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幻想言情 我的開掛人生[快穿] 第223章 建設3

《我的開掛人生[快穿]》 第223章 建設3

也沒有大辦酒席,就是發了一些糖果。再就是自己家的親人吃了一頓飯。婚禮是很簡單的,不過曉曉反而更開心,自己被折騰。

婚禮過后十多天,就聽說要開始了搞起公共食堂,以隊為單位,不過文件還沒有到達下面,不管什麼都是一步步來的。

曉曉知道后,就開始把要急著走,準備東西。

“昌明,我們提前幾天去黑龍潭吧?”

“為什麼,咱們還可以在家里多待些日子呢?”

“你不是還有戰友要回家嗎?咱們早點去,我想自己有多余的時間,在那邊給自己搭窩棚,有自己的房子,我才安心。要不然我心里不得勁。”

“也行,我是第一批回來的,我回去后換指導員回去,他親的比我早,剛好回去探親人,把他的妻兒接過來,咱們還能讓他搭把手,幫著搭窩棚。”

“就是的呀,咱們三天后走,要是咱有條牛就好啦。拉著咱走。”

“你呀是異想天開,有牛也不行,太遠了。有千多里路呢。”

“算了不要想那麼多。”

接下來的幾天,曉曉和許昌明不是準備走的東西就是和家里的親人告別。

“曉曉,那里生活艱苦,家里的這些能帶上的就帶上吧?”

“姐,我也是這麼想的,別看昌明他們在集吃,可是偶爾也要用到一些鍋碗瓢盆的,自己家還是得有這些。家里的雖然舊了些,我也打算帶去,那地方荒涼的很,前期艱苦些,買東西不好買,等建設好了,你帶著孩子們到那兒去玩。”

“行,知道了。你和昌明要照顧好自己,知道嗎?”

“知道了,我還帶了好些藥,有醫院買的,有自己在山上采的,還有新的棉被和一些零碎的東西。”

Advertisement

“曉曉,你家里的糧食也要帶上,記住咯。”說話的是隔壁的鄰居大嬸。自小看著曉曉長大的,對曉曉也不錯,曉曉的爹娘去世后,沒照顧曉曉。

“蕓嬸,記住了。糧食肯定要帶著的,一個新地方,什麼也沒有,不帶過去,吃啥。”

曉曉家院子里坐了好些人,昨天曉曉把家里的一些事都和爺也說過,說自己這幾個月的工分讓他們去領糧食,算孫的孝敬。還有家里的房子就給許昌明的姐姐幫著看管,至于原因,陳爺爺和陳都明白的。

家里的還有大伯三叔,給誰家看管都不行,免得生意見,曉曉也怕被強行奪走,自己的戶口和房子都在,自己以后還要回來住的,不想以后為了房子和自己大伯或是三叔家里吵架。

曉曉的安排陳大伯和陳三叔爺沒有說什麼。這樣也好,省的以后吵架。誰家也別指占便宜,從沒有得到過,也就沒有不會有失去。

天還是漆黑的,曉曉把家里的舊鍋碗瓢盆全部干凈裝進一個大箱子里面,藏好在地窖里面。

舊被子和一些不帶走的件,全部都藏好。夫妻倆一人挑著一擔巨大的籮筐,里面放著東西,沉甸甸的,夫妻倆都打著手電筒朝鎮上走去。

只有到鎮上坐車去市里坐火車。

東西真的很多,就是許昌明挑著都覺得吃力,曉曉挑的東西也不輕。

“媳婦兒,你累不,要不你再放點東西到我這兒來。”許昌明很心疼曉曉挑著那麼的東西。

“還好,你那兒還有地方放嗎?我能挑的起,你放心吧,也就這段路長點,到了車站就好了,上來火車就沒事的。”

抵達鎮上,一番折騰才坐上開往市里的汽車。

因為占了道,曉曉還特意多買了一張票。兩個多小時后抵達市里,然后再輾轉到達火車站。

“哐當哐當哐當”火車把曉曉帶到了未來要生活幾十年的地方。火車上,夫妻倆番休息,看顧著行李,他們都行李是整節車廂最多的,不人都好奇。有的只是單純的好奇,有的卻是另有目地。

夫妻倆不管干什麼,都是一人守在邊上。

在一個小站下的車,這是離黑龍潭最近的一個停靠站,從這里過去到黑龍潭還有一百多里路,夫妻倆下車后,看見的是瓢潑大雨。見不著對面的人。

挑著東西沖到小站的屋檐下避雨。

著天,曉曉一看就知道一會兒就能停。

沒有一會兒雨停了,不遠駛來一輛馬車,趕車的人穿著55式的軍裝,許昌明眼睛好一眼就認出來是二連的連長吳六齊,兩個連的距離不是很遠,他沖過去使勁揮手。Μ.166xs.cc

吳六齊也看到沖自己揮手的許昌明,“老許,你這是探親回來啦,時間還沒到啊。”

“可不是嗎,我媳婦說,我是干部要以作則,早點回來。家里也沒啥事,就提前回來。這連里的基礎設施都沒有建設好呢,不得早點回來干活呀?”

許昌明還在戰友面前給曉曉臉上金,曉曉就是離得遠,也聽見了。覺得丈夫還是很可的,要面子的,在幾十年后,會說虛榮。

“嫂子的思想覺悟不錯啊。”

“那是。”許昌明臉上都是驕傲的樣子,他也沒有全部說假話,曉曉之前也說過的,早點回來也有這個意思在。

“走吧,幫你把東西搬上來,趁天還早,我們趕路吧。再遲點,不知道要到什麼時候才能趕到連隊。”

“媳婦兒,給你介紹一下,這是我們兵團二連的連長吳六齊,老吳這是我媳婦兒陳曉曉。”

“吳連長好。”

“嫂子好。”

寒暄過后,就是搬東西,一起搬到馬車上面去,曉曉坐在后面,擋住東西。

許昌明和吳六齊坐前面,一邊趕車一邊聊天,都是兵團最近的一些事和新的政策之類的,還有怎麼提高生產力。

曉曉抱住裝棉被的籮筐一直昏昏睡,這馬車顛簸的滋味很不好。路面崎嶇不平,一直顛簸的想死,很難,特別是暈車的人,會更難

到一連的時候,已經是晚上的時間,“連長回來啦!”

有第一個發現的,后面的人都爬了起來,曉曉這一路看過來,才知道這里到底有多荒涼。人跡罕至,一路上,很難看到一個活人。估計偶爾有活人都是從部隊出來的。

沒有一會兒,全連的人都起來,圍了過來,個個對著曉曉“嫂子好(弟妹好)。”

曉曉還是第一次見到這麼些熱的人,都是發自心的熱。臉上都洋溢著真誠的笑容。

吳連長要趕著回去送東西,曉曉在行李中掏了老半天,掏出來一塊三斤重的臘,這是曉曉從來這個世界后就拿出來的臘,一共就幾塊,婚禮吃掉一塊,還剩下幾塊。

“吳連長,謝謝你一路送我們回來,要沒有你,我們現在還在路上呢?這塊臘是家里帶來的,你帶回去給戰士們炒點什麼野菜就著吃,味道不錯的,當初做的時候我放了很多大料一起腌的。”

吳六齊不好意思接,這不是別的小東西,這塊臘一看就是好的,熏的油亮亮的,都

“嫂子,不需要的,我們想吃自己在外邊打就是。”不過不準用槍打,子彈多貴。不能隨便使用,雖然他們還有槍,也不是隨便能打獵的。曉曉也知道,他們的生活肯定不好。

“拿著吧,吳連長實在是不愿意要就找個地方扔了吧?反正送出去的東西,我不帶往回收的。”

“這……這……。”

“老吳,你是不是一個爺們兒,做事咋那麼磨磨唧唧的,我媳婦兒讓你收下你就收下。還有一段路,你快回去吧。”

“那行,謝謝嫂子,我先走了。”吳連長哪里是不想要,要是是一連他們自己做的臘,他都敢搶,可是這是人家家屬帶的,自己哪里好意思要。要不然也不會被許昌明說他磨磨唧唧的。

送走吳連長,連里的每一個人都圍許昌明兩口子。

一直直到指導員章杰開始趕人,知道會來些家屬,戰士們已經空建好一些房子,都是留給那些家的人住,都是一些比較簡易房子,泥磚的房子上面還蓋著茅草。

曉曉家里和指導員家里都是挨著的,曉曉住在第一間院子里面,到現在大家伙也才蓋了十來間房子,指導員比較細心,還在每家后面留了幾分地的菜園子,前面的籬笆院需要家屬或者是住在這里的男主人自己扎。

還有炕也是簡單砌好的,曉曉第一夜就是在新房子里面,隨便睡了一宿,衛生啥的,就沒管。

天亮睜開眼睛,邊上睡的那一塊地方都是涼的,一早許昌明已經給家里挑好水,就到連部去了。

一邊還放著一份早餐,大碴子粥和一點咸菜,都是野菜做的。

起床以后,現在家里打掃衛生,把家里帶來的一些東西,給拿出來歸置好。沒有柜子,許多東西,曉曉還是放在籮筐里面。外邊有一個土灶,是連著炕的。

在炕上鋪上一層棕墊才好,可是這里沒有,曉曉只好把家里帶來的報紙拿出來,都是從廢品站收來的,帶來糊墻的,先糊炕吧。

糊好炕還有歸置帶來的品,還有打掃衛生,自己挑水洗澡洗頭發,昨晚就忍著沒有洗,今天收拾完屋子,怎麼著也得洗干凈,要不怕自己會熏著自己。

一天沒有出門就在家里收拾。家里已經幡然一新,不再是昨天看到那樣。

連部

“老章,這段時間連里況怎麼樣?”許昌明拿出來一包好煙遞給章杰,他特意給章杰帶的煙。

“大前門,不錯還記得給我帶包喜煙,怎麼樣。嫂子對你好吧!”

“我媳婦兒當然對我很好啊,也不看看我是誰。”

“吹吧,你就吹吧。”

“咱們還是說說連里的況吧?”

“行,之前開的荒都種上的那些,漲勢都不錯。一定能收。”

“那就好,我在家也擔心著。”

“……”

一連還有三個排,大家都在比拼著,卯足勁的PK。

看哪個排開的荒地多,哪個排打的糧食多。每一個排都不服輸,都想戰勝其他的排。

幾個月下來,這里比之前來的時候好了很多,有點樣子,可是在曉曉眼里還是一片荒蕪。

“昌明,你現在把家里的臘送幾塊到連部食堂去,家里留一塊就行,過幾天家里請客,請在這里的人吃飯,有多人,你說說我好好準備準備。”

“媳婦兒這麼多人的飯,咱家的糧食夠吃嗎?”

“夠的,夠戰士們吃一頓的,過幾天我坐連里馬車出去一趟,找人換些糧食來,我知道這里有很多的野野兔,我這幾天打點,到時換些回來,咱們的房子都是這些留在連部的戰士的蓋的,不得做一頓飯謝謝大家呀。”

曉曉知道一個連就一百來號人,不超過一百三十人。回去一半,還有一半最多六十幾人。

不算多,主要是自己要和戰士們先打好關系,請客是曉曉融這里的第一步,這些都是最可的人。

剛從戰場下來,又投到農墾的大軍里面來,這很不容易。他們是最能吃苦耐勞的人,也是最任勞任怨的人。

“我算算,加上我們倆應該有六十四人。”許昌明想不到自己的媳婦兒這麼通達理,還主請客。

黑龍潭給人覺是,這里是人煙稀、野橫行,沼澤片、冰雪苦寒的地方。這里有世界上最沃的黑土地,卻一直是我國最荒涼的地區之一。

要知道這里的鋤頭都不多,聽許昌明講剛開始的時候,全是用手拔草,用木坑下種的方式開始在這片荒原上。

沒有牛馬,都是人拉犁,沒有農,大家是倉促上陣,好些都是臨時在周邊買的,可是也不能做到人手一把農,有的用鐵鍬,有的用鋤頭,有的用木大家每天換使用農,現在已經種好許多大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