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一念桃花 一百二十九、冬去(一百零九)

《一念桃花》 一百二十九、冬去(一百零九)

樓月立刻噤聲,隨即四:“怎不見常晚云?不曾與你一?”

話才出口,他就看到了晚云的影。

穿著一士卒的裳,正在不遠牽著赤驥,混在人堆里,一時發現不得。

“常晚云!”樓月隨即又大聲嚷起來,朝跑過去,“你出來,你居然給我下毒!爺爺還未與你算賬!”

晚云早聽到了他呼呼喝喝的聲音,見他朝自己來了,也不躲。

“你那是什麼毒,我當日以為自己要死了!”樓月道。

“當真愚笨。若非如此,他們怎會放過你,讓你逃走?”晚云不不慢道,“再說了,我還給你留了傷藥,都不曾問你要過錢。”

“誰知道你那是不是真傷藥,最毒婦人心。。”

“你不是沒死麼,不識好歹……”

裴淵知道這二人湊到一起便要拌額角,吩咐出發。

*

人多了之后,相較于前幾日,一行人行進的步伐也放緩了些。

兩日后,玉門關傳來消息,護送降書和國璽的人馬已經安全關。眾人大喜。

但玉門關往京師還有兩千里路,裴淵擔心路上再出岔子,于是令公孫顯親自護送,先一步返回京師。

“真可惜啊,叔雅回去了,就沒人能治得住常晚云了。”樓月慨道。

Advertisement

晚云聽著,角高高翹起。

當日在玉門關被劫走,雖然不是的錯,但終究是節外生枝,給裴淵和公孫顯添了麻煩。

晚云知道公孫顯對自己的案發,也難免會將此事算到頭上。如今好了,他不在,晚云不必看他臉,輕松起來。

想到這里,晚云對返回關充滿了期盼,立在馬上眺后是傍晚滿天的紅霞。

“阿兄,”問,“我們離玉門關還有幾日?”

裴淵指了個方向,道,“這個方向再騎行四日便可見疏勒河,過了疏勒河就可見玉門關城。”

晚云笑了笑,道:“上次阿兄曾說,遠行的旅人看到疏勒河就知道即將踏中原,如今我們也了旅人。”

的笑在夕中格外明,一邊說著,一邊打馬向前馳騁。

裴淵看著影,出淡淡的笑意。

“斥候來報,太子的人快到了。”未幾,樓月過來稟道。

裴淵隨即收回目,恢復正

“有多人馬?”

“不多,三千余人,剩下的似乎由五殿下領著,依舊往高昌去了。”

裴淵頷首:“只要不是太子去高昌,目的就達到了。裴律不足為懼,不必三郎出面,靠一張就能解決。”

樓月不由笑了一聲,卻長吁一口氣:“如此,便剩下太子了。”

裴淵點頭。

“師兄真的要這麼做麼?”樓月的神也變得嚴肅,“若我等日夜兼程,未必不能在太子趕到之前關。太子盛怒而來,師兄與他遭遇,若打起來如何收場?”

一陣西風呼嘯而過,裴淵瞇了瞇眼,道:“就算真打起來也無妨。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當下之勢,已經由不得我,不將太子氣焰滅了,他不會罷手。”

“可圣上那邊……”

“他真怒了才好。”裴淵道,“如今的局面多半是父皇一手造,就算到他跟前質問,他多半只會罵太子兩句。不若把臉撕破,將事鬧大,朝廷震,父皇便是想再和稀泥也無法。”

樓月嘆口氣:“如此說來,回朝之后的事,師兄也想好了。”

裴淵笑了笑:“叔雅怕是連參帖都寫好了。”

*

太子追上來那日,天上降下了小雪天空飄起來雪花。

有一滴飄到了晚云鼻子上,冰冰的。輕輕用指尖沾了,道:“阿兄瞧,這雪花有六瓣。”

裴淵著遠方,心不在焉地“嗯”了一聲。亦隨他的目看去,只見地平線上黑的軍隊越發清晰,

他忽而道:“你與我同騎。”

說罷,不由分說地將長臂一攬,讓晚云坐在自己前。

赤驥跑起來,晚云連忙手環著裴淵的腰,著前方的兵馬越來越近。

太子的兵馬轉眼到了跟前。

雪靜靜落下,雙方人馬勢均力敵,在荒原中對峙,靜得只有西風呼嘯和馬的鼻息聲。

太子著金甲,并不發話,坐在馬背上,自有一種孤高和威嚴。

裴淵拱手道:“兄長,別來無恙。”

太子冷笑:“九弟的禮節越發隨意了。”

裴淵不以為然:“已經到了這般地步,兄長何必在意那些虛禮。”

“是啊。”太子點點頭,“如此,你我也不必多費口舌。我便問一句,聽聞戎王國璽在九弟手中,是真是假?”

裴淵笑而不答:“先前在兄長營中,我就說過我志在必得,兄長何不全?”

太子冷聲道:“你亦知道我不能全。”

“哦?”裴淵微微詫異,“如此說來,那日商議之時,兄長便已經想通了?如此甚好,兄長可讓五兄去高昌押人,我等關小酌幾杯,靜候佳音,豈不妙哉?”

太子已經喪失了所有耐心,大聲令道:“河西道諸將反叛,裴淵謀害儲君,即刻拿下!”

麾下將士隨即應和,只聽后鼓聲擂,聲勢浩大。

副將張沖領著數百東宮近衛護在太子周圍,氣勢洶洶。

不過,中央的令旗卻不曾,兵陣也不曾變化。

太子手中的其余人馬,大多來自裴瑾的朔方。先前并不曾得令要與裴淵對陣。他們都知道裴淵的威名,也知雙方一旦起了沖突,非同小可。將士們得令之后,皆面面相覷。

裴淵將一切都看在眼里,不不慢道:“弟乃涼州都督,如今兄長為太子,公然指責弟率河西道諸將反叛,不知可有朝廷檄文?”

太子冷哼:“我親眼所見,罪證確鑿,豈用得著甚檄文!我怕奉父皇旨意前來討逆,你違,就算治你抗旨之罪也不冤枉!”

裴淵毫無懼,道:“說到反叛,弟倒要問兄長一事。左衛率姜堰,右衛率趙憞挾持兩關,羈押我兩關總管和王府長史。此二人皆已認罪伏誅,不知兄長可知曉?”

這話出來,太子面一變。

此事,他確實不知。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