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重生小地主 第810章 看戲

《重生小地主》 第810章 看戲

這邊秧歌隊進村子裡去了,那邊戲臺上就有一班扮好的小戲出來,翻跟頭、打把勢,伴著鑼鼓點,格外熱鬧,不時贏得喝彩聲一片。這也是暖場的,而且這樣熱鬧暖場的劇目,最得下面的觀衆喜歡。

因爲秧歌走了,戲臺上的戲還得工夫纔會開唱,因此,連蔓兒等衆人就有很多陸續地回後院屋子裡去坐著了。

秧歌隊進了村子裡,很快就在老宅的大門口停了下來。一陣激烈的鑼鼓點子,秧歌隊裡的藝人都拿出了看家的本事,扭的格外彩。

老宅的大門這個時候才緩緩地打開,裡面探出兩隻小腦袋,一個是六郎,一個是連芽兒,這兩個孩子,是被打發來開門的。

畢竟是小孩子,喜歡的就是這樣的熱鬧。六郎和連葉兒開了門,就忘了回去,就挨著門站著,呆呆地看著外面的秧歌。

老宅的院子裡,靜悄悄的。

連老爺子和周氏都沒出來,不僅他們沒出來,還將老宅的其他人也都在了屋子裡。不過這樣的熱鬧,不讓人看是不可能的。連守義、何氏、甚至蔣氏帶了大妞妞都趴在窗戶邊或者門邊往外看。

“去櫃裡拿些錢出來,”連老爺子坐在炕頭上,聽著外面喧鬧的聲音,一邊對周氏道。

“拿錢幹啥?”周氏不解。

“人家在門口那麼扭,咋地也得給倆賞錢。快點拿錢,讓繼祖送出去。”連老爺子就道。畢竟是在外面做過掌櫃的。連老爺子覺得這種場合,要打賞些銀錢纔夠面。

“這還用咱給賞錢?”周氏盤坐著,顯然沒有下地開櫃子的打算。“老四家請來的。那錢不是老四家給出了嗎,還用咱掏啥賞錢?”

櫃子裡的銀錢,因爲給連守仁說親的事,花費了不,最近又要給四郎說親,已經給婆送了一回錢,想必以後要花的錢還多。周氏捨不得拿錢出來。

Advertisement

而且,在周氏的心裡,這是連守信那一孝敬他們的。沒有讓再花錢的道理。

“那是兩碼事。老四家給的再多,也不能代替這個。不信你看一會人家還得到王舉人家門口扭去,到時候王家肯定得給賞錢。”連老爺子就道,“趕的。一會人走了。空著手,不好看。”

“咱咋跟人家王舉人家比,你還當你是大財主那!”周氏撇了撇,“這人又不是咱請來的,誰請來的,誰花錢。吵吵八哄的,我還嫌它煩。”

周氏擺明了,不肯去拿錢。

“你……”連老爺子氣的皺起了眉頭。看著周氏。

“我咋地啦。”周氏還不等連老爺子說就先搶過了話頭。“我哪句話說錯了?你要錢,找你那孝順兒子去。那金山銀山的,你給多賞錢都由得你。”

說著話,周氏就扭過臉去,不再搭理連老爺子了。

“爺,外面扭秧歌的過去了。”連繼祖這個時候就道。

“哎……”連老爺子打了個哎聲,“四六不懂啊,這臉啊,都讓你給丟盡了。”

“嫌我丟臉,你休了我!”周氏猛地扭回頭,惡狠狠地衝著連老爺子道,“你還當你還有臉。有臉咋老四請你赴席去,你不去,請你看戲去,你也不去。我不去,是我不稀罕那玩意兒。你不稀罕的嗎,爲啥不去?還說我丟臉,咱倆到底誰丟臉!”

連老爺子被周氏說的,一口氣憋在嗓子眼,差點就氣了個倒仰。

“你個敗家……”等連老爺子略緩過來一些,立刻就指著周氏罵了起來。

眼看著老兩口子又要吵吵起來,連繼祖、蔣氏等都忙過來勸解,好不容易,纔將兩個人勸開了。

“老四他們,一會得給咱送飯菜來吧。”連守義坐在那,託著下,說道。

“就知道吃。人家就是送,那是給你們送的。那是給我們老兩口子送的。沒出息的玩意兒。”周氏氣勢很足的罵道。

連守義咧笑了兩聲,一句話都沒有反駁。

每當連守信家要送飯菜過來的時候,就是周氏的權威在老宅最強大的時候。這種時候,周氏說什麼,罵什麼,都不會有人反駁,周氏要支使誰幹什麼,誰也不敢不去幹。

“你要幹啥去,”周氏的眼角瞥見何氏沿著牆要往外溜,立刻就斥道,“你老實給我待家裡頭。不是早說了,今天哪也不許去,省得丟人現眼。”

“娘,俺沒想出去,俺是去後院,解個小手。”何氏也咧笑,真的就不敢往外走了。

“懶人屎尿多。”周氏厭棄地瞪了何氏一眼。

秧歌隊在老宅門口扭了一陣,又繼續前行,在王舉人家的大門口又停下來,很是扭了一陣。果然就有王家的管事出來,放了賞錢。秧歌隊的藝人歡喜雀躍,又沿街扭了一回,還在打穀場上繞了一圈,才又往牌樓前回轉。

等秧歌隊回到牌樓前,觀衆已經人山人海,比剛纔還多出了不,左近的道路上,還有扛著凳子,夾著小板凳往牌樓前趕的。棚子裡已經坐不下了,有許多人只能站在外面。也有些或年老,或頗有威的被請到了前排,連蔓兒家安排的座椅上就坐。其中就有三十里營子村廟的住持和尚,還有小罈子在旁邊伺候著。

牌樓前除了十里八村來看戲的,還招來了不小販。有賣炒花生、炒磕的,還有賣糖葫蘆,賣糖豆糖塊小點心的,還有賣小玩意兒的,不一而足,生意竟然還都不錯。

秧歌隊在牌樓前又扭了一番,贏得了喝彩聲之後,就陸續地進了戲臺後面專門搭給藝人們的棚子裡。

這個時候,就聽得一陣鞭炮聲響,這是連家院子裡開席了,同時也宣告著,戲臺上的戲要開唱了。

今天連蔓兒家來的客人極多,是後院的眷,就坐了有六桌。每一席上,都有一份如今在遼東府極有名的烤鴨,至於席面上的其他菜餚,大都是錦縣城連記酒樓的大廚掌廚,菜自不必說。

連蔓兒這屋裡坐了兩席,小姑娘們吃的頗爲斯文。

等宴席過後,有離的遠的賓客先告辭的,也有看戲的留下來看戲的,直到未正時分,院子裡客人才差不多都散了,前面戲臺上的戲也演完了,觀衆們也都散了。

連家的管事們又帶著人收拾,另外安排宴席,招待戲班子和雜耍班子的人等,忙個不停。

別的客人都走了,只有張家和吳家的人沒有走。

戲班子的人吃過飯,也沒有走。上午是給十里八村的鄉親們唱的,這下晌,還得專門爲張氏孺人再唱幾齣。張家和吳家的人,都是張氏留下來,和一起聽戲的。

“娘,一會收拾收拾,讓們進院子來唱嗎。你和我姥姥,你們也不用出去,就坐屋裡面聽。”連蔓兒就對張氏道。

“不用,還是去外面。外面寬敞,我看了,有那棚子,再燒個火盆啥的,我們再多穿點,一點都不冷。今天的天頭好。”張氏就道,“在外頭,還能讓多點的人來看。這看戲聽戲的,就得人多才熱鬧。”

本來留下戲班子,是爲了滿足張氏和李氏聽戲的心願,自家暖暖和和在屋子裡面聽戲。可張氏卻並不想這樣,留下張家和吳家的人和一起看戲還不夠,張氏還想讓村裡的人也一起來看。因爲人多熱鬧。

李氏等人也沒意見,覺得就在外面看戲很好。

“那行,我讓人再把棚子收拾收拾,攏幾個火盆。”五郎說著,就出去安排人幹活去了。

很快,外面就收拾好了,戲班子也準備好了,連蔓兒一家,張家一家,吳家一家,還有趙氏和連葉兒就從院子裡出來,往看戲的棚子裡面來。

下晌還有戲看的消息,已經傳了村裡。連家的張氏孺人,要請村裡的姑娘、媳婦們看戲。因此,棚子裡頭又來了不人。大姑娘、小媳婦、老婆婆坐在一,見連蔓兒們來的,就都站起

很多相的面孔,張氏就笑著打招呼。

連蔓兒則是打發人送熱茶,還派發了些小點心。

棚子裡面收拾過,很乾淨,又攏起了火盆,確實並不覺得冷。大家坐下一會,戲就開唱了。

下晌這臺戲,大多是張氏點的戲目,李氏也點了一出。最先唱的一出就是鍘案,就是小紅玉那個戲班子唱的。接著第二齣是卷席筒,這是外地來的戲班子,在錦縣唱了名氣。這兩齣戲,在錦縣都極爲有名,很多人百看不厭。

就見戲臺上開唱沒多久,張氏就拿出帕子來眼淚,再看看戲的其他人也都是如此。很快,就變戲臺上在唱,戲臺下面在哭,還有小聲罵的,大家看的都相當的投

連蔓兒的角不由得,這些人,們的好和張氏是一樣的。們就喜歡看這樣的劇目,頌揚好道德、鞭撻邪惡,善良的男人人,經歷磨難,最終戰勝邪惡,獲得幸福。

案,連蔓兒是悉的,不過接下來的卷席筒,對連蔓兒來說卻是陌生的。(未完待續。)

章節報錯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