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重生小地主 第622章 牧場

《重生小地主》 第622章 牧場

&n第一更,求紅。

連蔓兒這邊將酪蒸好了,那邊丫頭小喜和小慶也將櫻桃都收拾了出來。連蔓兒又讓小慶取了四個瑪瑙碗和四個小銀勺來。

這四個瑪瑙碗通,晶瑩剔、鮮豔滴,是整塊的瑪瑙挖制而的。這是前些天連蔓兒縣城,偶然發現,非常喜歡就買了下來。

每個瑪瑙碗裡裝了多半的核櫻桃,然後再將微微冷卻的酪倒上

小七在前院書房,隨著小喜就回來了,手裡還舀了四張寫好的大字給連蔓兒檢查。雖然剛纔說寫不好字就不給小七吃酪是玩笑的話,但是連蔓兒還是很仔細地檢查了,見小七寫的頗爲認真,而且還比前些天有了進步,這才微笑著點頭。

連蔓兒帶著小慶和小喜在東屋放了小炕桌,將四碗酪澆的櫻桃放在桌上,又端上來四小碟的乾果,分別是葡萄乾、杏仁、核桃和松子,其中杏仁、核桃和松子都是炒過的。

連蔓兒這才讓小慶和小喜退下,帶了小七在桌邊坐了。張氏和連葉兒也都放下手裡的針線,過來一起坐了。

孃兒四個,一人一碗酪櫻桃,舀著小銀勺慢慢地吃,一邊還可以添加自己喜歡吃的乾果。初夏時節,暖風徐徐,滿院的花木映出一窗的翡翠,正是難得的閒適和自在。

還有什麼比一家人一同在如此景中品嚐食更快樂的事那。

“蔓兒,這個·給你爹留了沒?”張氏吃了幾口,就問連蔓兒。

“留了。”連蔓兒往瑪瑙碗裡又加了一小勺的葡萄乾,一邊答道。酪蒸出來有多的,已經讓小喜舀到地窖裡暫時存放了起來,至於櫻桃,等連守信回來了,現摘現核更新鮮。

Advertisement

“等你爹回來了,要是我忘了,你們記得給提個醒·讓把那酪用熱水溫一溫,再給你爹吃。”張氏又道。

“知道了。”三個孩子齊聲答道。

連蔓兒家現在的窖裡存放了冰塊,但是張氏定下的規矩,家裡人,尤其是連枝兒和連蔓兒,是不能吃太涼的東西的。

比如這酪櫻桃,吃起來就是果粒酸的味道。連蔓兒們現在吃的,可以算作是常溫的。另外,還可以舀地窖裡用冰塊冰鎮,或者直接磨了冰塊的碎末加進·那個味道會更加的爽口。

酪櫻桃的吃法,可不是連蔓兒發明的,而是自古就有。在連蔓兒家的藏書中,就有好幾關於酪櫻桃的記載。而且,還有很多有關的膾炙人口的詩詞流傳下來。

其中就有“忍用烹酪,從將玩玉盤”等佳句。連蔓兒就是到了這些詩句,才起意買了瑪瑙碗,一開始還只是蒸酪吃。這櫻桃下來了,才用酪合著櫻桃來吃。

酪營養價值很高,而且滋養皮。現在是每隔幾天·打發人西邊採買牛,連蔓兒已經在心裡做了打算,要置辦一個牧場·放養牛羊,現在正在尋找合適的地方。

連守信今天帶著陳掌櫃出門,就是辦這件事了。

這兩年,連蔓兒瞭解到當地對於牛、羊,還有牛羊的需求是很大的,但是這些東西的在集市上卻極有賣的,完全是供不應求。

其中羊還好一些,牛則顯得更加金貴。因爲朝廷有律例·爲了保護耕作·止宰殺耕牛。即便是耕牛老的不能幹活了,也不能隨意宰殺。要衙門備案·得了許可,才能宰殺耕牛。就像三十里營子這裡·上一兩代的莊戶人家,有的一輩子都沒吃過牛的也有。

這種況,在西北邊回民的遷後,纔有所改善。回民養的牛,並不在止宰殺的範圍。但是因爲那民住的比較偏僻,流通也不方便,因此,想吃牛還是困難重重。

至於牛、羊自然就更是如此了。

連蔓兒想,如果就近辦起牧場,就能解決了這些問題。一方面方便了大衆,另一方面也可以財源滾滾。

傍晚時分,連守信終於從外面回來了。張氏忙讓小喜打了水進來,讓連守信洗漱。

“今天蔓兒又做了酪,給你留了一碗。我讓人端來給你吃。”張氏笑著對連守信道。

連枝兒、連蔓兒和小七都在屋裡坐著,見此形,相互換了一個眼,都抿著笑。連守信和張氏可以說是老夫老妻了,但是兩個人的卻沒有因此就變冷淡或者乏味。比如說每次連守信出門後回來,不管連守信出了多久,張氏的表現都好像是連守信是出了趟遠門,很久沒見,特別的親熱、歡喜。

“不用。”連守信洗了臉,一邊從張裡接了手巾手,一邊說道,“那個東西,給孩子們吃我不吃那個。……有面沒有,給我來一碗麪。”

“咋地,在外面晌午沒吃飯啊?”張氏就問。

“吃了。”連守信道。

“沒吃好?”張氏又問。

“也沒啥吃好吃不好的。外面的飯菜,就是那樣,咋地也不如咱家裡的,吃進肚子裡舒坦。”連守信老實地說道。

連守信現在也是人們口中的四老爺、賜牌樓連家大老爺了,但是卻一直不改其莊稼人的本。也許外面的人會覺得這樣的連守信有些土,但是在自家裡,從張氏到連蔓兒、小七,都覺得這樣的連守信給們的覺更加厚實、更加可靠。

雖然妻兒都很惦記他,有什麼好東西也是人人都有份,但是這個家裡,這幾口人,吃的最差的、穿的最差的,都是連守信。

當然了,這個差也不是真的差。

連守信不想吃酪,他要吃麪條。

“眼看著就該吃飯了····…”張氏看了看日影,說道。

“那我就等吃飯吧。”連守信更好說話。

“爹,你要吃啥面,我給你做呀。”連蔓兒就道,“要不,吃炸醬麪咋樣?”

“行啊,我就吃我閨做的炸醬麪。”連守信高興了。

“娘,就做一小碗,讓我爹先墊墊,不耽誤一會吃飯。”連蔓兒又對張氏道。

張氏剛纔那樣說,也不是不願意給連守信做吃的,聽他們爺倆這樣說,自然也不會反對。

連蔓兒就招呼了小慶和一起往廚房來,要做一碗炸醬麪,有兩條最重要,一是麪條要勁道,另外一個是炸醬要做的好。後面這一條,更加是炸醬麪的髓所在。來到廚房,連蔓兒就讓韓忠媳婦麪,挑了一塊上好的五花切了丁,又切了一些薑末。這個時候,小慶已經從外面的醬缸裡撈了一小碗的大醬進來。

炸醬麪的炸醬要做的好,首先是這個大醬要好。連蔓兒家的大醬,是張氏帶著們姐妹親手做出來的,味道自不必說。

丁、薑末和大醬炸好了一碗紅亮亮的炸醬,連蔓兒又挑了一條小黃瓜和一條水蘿蔔,切,在一個盤子裡碼好,這個時候,韓忠媳婦也已經將面煮好了。韓忠媳婦手勁大,面和的極好,和麪的時候又放了一個蛋,還有許的鹽,這使得麪條更加勁道了。

將麪條端回後院,連守信看見就高興的笑了起來。

“外面吃的都太油膩,就這個炸醬麪,一看著就開胃。外面做的,沒咱家做的好吃。”

放上小飯桌,連守信上炕坐了,大口大口地吃起了麪條。

連守信的飯量大,這麼一碗麪,一大盤子的炸醬和麪碼,對於連守信來說,還真就是墊墊。

等連守信吃完了面,連蔓兒又端了茶上來,看著連守信喝茶,連蔓兒纔開口向連守信詢問,這次出門的收穫。

“地方都看好了,就在小墾屯,有三百來畝的大草甸子,兩百來畝的荒地。”連守信高興地道。

“小墾屯,那離他姥爺家還近。”張氏就道。

小墾屯在三十里營子往西,離張氏孃家的燒鍋屯大約有二十幾裡地的樣子,離三十里營子,則有四十里地。之所以做小墾屯,是當初墾荒的時候留下來的名字。有小墾屯,自然就有大墾屯。大墾屯還要往西邊走,挨著連綿的羣山,羣山另一側一般被這邊的人稱作“西邊外”,是數民族聚居的地方。

回民遷,多聚居在大墾屯和小墾屯。

小墾屯確實是建設牧場的合適地方。

“那三百來畝的草甸子,就能放牛放養,還有那二百來畝的荒地,我找回民看了,說是能種咱蔓兒說的那個牧草。”連守信又道。

“苜?。”連蔓兒就道。

“對,就是苜?。那草籽我也打聽了,能買到,不值啥錢,說是遍地都是,還有別的草,也都好的。”連守信,“到時候咱這派些人,再在當地僱些人,就能把這草給種起來,牛羊給養起來。我這次就看好了兩個回民,養牛養羊都是把好手,到時候籤個契,就行了。”

連守信這樣說,連蔓兒也很高興。連守信這個人有個優點,就是事穩當,而且還有爲人明的陳掌櫃跟著,也不怕出什麼差錯。

“蔓兒,這養牛養羊,真的能賺大錢?”

先送上一更,稍晚應該會有二更。

章節報錯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