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重生小地主 第537章 連記百貨

《重生小地主》 第537章 連記百貨

第二更,求紅……店面和宅院都買下來了,連蔓兒就讓小喜去收拾屋子,又給了小福銀錢,讓他看著各有什麼急需的東西,就馬上去購置。們從三十里營子來,是帶了行李的,並打算在縣城住上一些日子。

安排妥了,連蔓兒、五郎、小七和連守信依舊到前面店面來,商量著該如何佈置。

這家店面,連蔓兒們早在家裡的時候,就商量好了,主要就是用來推廣、出售自家田莊上的出產。

“咱們家地裡打的糧食,往後尤其是春小麥、冬小麥,咱們都能磨了面,也分幾等,就在這裡賣。”連蔓兒指著店裡一櫃檯說道,“還有葡萄酒、蓮子、菱角、藕,這些也要擺到櫃檯上,對了,這裡還要放幾個大木桶,咱們家魚塘裡的魚、蝦、蟹,就放在這賣……”

“不只咱們家的,往後咱們村別人家的春小麥、冬小麥,咱們也能收上來,也拿到這來賣。”五郎就道。

這個店鋪,不僅要們自家田莊產品的銷售窗口,同時還可以造福村裡的人,甚至相鄰的村莊,青鎮上的其他村莊,也會因爲們而益。

“這麼大的鋪面,是賣咱自家的出產,我看還有不富餘的地方。”連守信四下看了看,就說道。

“除了賣咱們田莊上的出產,咱還可以繼續經營別的雜貨,就像別的雜貨鋪那樣。”連蔓兒就道。

剛纔已經打算好了。這一樓,就經營家田莊上的出產,在加上日用的菸酒糖茶、果子、點心等,也就是口的東西。而二樓,則可以經營布匹、各類絨線、花線、胭脂香等化妝品,以及一切日用的小百貨。

甚至。村子裡木匠們,比如說連守禮制作的桌椅板凳都可以擺上櫃檯出售。

Advertisement

“姐,那咱這鋪子,就連記雜貨鋪?”小七問連蔓兒道。

這個年代的雜貨鋪,名副其實,所出售的貨品種非常的富多樣,但是。再大的雜貨鋪也沒有經營生鮮食品以及米麪這些東西。

可連蔓兒家的鋪子卻主要就是爲了經營這些東西而開辦的。

“咱不雜貨鋪,”連蔓兒心中一,說道,“乾脆,咱這鋪子。就做連記百貨。”

百貨,百樣貨品,應有盡有。

“這個名字不錯,既新奇,又好聽。”五郎就先點頭道。

一家人很快達一致,這家店鋪就取名爲連記百貨。

有了鋪子,就要儘快開張。那麼人手,就是首先要解決的問題。連蔓兒家不可能,也沒有人來親自經營。還是要按照連記早點鋪子的方式。請一個好的掌櫃,全面負責鋪面的經營,除了每個月厚的月錢,另外年底還要據這一年的盈利發放分紅。另外再請一個賬房,與掌櫃之間保持相對的獨立。另外店裡的其他夥計,則完全由掌櫃來負責。

“掌櫃有現的。”五郎告訴連蔓兒。原來的主人家要南迴。但是掌櫃的卻是本地人。那掌櫃的做雜貨鋪也有了些年頭,一應的事都是的,而且口碑不錯。五郎就想,們要開連記百貨,乾脆就還用原來的掌櫃。

別小看掌櫃,好的掌櫃能維護住不的客戶。比如說這周圍的居民,看到原來的雜貨鋪又開業了,雖然東家換了人,但是掌櫃還是那張面孔,自然也就不會對這新鋪子產生陌生的覺。

繼續僱傭原來的掌櫃,對連記百貨的生意是非常有利的,連蔓兒當然沒有理由反對。

“這家鋪子原來的賬房也回老家了,我已經跟老楊打了招呼,讓他幫著尋合適的人。”五郎又告訴連蔓兒道。

老楊,也是縣城一位有名的牙儈,與吳玉貴、吳家興父子倆,還有與劉牙儈都相。劉牙儈在房屋、地產買賣中是第一人,而老楊則是在僱工、人口買賣方面最有人脈。

這家雜貨鋪原來的掌櫃姓蔣,是個明強幹的中年人。一個人在一個地方待久了,難免就會產生。蔣掌櫃願意留在這裡幹,只要連家給的待遇不太差。當他得知連家要繼續僱傭他做連記百貨的掌櫃,而且待遇和權限還比以前優厚了,蔣掌櫃自然十分高興,向東家幾個人保證,他一定會好好幹。

五郎也將店鋪的安排和蔣掌櫃說了,除了連家田莊上提供的貨品,其他的雜貨類,從進貨到出售,都給蔣掌櫃負責。畢竟蔣掌櫃此行,什麼樣的貨品銷路好,從哪裡能夠進到價廉的上品,他都是知道的。

這樣的安排,蔣掌櫃自然願意,就說要趕收拾店鋪,僱夥計、進貨,好儘快開張。

“在那之前,咱得把這店鋪的窗戶換了。”連蔓兒走到窗前,說道。

“怎麼換?”五郎就問。

“我知道,”小七就笑著道,“來的路上,姐跟我說了。姐說到了這看,要是有中意的鋪面,第一個,就得把窗子全換亮的琉璃窗。”

“全換琉璃窗,那可得一大筆錢。”蔣掌櫃聽見了,就道。

別說是在這錦縣城,就是遼東府的府城裡,也就是大戶人家的住房還採用琉璃窗,這店鋪用琉璃窗的,幾乎沒有。就算有用的,也只是一扇、兩扇,沒有全部用琉璃窗的。

幾乎所有的店鋪,都和普通的住戶一樣,採用木格子窗。只是在窗子外,設置有可拆卸的木板。白天鋪面營業的時候,就將木板都拆下來,晚上停止營業,則再將木板安上去。這是幾乎所有店鋪都採用的一種防盜措施,同時,路過的人,只看窗戶上的木板是否拆下來了,就知道這家店鋪是否在營業,而不會去管那店鋪的門是開著還是關著。

也因爲這樣,一般說到店鋪開張、開業的時候,都說開板,而若店鋪停止營業了,則說是關板了。

“全換琉璃窗,花費是大了些,但是這錢花的值。”連蔓兒就道。

全部換琉璃窗,首先就可以改善店鋪的照明。試想,以同樣價格賣同樣商品的兩家店鋪,這買主是願意進那寬敞明亮的店鋪,還是願意走進灰暗的、線不足的店鋪那?

琉璃窗不僅利於採,而且因爲它是明的,外面路過的人不用走進店鋪,就可以看見店鋪裡擺設的商品。

連蔓兒打算換琉璃窗,自然也打算了要做展示的櫥窗。這展示的櫥窗做好了,吸引了顧客的眼球,自然也能將顧客吸引到店鋪中來。

而且,全錦縣城,這連記百貨,首先名字就的新奇、響亮,再換上全副的琉璃窗,那麼即便是不買東西的人,也會被吸引當著看新奇來看上兩眼。

既然來看了,那麼順便進門來買兩樣必須的東西,也是順理章的事。

本就無需別的宣傳,只這兩樣,口耳相傳,就是對連記百貨最有效的推廣。

作爲連家在縣城開的第一家鋪子,連蔓兒捨得投,同時也期待著將來巨大的收益。

蔣掌櫃頗爲能幹,商量定了,他立刻就去著手安排。

連蔓兒則又回到後院,小喜已經將的臥房鋪設好了。暫時沒有賬房,在縣城的這幾天,還要先充當賬房,凡是這宅院和鋪子準備開業的一切花銷,都要從這裡支取。

晌午,小喜下廚,一家人簡單地吃了一頓飯菜,劉牙儈就又來了。這次,他是要帶著幾個人去看另外一家鋪面。

除了經營自家田莊出產的店鋪,連蔓兒還打算盤一家店鋪,做酒樓的生意,主營的自然還是已經有了口碑的連記包子。

一連看了三家要出兌的店鋪,連蔓兒最後選定了九層塔前街的那一家。

這九層塔前街位於錦縣城最繁華的商業區,周圍商鋪林立,錦縣城兩家最大的客棧就在這九層塔前街上。九層塔前街往南,只隔了一條街,就是位於縣城正中的縣衙。而錦縣城最有名的景點,九層塔,就在九層塔前街的後

九層塔,是一座佛塔,據說始建於二百多年前,歷來是錦縣城的標誌建築。而在本朝建國後,九層塔就用來供奉在建國期間,錦縣城幾次戰,立下了汗馬功勞,爲國捐軀的將士的英靈。

據說,在九層塔的最頂層,供奉的是一位沈家將軍的牌位。這個沈家,自然是府城的那個沈家。

九層塔周圍遍植花木,期間有假山奇石、亭臺樓閣,九層塔下則有錦縣最大的河流錦河流過,河岸兩側種滿了垂柳,每天春暖花開,遊人如織。

在這樣的地段開一家包子鋪,是不用愁生意的。

而這樣的店鋪要出兌,搶著買的人自然也不

這座酒樓共有三層,開間爲五間,樓後一個小小的院落。樓桌椅俱全,俱都有七八新,是現在的主人接手酒樓的時候置辦的。

整座酒樓,加上裡面的桌椅,後面的小院,廚房裡的一應用,要價二百七十兩銀子。

“別家給的不止這個數,咱們欠王太醫的人。只要你們出這個價,這酒樓就是你們的了……送上第二更,求紅。

推薦弱完本書:《錦屏記》輕宅鬥種田文,大宅門裡的家長裡短、恩怨糾葛。

書號……下面有直通車,點擊可以直達。RQ

章節報錯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