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唐卿直接哭笑不得,“六叔公,您六十好幾了,干嘛還要科舉考試啊?”
張增潤也有點不好意思,按理說到了耳順的年紀,不該有這麼爭強好勝的心思,可張增潤也想嘗一嘗當的滋味。
“嘿嘿,唐卿啊,我本來就是想試一試,看看能不能中舉,沒想到,沒想到啊,這可如何是好?”
張唐卿也郁悶了,這可如何是好?讓張增潤去某縣干一個押司,還是去路、府隨便找個從九品的小?亦或是在開封給他謀個從九品小。
據《景祐寄祿格》的規定,天下從九品小多如牛,一個縣里至有七八個,更別說往上的衙門里了,估計全天下從九品小有好幾萬人。
可關鍵是張增潤的年齡擺在這了。
“六叔公,您說現在怎麼辦?您讓唐安怎麼自?”
“唐安不是在關外東路為嗎?”
“可唐安是一縣知縣啊,總有回來的一天。”
“當年你和你爹爹怎麼辦的,我和唐安照此辦理唄。”
張唐卿徹底被打敗了。
當初制定政策的時候,就沒想到張增潤這種況,這不是拿朝廷的科舉考試當兒戲嗎?
張唐卿想了半天,才說道:“六叔公,要不您到臨淄去做押司?”
“唐卿,當真?”
“額……當真。”
“好,那我就去臨淄,總歸距離益都不遠,好好。”
張唐卿無語的看著張增潤,只能仰天長嘯。
王笑道:“六叔公去臨淄也好,距離老家又不遠。”
“唐卿家里的,你可莫要笑話你六叔公,我也沒想到會有副榜這一說啊。”
王真想哈哈大笑幾聲。
從來沒見過張唐卿這麼為難,哪怕當年他和張桂山一個榜首,一個榜尾,張唐卿都能云淡風輕的理掉,可在張增潤這件事上,張唐卿毫無辦法。
張唐卿能預料到,明天之后,張家可能會為天下人的笑話。
等張增潤走了,張唐卿使勁了臉。
“看來我還是想差了啊。”
王主幫張唐卿著肩膀,笑道:“您也沒想到會有六十多歲的參加科舉吧?”
“是啊,真沒想到。”
“展昭。”
“末將在。”
“跟吏部說一聲,能不能把我六叔公安排在臨淄當押司,再讓吏部統計一下這一科考生的年齡分布。”
“是。”
“人,您又要改革?”,王吃驚的問道。
自從張唐主政政事堂,改了多項目了?剛熱乎的律法就又要改嗎?
“為了防止六叔公之事再發生,要限制一下參加科舉考試的年齡了。”
王笑不已。
吏部尚書劉滋沒明白統計年齡分布是什麼意思,后來回家問了在大學讀書的孫子劉嶺。
“翁翁,可是使相布置的題目?”
“為何這麼說?”
“普天之下,懂得分布一詞的,不過寥寥幾人,能讓翁翁親自辦理的,政事堂中只有使相大人一人。”
劉滋有點惱怒,訓斥道:“混賬,難道老夫不懂分布是什麼意思嗎?”
“您理解的分布,和使相所說的年齡分布完全不是一個概念,翁翁,孫兒還是覺得,您最好請大學的學生幫您統計,否則,拿不出使相想要的數據,要挨訓了。”
“數據?”,劉滋更懵了,數據是啥?
劉嶺嘆了口氣,“哎,這就是錢先生所說的新時期的文盲吧。”
“文盲是何意?”
“哦,哦,沒啥意思,翁翁,需要我的同學幫忙嗎?明日正好是休沐,大家都沒事干。”
“哦,哦,請他們幫忙吧,晚上老夫請他們吃酒。”
“好。”,劉嶺說完,跑出去邀請同學了。
劉滋想知道文盲到底是什麼意思,可有不好意思問劉嶺,生怕劉嶺再說一個他不懂的詞語。
劉滋和晏殊的關系還算不錯,晏殊雖然和張唐卿鬧的不愉快,不過晏殊還是接了張唐卿的邀請,到大學擔任了大宋皇家學員集賢殿大學士一職,主要負責教授十三經。
晏殊在開封府城里有宅子,當劉滋敲開晏殊家的大門后,晏殊沒回來。
劉滋又去找了龐籍,龐籍的兒子和他最小的弟弟好像也在大學讀書。
龐籍聽了劉滋的問題,也是一臉懵,趕把小兒子和弟弟喊了過來。
“額,劉大人,劉嶺當真說您是文盲?”
劉滋認真的點了點頭。
龐籍呵斥道:“哪那麼多話?趕說,文盲到底是何意?”
“文化盲人。”,龐籍的兒子龐元英輕聲說道。
“文化盲人?”,龐籍和劉滋咀嚼了一下這四個字。
劉滋瞬間暴怒,怒氣值直接拉滿了,“混賬東西,敢罵老夫不識字?看我不打斷你的狗,龐相,下告退。”
“額,劉吏部,制怒制怒,我覺得,孩子說的沒錯。”
“啥?”
“咱們不是文盲是什麼?”
“啥?”
龐籍苦笑道:“劉吏部,你有沒有想過,我們對大宋皇家大學教授的學問一問三不知,就比如這年齡分布,到底是干什麼用的?如何統計?咱們不知道啊,不是文盲是什麼?”
“額……”
劉滋想了想,好像真的是這麼回事。
“你和地方吏接不多,可戶部、刑部、工部和地方吏接特別多,除了戶部以外,其他幾個部,每次行公文之前,都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為何?”
“因為這幾科制科出的知縣知府們,能把部里的公文噴的一文錢不值。”
“什麼?反了他們了,龐相跟我說都是有誰,我看看等三年一勘磨的時候他們怎麼辦。”
“可人家噴的對啊。”
“啊?”
“工部要在長江上架設幾座浮橋,公文發到沿江幾個縣,要求沿江的縣配合施工,做好后勤保障。”
“這很正常啊,使相也支持大規模架設浮橋。”
“可一個學生是軍監出來的,人家說,軍監已經研制出了一種新型的鐵橋,為何還要勞民傷財的建造承載量如此低的浮橋?這不是勞民傷財嗎?”
“何謂承載量?”
“顧名思義,意思應該是說不能一次上去很多人的意思。”
“哦,明白了,軍監當真有?”
瑞根歷史官場養成文,絕對夠味!大周永隆二年。盛世隱憂。四王八公鮮花著錦,文臣武將烈火烹油。內有南北文武黨爭不休,外有九邊海疆虜寇虎視。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關鍵在於你身處其中時,該如何把握。勇猛精進,志願無倦,且看我如何定風流,挽天傾!歷史官場養成文,兄弟們請多支持。
一個特種兵,在不經意中回到煙火四起的時代,與史上傳奇般的角色共同相處、發展。為自己的三國夢想,努力四處爭戰,喋血沙場. 從虎牢揚名,到徐州起家,然後江東建基,接著進軍荊襄巴蜀,最後逐......
朱壽一覺醒來,穿越到了大明洪武年間。家境還算富裕,可他震驚發現,自己竟是一個患有腦疾的人。算了算時間,太子朱標即將早逝,朱壽便趕緊跟一直照顧自己的爺爺商量一件大事。“老頭子,太子朱標馬上就要死了,咱們趕緊跑路吧!”一句話,就把爺爺給震驚住了。朱壽覺得,爺爺這是咸吃蘿卜淡操心,可直到有一天,爺爺穿著龍袍出現時,他懵了。“啥?”
大宋戰神狄青,戰陣何等威勢?戰功何等榮耀?不過惶惶不可終日,驚懼而終! 這大宋朝,悲哀不遠,終究要有人來掀桌子! 狄詠來了,改變一切! 歐陽修,包拯,王安石,司馬光,曾鞏,蘇軾,蘇轍……這是大宋的風華。 馬踏黨項,推平契丹,壓製女真,統治草原,再開西域……這是狄詠的人生。 狄詠是文壇魁首?其實不是,他是一個武夫!
都說京城居,大不易。前往長安的道一,路上遇風雨,臨機起卦,觀之,樂之,“出行遇貴人,大吉大利呀。”其實這是一個小道士,與師父在線雙忽悠,想要去京城混日子,順便為九宵觀尋香客,遇見了行走的“百妖譜”。然而,混日子是不可能混日子的。很快,道一就明白了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