筆,手搭在腰間劍柄上,走出漢宮。

江逸隨其后。

“后世,你為什麼不去對話劉詢,而是來對話朕?”

“一個能夠在貧瘠之世中力挽狂瀾的中興之主,不比朕這個前半生有功,后半生卻犯下大過的皇帝強麼?”

漢武帝頗為好奇:“史書中應該清楚記載著朕和劉詢的功過,你莫非已對話過劉詢?”

Advertisement

“沒有。”

江逸回道。

的確,要是論綜合能力的話,劉詢無論是在大漢,還是在整個華夏史上,都絕對可以往前排,只是知名度比較低。

“陛下雖有大錯,但在臨終前也做下了不足以影響華夏史的決定。”

江逸覺得漢武帝去世前幾天,真的可謂英明絕頂。

“您是華夏歷史上第一個發布罪己詔的皇帝,重啟了漢初的‘黃老’思想,無為而戰,與民休息。”

“再就是任命霍為首輔大臣,他執政期間繼續采取休養生息的政策,減輕稅收,減勞役使漢朝國力重回巔峰。”

“第三就是賜死了年太子的生母,也是陛下當時極為寵的鉤弋夫人!”

漢武帝仔細聽著江逸的話,他似乎不需要江逸有太多的詳解,也能剖析出自己晚年的心理。

“若是子母強,殺之何妨?”

“這件事,晚年的朕做得很對!”

漢武帝寒聲道:“漢朝后宮攬政的局面屢見不鮮,就連朕登基之初也飽外戚掣肘。”

“莫說是之后的鉤弋夫人,哪怕是衛家權勢太盛,朕也會除去!”

這一刻,漢武帝展現出了他在江山和人之間的取舍,殺心甚至比剛才想砍江逸的時候還要更狠。

江逸據漢武帝的話,不斷地剖析著他的心理

他發現漢武帝實在太有遠見了,衛青現在還正是風頭正盛的時候,絕對是他的左膀右臂,但從他的話里行間,卻聽不見毫猶豫。

顯然,在用衛青的時候,漢武帝就已經考慮到了這點。

觀眾們見到他的眼神,都不打了個寒

“這就是一代雄主啊,天下需要,他連自己最人都能殺!”

“是啊,世人都說漢武帝殘暴,但要是鉤弋夫人沒死的話,誰也不知道大漢之后會怎麼樣!”

“那時候的大漢天下,可經不起出現一個慈禧啊!”

許多觀眾們都紛紛理解漢武帝,這要是換了唐玄宗不知道會不會殺?

“陛下的英明,不僅僅是在那個時候。”

江逸并沒有太多關注漢武帝的家事,而是繼續說道:“陛下開綢之路,打通河西走廊,開西域、平大宛,東征某鮮,南定兩廣,西南平諸夷,擴大出華夏兩倍的疆土!”

“若無您的雄才武略,便沒有后世引以為傲的大漢皇朝!”

“是您和無數的前輩們一起,打出了一個國家和文明的脊梁,打出了華夏兒的底氣和尊嚴!”

“晚輩在此,謝您和為了大漢金戈鐵馬的每一個先輩!”

江逸鄭重地看向漢武帝,隨著這幾期的對話,他也意識到了一個問題。

那就是華夏古代文明之所以能夠一直延續,除了有這些雄才大略的帝王之外,還有無數在前線打仗的將士和謀臣!

他們不像皇帝們一樣,在歷史上留下響當當的名字,但同樣值得,被后世尊敬和銘記!

若沒有這些人愿意為了護佑文明,愿意為了華夏開疆擴土,今日之華夏,不知會是何模樣?

漢武帝目閃爍,他走到江逸面前,欣道:“后世子孫能夠銘記這些人的功勞,是華夏之幸!”

“開疆擴土,從來不是個人之功,衛青和霍去病,乃至于大漢將士都是朕手中的利劍。”

漢武帝再次拔出長劍,皇劍在太的照耀下反著銀

“朕,不過是以這天下為劍!”

“后世可知,何種劍最為鋒利?”

漢武帝看向江逸,像是要教導江逸什麼。

江逸搖頭:“請陛下賜教。”

“朕手中這把劍,是以大漢地理為劍鞘,以天下政治為劍柄,以江山子民為劍鋒!”

“朕就是要用這把劍,掃盡大漢一切敵!”

“大漢乃至于后世的子孫都不能再有障礙,中原百姓的苦已經夠多了,是該到朕為止!”

“也許這會讓朕嘔心瀝,會讓朕頭疼不已,甚至威脅到朕的統治,但若代代人都不敢吃苦,代代皇帝都不敢冒險,華夏何時可興?!”

漢武帝步漢宮,將劍在了腳下的地圖上!

“大漢被匈奴欺七十余年,四方諸夷無不藐視我大漢,朕就是要這種局面不負存在,哪怕窮盡當世!”

“朕的父皇和祖父都沒有打,高祖更是飽匈奴迫,之所以忍氣吞聲,就是為了能夠有一代君主能夠執漢劍,滅諸夷!”

漢武帝腳踏諸夷地圖所在,漠然道:“朕,不過是為大漢后世,握起了這一把劍!”

“寇可往,我亦可往!!!”

漢武帝話音響徹在整個漢宮之中。

直播間外,江逸和現代觀眾們都震驚不已,耳邊仿佛出現了耳鳴聲,振聾發聵。

“臥槽,我頭皮發麻!”

“不愧是我們的漢武帝!”

“這一刻,我愿意稱武帝為永遠的神!”

許多觀眾們都不由瞪大了眼睛,瞬間自豪棚。

江逸心震撼的同時,更是對漢武帝的言行做了一個總結。

他想出的,只有這麼一句話……

以天下政治為劍柄……

控萬民而劍指諸夷!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