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帝師縣令 第一百五十七章 兩國差別

《帝師縣令》 第一百五十七章 兩國差別

兩盤子,趙康征服了吳如龍的味蕾,就算是親生兒子吳觀海都沒撈到一塊。

 吳如龍看著趙康放在桌上的細鹽瓶子,那眼神直勾勾的。

 終于是沒忍住問出來:“國師大人,那兩盤佳肴就是加了這細鹽才會如此味?”

 趙康笑道:“這只是一個原因,除此之外還有烹飪的手段以及各種調料等等。”

 “之所以給陛下做這兩道菜,是想告訴陛下,乾國正在發生改變,上到國家大事下到百姓柴米油鹽。”

 “一旦無法進步甚至開始停步不前,那麼結局就只有一個,那就是滅亡!”

 “貴國與我乾國結盟,我們在改變的同時也會幫助景國改變,這是我趙康這次促兩國結盟的最終原因。”

 一旦無法進步甚至開始停步不前,那麼結局就只有一個,那就是滅亡。

 吳如龍心中默默重復著趙康說的這句話,頓時心中悚然一驚,目駭然地看著趙康。

 此人竟然將世間看的如此徹!

 他心中莫名的生出一恐懼,細鹽,還有那能夠重傷葉紅雪的武,如今的乾國究竟發展到什麼程度了!

 一場宴席吃的后半段,景帝吳如龍總是不時愣神,趙康將這一切看在眼中,知道是自己的那番話,已經讓這位景國

 皇帝留心了。

 因此他沒有再添油加醋什麼,等到宴席散去之后就去了安排好的住所休息。

Advertisement

 等到趙康走后,吳如龍讓百離席。

 只留下了太子吳觀海,宰相陳楷以及葉紅雪在的六部尚書。

 看著趙康故意沒有拿走的那瓶子細鹽,吳如龍手中把玩著瓶子,開口道。

 “都說說吧,如今對這個乾國國師,你們又是個什麼看法。”

 吳觀海率先道:“超世之才。”

 這個評價不可謂不高,六部尚書大人看向太子殿下。

 “繼續說。”吳如龍道。

 太子吳觀海道:“在此之前,兒臣從未聽說過什麼細鹽,相比于趙康許諾的共云山礦脈等利益,這細鹽以及那做炒菜的烹飪技藝,才最讓兒臣震撼。”

 “父皇,以及諸位大人,你們有沒有留意趙康說的那句話。”

 陳楷道:“請點下詳說。”

 吳觀海慨一聲:“就是那句,乾國上下正在發生改變,上到國家大事下到百姓柴米油鹽。國師趙康是真正心系天下蒼生之人。”

 “他的思維并不局限在如何幫助乾國變得強大,而是要乾國上下煥然一新。我一直認為國家江山社稷以民為本,民富才能國強!”

 “而趙康似乎就是這樣做的,若是他生

 在我景國,本宮愿拜他為師。”

 葉紅雪點了點頭,也贊同太子殿下的說法:“不錯,臣和趙康還算悉,此人對于普通老百姓的確有區別于他人的心思。”

 吳如龍目如炬:“正是這樣啊,也不知道如今的乾國究竟已經發展到了什麼地步,葉紅雪!”

 “臣在!”葉紅雪道。

 宰相和其余尚書大人紛紛豎起耳朵。

 吳如龍道:“如今兩國結盟已,為國家大計,朕要你不惜任何代價拉攏趙康。”

 “大爭之世,強者強!弱,則亡!你,可明白?”

 葉紅雪重重點頭沉聲道:“原為我大景,效死力!”

 “很好,你下去吧,帶這位乾國國師好好在咱們華京城逛逛,搞不好他隨便一兩句點撥,也能讓咱們景國發生改變。”

 “臣遵命。”

 葉紅雪起離去,吳如龍看向剩下的六人,笑了一聲:“眼下就剩下你們,朕也不想再多說什麼場面話,兩國結盟事關重大。”

 “葉紅雪如今已經沒了兵權,該放下的事你們也該放下了。”

 當年三國伐乾,正是因為眼前這幾位做出錯誤的判斷,導致景國敗與蕭玲瓏之手。

 損

失了十萬將士,對此兵如子的葉紅雪怎會善罷甘休?

 長此以往,也就

 有了所謂黨爭。

 再加上景國男尊卑的思想極為強烈,葉紅雪對此頗有微詞。

 所以雙方矛盾并沒有隨著時間消磨殆盡,反而愈演愈烈。

 不過現在葉紅雪沒了兵權,看起來是宰相等人勝了,但又因為趙康的出現。

 只要趙康能給景國帶來巨大利益,葉紅雪在景國的地位就會越來越高。

 這已經是清晰可見的結局,所以吳如龍才會開口。

 陳楷笑道:“陛下未免也小看我等了,與葉紅雪不對付是事實。”

 “但只要我景國能夠強盛起來,我等做出讓步又如何?”

 其余幾位大人也皆是一笑,都是發自心的希景國強大。

 吳如龍哈哈一笑:“難怪說宰相肚里能撐船,如此朕就放心了。”

 所有人退下只剩下了兩父子,吳觀海想了想開口道:“父皇,兒臣近些日子想出宮,多和趙康接一番,看看能否學到什麼東西。”

 “你有這個想法,是好事。正如你說的此人乃是超世大才,這時候與他好。雖然說有錦上添花的嫌疑,但世事無常,一旦發生什麼變化,你也就有了雪中送炭的機會。”

 吳觀海有些不解疑道:“如趙康這種人才,難不還會有遇到困境之際。”

 吳如龍笑了一聲

 ,語氣中著和藹:“觀海啊,你還年輕,尚看不清。趙康這人進退有度,但他有個不算缺陷的致命缺陷。”

 “那就是一旦他認定的事,就不會改變,譬如這次咱們殺徐慶。為父可以肯定,他在乾國朝堂定然有著不政敵。”

 吳如龍笑道:“乾國和咱們景國不同,咱們吳家原本是江湖中人,當年的扶龍之臣都是江湖宗門豪俠,因此咱們景國沒有其他國家都有的毒瘤。”

 “氏族門閥。”吳觀海給出答案。

 吳如龍點頭道:“不錯,縱然是地位超然如護國公徐寧,你以為他真甘愿看著自己兒子送死?說到底還是一開始徐慶就壞了江湖人最看重的規矩。”

 “這座朝堂上,就算明如宰相陳楷,說到底骨子里還是個江湖人。”

 “但,乾國可就未必了,他們開國時間可遠比咱們吳家長遠,氏族豪門固。到他們的利益,就算是那帝蕭玲瓏也不得不做出讓步。”

 “而趙康才華見識,就注定了他會和氏族有爭斗。”

 吳如龍倒出手里瓶子的細鹽呵呵一笑:“就如這細鹽。”

 吳觀海明白了,鹽鐵買賣的權力在其他國家向來是掌握在世家。

 “所以啊,咱們景國才是最適合他趙康的地方。”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