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典藏華夏開局對話十大皇帝 第220章 萬國來朝,女帝風華!

《典藏華夏開局對話十大皇帝》 第220章 萬國來朝,女帝風華!

“后世,你對天樞是何種看法?”

武則天并沒有第一時間告訴江逸,自己打算怎麼做,而是給他拋出了一個新問題。

這個問題,江逸也曾仔細想過。

試想,若是今日,武周天樞依然屹立在城,華夏的現存古跡中,將添上何等濃墨重彩的一筆?

華夏兒站在天樞之下,抬頭看到那一個又一個來朝國家之名,再看到我們華夏皇帝親題的‘武周萬國頌德天樞’八字,該是何等的驕傲與自信?

可惜,如今的后世,只能借古通今……

江逸有條不紊地回道:“晚輩認為,天樞是武周的經濟、文化、實力等各方面的象征。”

“它代表的不僅僅是武周文明,更是華夏文明史中的一個碑。”

武則天徘徊在天樞之下,道:“但李隆基卻毀了它,你作何看?”

江逸由衷說道:“先祖,晚輩認為,除了慈禧等罪大惡極者之外,后世不應站在現代的角度,以現代的眼,和超前的知識去苛責先祖,我們能做的便是以史為鑒,并適當作出評判。”

“對于唐玄宗李隆基,我們后世有人喜其功,有人恨其過,就毀天樞而言,這絕對是大錯。”

“后世唯一能做的,便是吸取教訓,爭取為我們的后世,將一份份文明珍藏并接力。”

“這樣,華夏的文明才會滾滾向前,不會步歷史的循環,不會再出現類似項羽、李隆基等,為圖一時之快,毀壞重大傳承的錯舉。”

“好,說得好!”

正對著放大鏡研究天樞的秦漢明忍不住說道。

Advertisement

此時,他的圖紙上,已經出現了萬國天樞的一些細節草圖。

因為其中的細節之太多,要想做到一比一復現,即便是秦漢明也不可能做到。

而且就算天樞再度被建起來,除非是類似武周時期,各國出資的那種,否則,還是沒什麼歷史意義。

這便是重大文明被毀壞所產生的不可挽回的后果。

“唉,真想讓江神去勸勸李隆基,讓他別毀天樞啊!”

直播間的觀眾們也都嘆息著打字,覺心底失落落的。

“當年天樞被毀的時候,民間怨聲載道,李隆基還是推了,他可不是說勸就能勸住的!”

許多觀眾都否決了這個提議。

覺當時的李隆基就是個盲目的熱青年,本以為可以超越武周風華,結果終其一生,都沒能超越武周鼎盛時期的萬國來朝!”

“是啊,而且終其晚年,還讓大唐由盛轉衰!”

“大唐盛不是由李隆基而起,廢卻是由他而生……”

觀眾們覺自己心態有點崩,這就像一張只差一道判斷題,就可以拿到滿分的試卷一樣。

雖然考到這分數的不是自己,但當看到的時候,還是十分惋惜。

“以后咱可得好好保護文,不要再去長城之類的古跡上簽名了!”

“就是啊,萬一我們的后世哪天去爬長城,去看那些古跡,結果看到我們這一代某些人的名字,鍋全往我們這一代甩還得了?”

“別說是后世了,我現在看到那些古跡上那些后加的名字,我都覺快要吐了!”

這一夜,許多家長也開始教育自己的孩子,一定要好好護古跡。

而一些孩子們,也開始告訴自己曾寫過那些字的父母們說道:“爸爸媽媽,原來在那些古建筑上簽名是不對的!”

“以后我們去哪里玩,都不要再簽啦!”

……

直播間畫面之中!

武則天一直在江逸面前徘徊著,像是在思考什麼似的。

或許,還在考慮該怎麼置李隆基。

若是換了早些年,武則天肯定不會有毫猶豫。

但現在的武則天,上已經是不疾病纏,已經覺到了自己心有余而力不足,而且已經有了打算還政李唐的想法。

若是李隆基按照原時代的軌跡,照常發展下去,他好歹還創造了開元盛世。

這要是滅了李隆基,代替李隆基而出現的那個君主,會不會是無能之輩?

已經時日無多的武則天,不由自主地考慮起這些。

這個時期的帝,同樣有著想要為后世多作謀劃的心,畢竟誰不想自己打下來的基業,能夠更好的發揚下去?

可李隆基這孫子,推了這萬國天樞啊……

若是自己去跟他說清楚萬國天樞的意義,他還會推麼?

武則天發現,到了這個年紀,是真的有些力不從心了。

也許,在過了一會之后,就會得到答案吧。

“后世,朕要回憶一番,當年的萬國來朝。”

武則天凝視著江逸,說道。

江逸心中亦是期待。

在武周萬國天樞之下,看萬國來朝,是何等盛景?

這一次,江逸直接把時空之鏡的聲效、音效、畫質,以及范圍拉滿!

他右手一揮,萬國天樞之下,一道如同5D般的場景,被撕裂了開。

空氣中,迸發出“滋滋滋”的電火石之聲,繼而便是時空之鏡仿佛將二人包圍,只留下后天樞。

江逸和武則天仿佛置其中,看著這一幕在眼前發生。

直播間的觀眾們可以從系統自剪輯的全方位各大視角,看到其中最彩的一幕!

神都城中,商賈不絕,四方街道,皆有穿著各種奇裝異服的男,或牽著馬車,或帶著各種朝貢之,在神都的大街上,小心翼翼,十分敬畏地往皇宮走去。

神都的百姓們或在街邊看著熱鬧,或在大街小巷中吆喝著做生意,人來人往,絡繹不絕。

“賣糖葫蘆咯,又甜又好吃的糖葫蘆!”

綢,中原上好的綢!”

“各位客,來看看嘛?”

神都百姓們看著這些來使,無不昂首,既展現出了華夏人的風,亦不失大國之風。

他們熱好客的同時,亦帶著華夏兒獨有的驕傲和鋒芒,而不是崇洋外。

江逸和觀眾們的耳邊,都響起了各種聽不懂的語言。

所幸江逸有系統,觀眾有系統給配的字幕,否則真就跟聽天書一樣。

“這就是中原啊,比我們國家繁華多了!”

“阿盧盧,對中原人要禮貌一點,要守禮,中原可是禮儀之邦!”

“這次我們去朝貢武周皇帝,可千萬不能出現任何差錯!”

“嗯嗯放心啦,據說這次有兩百多個國家要來呢,真的假的呀?”

一對拉著馬車的胡服男從二人側走過,給人的覺如同就在眼前。

“當然是真的!如今天樞建,此次所有臣服中原的國家都得過來朝貢,否則就是與剩下的國家為敵!”

胡服男走后,江逸和武則天又看到了許多的國家使者,他們持著使節,面恭敬,舉止不敢有毫違禮。

其中,廢鳥人更是站在了最后面,在眾多使者面前都不敢抬頭,看得觀眾們那一個痛快。

就在這時。

江逸心念一,時空之鏡上的畫面驟然變化,顯現出了萬國來朝時的明堂盛景!

在明堂兩側,穿著各種服裝的使臣聚集,足有數百或千之眾,卻是不敢在明堂上有任何喧嘩吵鬧。

他們畢恭畢敬的或低著頭,或偶爾左顧右盼,四,像是在尋找和等著什麼。

直到……

那一個穿龍袍、威風凜凜的子,一步一步,踏上皇位。

讓各國使臣驚訝無比的是,這位帝,戴的竟然不是皇帝在重大場合常帶的冕,而是……

理日常事務時所用的冠!

這……

圣神皇帝,是把這次的朝貢,當只是在理日常事務嘛?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