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重生小地主 第五八十一章 禮多人不怪

《重生小地主》 第五八十一章 禮多人不怪

縣城每年正月十五到正月二十,都會有燈會,並在縣城最繁華的街道上形燈市,幾乎徹夜人流如織。

雖然三十里營子與錦縣城之間只有三十里的距離,但是連守信和張氏這麼些年,卻從來沒有進城去看過燈。連蔓兒這幾個小的,自然也就更沒有去過了。其原因,無外乎有兩點。

原因之一,就是原來家裡沒錢,有錢也都著連守仁那一家了。進城去看燈,就算看了燈不在城裡住,來回都用走的,可多還會有些花銷。另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就是沒分家的時候,連老爺子和周氏對他們管教的極嚴。看花燈,是玩樂,而在連家,是不允許兒孫們玩樂的。

聽連老爺子和周氏的訓導,幹活、吃飯、睡覺,並聽從連老爺子和周氏的指令做其他的事。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這就是連家的子孫們的生活。

當然,其中不包括連守仁一家。

因此,今年連蔓兒和小七一提出來,說想去看燈會,連守信和張氏就都同意了。至於連枝兒和五郎兩個當然也不會反對。

正月裡,正是閒時侯,他們家有現的車,在縣城裡還有了房子,進縣城看燈極方便。

進城看燈,首先要商量誰去的問題。

連蔓兒一家都要去,當然也包括魯先生,還有住在這的張採雲。另外還要帶上小福和小喜,只留下韓忠和韓忠媳婦看家。張氏還找了吳王氏和趙氏,說到時候幾家人都一起去。

吳王氏高高興興地答應了,到時候吳家四口人都要去。趙氏回家和連守禮商量。兩口子不去,只讓連葉兒跟了連蔓兒一起去看燈。

除此之外,張氏還請了孃家的人。那天打發人去給張家送元宵和。就帶了信兒過去,請張家人一起進城看燈。張青山捎信兒回來,也答應了,說好了明天十六他們一早就過來,和張氏一起進城。

Advertisement

張家打算進城看燈的人有李氏帶著兩個孫子,還有兩個兒媳婦張王氏、胡氏,張慶年也會來。他負責趕車。至於張青山和小兒子張延年,則留在家裡看家,不來。

明天就要去看燈,連枝兒、連蔓兒、張採雲、小七幾個可高興壞了,坐在炕上就嘰嘰喳喳地說個不停。小七還跟連蔓兒商量要把他存在連蔓兒那的錢支一些出來,打算看燈的時候花。

總共二十來人要去看燈,連守信和張氏就商量著明天要用幾輛車,都讓誰趕車,還有些什麼東西要帶之類的。

兩口子商量著商量著,眼神幾次匯,就同時想到了一個問題。

“咱都去看燈,是不是得跟老宅打個招呼,問問他爺和他去不去?”張氏就先提了出來。

們一家都去看燈。還帶著張氏的孃家人和親家一家人,卻不帶連老爺子和周氏,這是要給人留話把兒的。

這個年代就是這樣,即便連老爺子和周氏對他們做的再過分,但老兩口子生養了連守信,只憑這一點。只要連守信這一家都還活著,而且過的不錯,那麼遇到像這樣的事,輿論都會偏向連老爺子和周氏那一邊。

“他爺和他肯定都不去。”連守信就道,“不過,老兩口去不去的,咱是都應該請請。”

“是這個理。”張氏就道。

連蔓兒幾個在旁聽見了,也都沒說什麼。在這一點上,連蔓兒並沒有異議。不管怎樣,禮數上該做的事還是要做。

那麼誰過去請那?

“我去吧。”連守信就道。

他自告勇,還是張氏。周氏看不上張氏,連守信怕張氏過去會周氏的氣。

“爹,這個事,還是讓我娘去一趟吧,你就不用去了。”連蔓兒想了想,就道。

連守信幾個聽連蔓兒這樣說,都非常奇怪。

“蔓兒,你不是還說,讓咱娘儘可能往老宅去嗎?咋這個事,你還張羅讓咱娘去那?”連枝兒就笑著問。

連枝兒問的很有道理,這次進城去看燈,要帶上張家的一大家子,張氏去了老宅,還不得被周氏找茬?

“姐,你別擔心,一會我陪咱娘去一趟。”連蔓兒就道。

讓張氏去老宅,是因爲張氏子偏綿,又不善在言語上和人計較,怕張氏周氏的氣,同時也是怕張氏被古氏等人給算計了。

可今天這個事,還就得張氏出面。而且,連家現在的形又和以前不一樣了,有些事,尤其是這樣的“好事”,就要由張氏出面。

在家裡商量妥了,連蔓兒就陪著張氏往老宅來。

一進老宅的大門,連蔓兒就覺到了冷清。如今連守禮一家搬走了,西廂房雖然已經修繕好了,但卻一直空著。但是這冷清,卻不僅僅是因爲人口了的緣故。

老宅冷清,是因爲缺生氣。

老宅這些人因爲是秋後搬回來的,因此莊戶人家院子裡必不可鴨鵝豬一樣都沒有。而且,現在也極有人來串門。再有一個緣故,就是老宅自家人因爲衆所周知的緣故而氣氛沉鬱,極歡笑。

張氏和連蔓兒走進老宅院子裡,在上房窗下推磨的何氏和古氏就都忙笑著招呼,何氏更是趁此機會連磨都停了。

“他四嬸來了,快屋裡坐!”

還沒出正月,周氏這就又讓兩個兒媳婦推上磨了!不過周氏的理由是很充分的,沒出正月,可一家人照樣得吃飯。們不磨米、磨面,一家人吃什麼。反正周氏是打定了主意,家裡有這兩個媳婦,是再也不會花錢去磨坊磨米磨面了。

“老二媳婦。你站那賣啥呆兒?誰來了,大天來了,你該幹活也得幹活。幹啥啥不行,吃啥啥沒夠的東西!你懶耍。就別吃晌午飯。”周氏在屋裡聽見靜,就挪到窗臺前衝著外面發了話。

周氏的話音還沒落,蔣氏就掀門簾子出來。笑著將張氏和連蔓兒迎了進去。

進了東屋,屋裡只有周氏一個人。

連老爺子帶著家裡其他人,都出去撿柴禾去了。沒辦法,三個屋子燒炕,何老六媳婦又在這住了一陣,年前撿的那些柴禾本就不夠燒。這些天,連守仁和連守義兩個屋子裡。都燒的是連老爺子和周氏的柴禾。而眼看著,這老兩口的柴禾也快見底了。

雖然沒出正月,可若是不去撿柴禾,一家人就要斷燒的了。

張氏和連蔓兒跟周氏打了招呼,就在炕沿上坐了。蔣氏送了兩杯熱茶進來,又端了一盤炒花生,一盤炒嗑,然後就搬了個凳子到炕沿下,坐著相陪。

張氏就跟周氏說起明天要進城去看燈的事。

“……都說城裡的燈好看,孩子們都這麼大了,這老些年了,一回都沒看見過。孩子們歡呼著,……家裡去車。請二老一起去,看看燈,咱城裡現在有地方住,住一宿回來。”

周氏本來對張氏帶搭不理的,聽張氏這樣說,就起眼皮。狠狠地打量了張氏兩眼。

“你們要去看燈,你們就自己個去看,不用告訴我!”周氏盤坐著,兩隻手叉放在上,扭開臉,不正對著張氏說話,“我們老天拔地的,不去湊那個熱鬧。你們咋咋地。”

蔣氏在一邊陪笑,飛快地掃了張氏和連蔓兒一眼,見這母兩人臉如常,也就沒有說什麼。

周氏說話,尤其是對家裡的晚輩,歷來就是這個態度。好好的話,不肯好好說,一定要擰著、彆扭著,似乎這樣,才符合爲長輩的份。

張氏和連蔓兒今天既然笑著來請周氏,勢必不會因爲周氏這樣說話就上心、生氣,那是和們自己過不去,們不會那樣做。

,咱家裡去車,多方便啊,你和我爺就去唄,咱一大家子去看燈,熱熱鬧鬧的,多好!”連蔓兒聽周氏說不去,正在意料之中,不過還是笑著勸說道。

“不去,我說不去就不去。”周氏看了連蔓兒一眼,斬釘截鐵地說道。

既然這樣,那張氏和連蔓兒就沒辦法了。娘倆個就要起告辭,周氏卻又開了口。

“……你大姑那小門小戶的,好不容易掙倆錢,一大家子人,想吃蔥、一片菜葉子都得花錢買,哪哪都得花錢。那住的地方也小,多兩個人就轉不開。以前,你大姑哪年都張羅讓你們進城看燈,就住那。是我給攔住了。”

連蔓兒和張氏就換了一個眼,周氏怎麼突然說起連蘭兒來了,等聽周氏將一句話說完,孃兒兩個才明白過來。這是剛纔張氏說話,周氏嗔心了。

周氏認爲張氏是在挑眼,連蘭兒住在城裡,可這麼多年,都沒請們去看過燈。

周氏這可是冤枉了張氏,張氏是個實誠人,從來不會在話裡夾槍帶棒的。

“你們要怪,就怪我。”周氏又繼續說了下去,“是我心狠,我對你們不好。”

周氏這樣說著,就扭過頭來,終於正眼看張氏和連蔓兒了。

連蔓兒就有些無語,周氏這樣說,你如果認爲這是在反省、檢討,那可就大錯特錯了。這樣說,是要你反駁,同時將過錯攬到自己的上,如果還能對歌功頌德,那就更好了。

連蔓兒知道這個時候該怎樣說,才能讓周氏滿意。可是那樣,就太對不起自己的良心了。不能睜眼說瞎話對不對。

,你老這是說啥,我們咋聽不懂那。”連蔓兒就驚訝地道,“我和我娘就是請你們二老進城去看燈的,咋你老就說起我大姑的壞話來了?啊,我娘笨,我隨我娘。你老的話,我們聽不懂。你老不去就不去,我們不敢勉強。我和我娘這就走了。”

連蔓兒就拉著張氏起來。

,你老也別生我大姑的氣了。有啥事,過去就好了。娘倆兒沒有隔夜仇。”走到門口,連蔓兒還好心地回過頭來,又勸了周氏一句。

周氏坐在炕上,臉鐵青。

連蔓兒拉著張氏。腳步輕快地出了老宅的大門,回頭看了看,連蔓兒才忍不住輕笑了兩聲。

你不是不講理。牽三掛四的嗎,那我也不跟你講邏輯,講道理,怎麼歪曲怎麼來,看誰能氣到誰。這個時候,要是想和周氏正兒八經地分辨、掰扯,那就輸了。

顯然。這次是周氏被氣到了。

回想周氏的臉,連蔓兒歡快地幾乎要哼起歌來。

回到家,張氏就將周氏說不去看燈的事跟連守信說了。

“……我也沒說啥,那就多心了,一個勁說大姑日子過的不好啥的。那個意思。好像是我們記恨大姑了似的。”張氏有點生氣,就和連守信嘮叨,“不說我還不想提那,一說,更讓人生氣。”

張氏這說的是實話。和連蘭兒不對付,又是個省事的人,對連蘭兒本就沒什麼期待。周氏不此地無銀三百兩地說道那些,張氏本就想不起來連蘭兒的事。

“說啥日子不好,地方小。纔不讓咱去。那以前大當家的一家在那咋就一住就是幾個月幾個月的,咋就不說日子不好,地方小,轉不開了。……都把咱當傻子是咋地?糊里糊塗地,誰都別說,也就過去了。還非得這麼說,著咱們認可的話?這是把咱當啥了?!”

“我就說不讓你去,就是怕你生氣。”連守信就無奈道,“他就是那樣的人了,沒法,咱聽過就拉倒吧。這要都生氣,咱日子也沒法過了。”

“你還明白。”張氏就白了連守信一眼,慨道,“我上老宅那邊去,我這心裡就有準備。現在我還因爲說的話生氣,這些日子我就算白活了。……就是現在想想啊,都覺得特別奇怪,過去那日子,咱是咋過來的那。”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