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天賜一品 第八百九十六章 日常

《天賜一品》 第八百九十六章 日常

大堂中大喇喇的翹著坐在椅子上正和幾個欽天監抓來的監生說話的胡克明這才停了下來,眉一揚,問他:“孫公,何事啊?”

“大清早的鬧什麼鬧?吵的老夫頭疼!”孫公雖然形瘦小,但論脾氣,就是五位天師中脾氣最大的胡克明都未必有他大。

幾個被抓來著頭皮奉承胡克明的監生見狀,連忙施完一禮,趁著這機會逃也似的跑了。這兩人吵起來,倒黴的不還是他們這些人麼?還是先走爲妙。

見幾個倒黴監生走了,孫公便乾脆靠在門上冷笑著看著胡克明,以胡克明的脾氣,估著要跟他吵一架了。

吵就吵!孫公心道:他可沒在怕的。

不過沒想到的是意想之中胡克明的然大怒甚至拔刀相向並沒有出現,回以他的只是胡克明的兩聲大笑,隨即朝他點了點頭,轉大步離去。

“姓胡的吃錯藥了麼?”孫公看的目瞪口呆,今天轉了啊!

正發愣間,樑妙真端著一盤練好的丹藥面不改的從他邊經過,而後停了下來:“孫公,他可沒吃錯藥,只不過今天天上掉餡餅了。”

“什麼餡餅?”孫公一臉詫異,“他還能有什麼餡餅?整天咋咋呼呼的,就是個沒腦子的紙老虎罷了!”

“對他來說可是大餡餅。”樑妙真說著,讓一旁的柳離抓了一把丹藥遞給孫公,“新練出來的,這一爐最好,孫公你先拿幾個吧!”

Advertisement

孫公接過丹藥道了聲謝:“還熱著呢!”卻又忍不住追問,“他掉什麼大餡餅了?”

“孫公沒發現今天了個人麼?”樑妙真一臉不可言狀的表

孫公收了丹藥,皺著眉頭思索了起來:能了誰?除卻出去辦事的小天師以及兩個躺在瑤殿裡的,其他人不是好好的呆在這裡麼?

“是李修緣。”不等孫公繼續猜測,樑妙真懶得賣關子了,撇了撇角,直說了,“今天天還沒亮,狄方行和蔣忠澤就到司門口搶人了。不管是大理寺還是吏部衙門,都不是好去。胡克明聽到這消息自然是樂壞了,現下心好著呢,您方纔就是踢他兩腳,他連屁都不會放一個!”

“難怪他那麼高興,原來是李修緣倒黴了。”孫公聞言整張臉都皺在了一起,一臉的嫌棄之,“這大天師真是一代不如一代了,要是胡克明當了大天師,我司真不知道會幹出什麼聳人聽聞的事來!”

“這就是命唄!”樑妙真聽他說到這些,也是忍不住一陣唏噓,“衛天師出了事醒不醒的過來還不好說,楊公又生了眼疾,李修緣還沒等到陛下清算先被大理寺和吏部請走了,剩下的樑某有自知之明,無法擔任大天師一職,孫公您又不願擔下此職,這不是天上掉餡餅是什麼?”

李修緣這個位子事關重大,就連陛下的清算也在拖後,可見如今是在穩住他。但這個時候,大理寺和吏部突然鬧上門來,想也知道不是小事,畢竟狄方行和蔣忠澤這兩人一個世故圓,一個不留手老謀深算,能他們撇下臉來先陛下一步抓人的,定然不是什麼小事。

說句難聽的,李修緣現在跟死人也差不多了。

孫公,想到胡克明擔任大天師之後的場景,一時臉變幻莫名,半晌之後,才脖子:“真是的……老夫也想病了。”

想來想去,還是瑤殿裡的那兩個日子過的清閒。

……

氣氛古怪,吏部衙門之卻是更爲抑。

“我乃先帝親封的大天師,位同正一品,請我過來問話可以,但要以此等事侮辱於我,恕李某恕難從命!”李修緣站在堂下,並未如一般嫌犯那樣換上罪服,上還是繁複考究的正一品大天師袍。

他面容冷峻負手而立,對著面前兩個吏部吏拿上來的枷鎖嗤之以鼻。

“擺威是吧!”狄方行冷笑著拍了拍堂前的驚堂木,“你李修緣自己什麼貨自己心裡沒數?跟本擺什麼譜?”

“我李修緣正一品大天師,你狄方行又是幾品?”李修緣看也不看狄方行,道,“我只是過來協助辦案,並非你階下之囚。你若拿的出證據證明我有罪,再拿此來鎖我不!”

狄方行氣的咬牙切齒,雙目發紅:“真是不見棺材不掉淚!”

“我真不知狄大人在說什麼。”李修緣擡了擡下,一臉傲慢之的站在堂下,“若是爲黃將軍的事,他遠在千里之外,我再厲害,還能手千里不?”

這堂中沒有什麼外人,俱是其中知者,昨日陛下下令徹查,今日就請來了李修緣,想也知道是爲了此事、

“本幾時問你黃將軍之事了?”狄方行聞言便發出了一聲冷笑,“本拿你是爲你欺師滅祖,殘害恩師前任大天師張昌明一族一案!”

聽到“張昌明”三個字,李修緣臉瞬間變得慘白,眼神中一,不過這慌也不過片刻而已,但對於此時時刻注意著李修緣的狄方行來說,這片刻也已經足夠了。

張家的事,李修緣若是乾乾淨淨那還真是有鬼了!

“我不曾加害恩師。”李修緣抿了抿脣,說道。

這一句聽起來乾的,彷彿是從口中強出來的一般。

“我若沒弄錯的話,陛下責令你查的是黃將軍遇襲、軍中消息走之事,與張家有什麼干係?”李修緣又道。

看著蠢毒懦弱,卻是一口的牙尖利,狄方行心道。

“不管是張家還是黃將軍,會出事是因爲有人在暗中爲陳善遞消息。”狄方行目漸冷,“李修緣,你可知罪?”

每個人審案習慣不同,他審案一貫如此,喜歡先聲奪人,有些膽子小的嫌犯不過一嚇便嚇出來了。只不過,這裡是吏部衙門,與大理寺不同,大理寺審案還有民衆在外聽著,聲勢之下有時亦可藉助百姓來施,但吏部衙門不同,吏部的案子特殊,通常是不對外的,如現在這樣,也只有幾個重要人在場。

他習慣了大理寺裡的地方,到吏部來到底有些不習慣。

章節報錯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