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種田經商 旺夫命 189

《旺夫命》 189

在淮安那幾個月, 京城是閉門謝客的狀態, 直到夫妻兩個歸來, 才有大人來往走。唐謙卻沒有來, 他在前見過衛了, 兩人還并排著走了段路, 一道出宮來著。

唐謙客氣問候了三兩句, 衛答了,回問他。

“懷瑾書讀得如何?”

“勞大人掛念,那小子資質愚鈍, 比不得貴府兩位公子。”

“你真襯得起父母給的這名,太謙虛了。”

“哪是謙虛,是實話啊。”

笑道:“我小兒雪溪常說小唐哥哥好, 衛彥衛煊聽了還醋, 這還不足以說明懷瑾出?想想有一年沒見著他,年人長得快, 一年一個樣, 倒是想不出他如今是什麼樣子。”

這些個大人說話從來都是點到為止, 不需要挑明。

唐謙聽懂了, 說過兩日帶唐懷瑾登門拜訪, 讓他聽聽衛大人教誨。

“我記得你在侍讀的位置上坐了也有兩年,該要升了?”

“其實是一年半, 大人忘了?我是頭年五六月升的。”

想起來,他是前年冬調上漕運, 任總督, 是兩年不假。唐謙是次年殿試結果出來,五六月里升的侍讀,的確才一年半。哪怕評價好,只要沒有破格提拔,他也要等下屆殿試出結果的時候才能往上爬一爬,規矩是這麼定的。

再一想,人在翰林院里帶著要立功不容易。

場不好混啊。

一恍惚想到他二哥二嫂指登科科舉仕帶全家發達,哪怕登科生得聰慧這條路都很難。蛋輟學去寫書的時候說過,他讀書不是想造福百姓,也不是想要為朝廷棟梁,很純粹是為了發財然后帶家里過好日子。既然已經發財了,那還讀個屁。科舉那條路就是千軍萬馬著過獨木橋,有幾個能過去?

Advertisement

這段是蛋說的,話糙理不糙。

一早也說過,只是想發財不一定當,你當了沒準還害百姓,公服加的人一定得有一些為國為民的想法,不能太自私了。

要說發財,只看正經來路,老爺們能有多進賬?他外任之前遠不及蛋掙得多。

……

說著話,唐謙就發覺旁邊沒聲了,看衛好像在走神,他問:“大人想到什麼?”

“不留神回憶起在翰林與那段景。”

“翰林院里至今還有大人您的傳說,庶常們都拿您當榜樣看,想做第二個漕運總督衛。”

“別說第二個,第三第四第五都能有,只要他們心里裝著黎民百姓,踏踏實實為朝廷做事。”

唐謙心想踏實做事的不,衛大人只得一個。要有那番就,不要魄力毅力能力,還要相當的氣運啊。

兩人閑談著,不知不覺走到宮門口,唐謙要回翰林院衙門去,他們拱手道了個別,各自上轎分兩邊走。

回府就將過兩日唐謙要帶唐懷瑾登門的消息告訴夫人姜。唐謙回去得晚些,回去考校了大兒子的功課,覺得還滿意,才告訴他:“你準備準備,過兩天跟我去衛家。”

唐懷瑾一愣,意識到自己反應有些大,他收了收,問父親是有什麼事嗎?

“有什麼事?”

“要沒事您怎麼突然說要帶我登門拜訪?”

“這個啊……”唐謙笑道,“今日在前見著衛大人,聊了幾句,正好提到你。”

“提兒子什麼?”

“大人問你這一年學問做得如何。”

“父親如何答的?”

唐謙反問他:“你認為為父當如何答?你來說說今年可有收獲?”

唐懷瑾想了很久,說他認為有的,無論書畫都有長足進步。

“那倒是,水鴨子畫得比頭年好太多了。”

后來唐謙果真帶唐懷瑾上衛家去做客,他遞上拜帖,就讓衛府的管家請了進去,就在廳里見了衛大人及夫人,不多時衛煊還帶福妞過來一趟。小姑娘先給見禮,之后特別招呼了小唐哥哥,看想跟唐懷瑾說話,當眾人面又不好開口,極怕當眾失禮鬧了笑話。姜笑道:“就讓衛煊招呼懷瑾去,老爺跟唐大人聊聊?”

頷首。

兩個小的會意,從廳里退出去,這下福妞急了。

“我跟二哥一起招呼小唐哥哥,行嗎娘?”

“留你在這兒你也得嫌枯燥乏味,去吧。”

看小兒快樂得要飛起來,輕咳一聲,福妞就規矩了。規規矩矩從廳里出去,邁過門檻,到屋檐下才扭頭找先出去的衛煊他們。就看見小哥在旁邊廊里站著,沖招手。福妞綻開個燦爛笑,攏上桃小披風小跑著就過去了。

“小哥真好,還等我呢。”

“知道你會跟來。”

福妞笑眼彎彎的,看向旁邊唐懷瑾,親親熱熱喊他,又問:“都好久好久好久沒見小唐哥哥,在忙什麼?”

唐懷瑾說跟先生讀書練字:“雪溪妹妹呢?”

“我啊,也練字了,還有學畫畫,我如今畫的鴛鴦比頭年好看很多,小唐哥哥你想瞧瞧嗎?”

衛煊突然到多余,看他妹子就能把唐懷瑾招呼好,都不用他在跟前杵著。就算這樣,他還是堅強的在兩人中間,沒給兩人任何單獨相的機會。

福妞果然還小,那個喜歡單純的很,本沒到想甩開別人單獨同唐懷瑾相的地步。反正唐懷瑾來這一趟,小姑娘很開心,他們一起玩了半天,等天差不多唐大人準備告辭,來找唐懷瑾,福妞還舍不得他。

不過就算舍不得,沒鬧著不讓走,乖乖巧巧給人送出門去了。

那樣,姜搖搖頭,老話沒說錯,生外向。

兒家遲早要放出去,留不住喲。

唐懷瑾跟衛煊和他雪溪妹妹一起玩了半天,出了衛家大門才想起來問他爹:“您說衛大人問起兒子,讓兒子準備準備跟您過來,我以為衛大人要考校功課,來的時候還很張……”

這時候,父子兩個已經上馬車了,馬車搖搖晃晃的跑起來,唐謙笑道:“考校功課?你又不是人家兒子,他做什麼考你功課?”

唐懷瑾:“……”

看自家小子一臉窘迫,唐謙還兌他了:“還是說,我兒想做衛大人半子?”

本來只有一點不好意思,這下變很多點,唐懷瑾還反過來提醒他爹說事關雪溪妹妹清譽,這種玩笑不應當開。

其實哪怕沒明說,大人之間多有默契,都在觀。唐謙也是想瞧瞧兒子的反應才臊他,結果反應很不錯啊。

“為父說錯了嗎?懷瑾沒這想法?”

“……”“左右您別再提。”

這種話,當然只能是父子私下心說一說,誰敢拿出去講?唐大人是覺得照這個趨勢,自家兒子很可能要高攀衛大人,對于衛家兒唐謙沒有任何不滿,他就是恐怕自己階太低,議親時門不當不不對。

自家這個再有四個月就滿八歲,衛家小姐比他略小一點,才滿七歲不久,真要結親估也要再等個十年。以衛大人的勢頭,那時候怎麼都拜一品了,一品大員府上獨一個的公子,勛貴世家說得,王府說得,包括皇子正妃也擔得起,真要同自家這個配起來,屬低嫁。

唐謙看他兒子還是很好的,懷瑾品貌出眾,天資才學同樣不差,心也可,估能有前程。

還是家里拖了他后,當爹的本事不夠。

唐謙計劃讓夫人暗地里準備起來,趁還有些年頭慢慢把聘禮這些置辦上,以后真要同衛家接親的話,他們這邊聘禮肯定不能出了,提前準備錯不了。就算子長大之后各自變了想法,最后沒走到一塊兒,娶別家兒不也得抬聘禮去?總是能派上用場的。

父子兩人各懷心思,回了唐宅,回去就見著等候在花廳的夫人以及他那兩房妾。

幾個人閑談來著,看他們回來趕問起去衛家的況。

唐謙略提了兩句。

他夫人問唐懷瑾同衛煊相好嗎?“算算衛二公子年紀也差不多,該進國子監了吧?他學問比他大哥如何?”

人家什麼時候進國子監唐懷瑾哪說得好?至于說學問:“應該是極好的,只是煊哥生斂,人謙虛。”

“不奇怪,他父親就是那樣。衛小姐呢?可在府上?”

“也在。”

還認得你嗎?還跟你親近?”

“娘……您怎麼也打趣兒子?”

兩個姨娘沒說什麼,羨慕卻是藏不住的。對于們來說,衛家那是極高的門第,唐懷瑾卻能同那家爺相,這是多大的臉面,多好的事!

唐夫人問:“我記得衛大人外任兩載了,老爺您說過漕運上三年一任,期滿就得換人去,這麼說明年是衛大人最后一年做漕運總督,之后又要調回來?你說皇上會指他去哪個衙門?”

唐謙端起熱茶,吹開浮沫,呷了一口。

放下茶碗之后,才說:“皇上的想法不要去猜,也猜不中,夫人只要知道一點,作為最倚重的臣子,衛大人的明天皇上早就打算好了。他頭年剿滅漕幫還大運河一片太平,今年聽了八方建議定下一系列規矩,明年還會調整以及試運行。這一任功勞極大,按說早該領重賞,皇上卻下未發,等他一任期滿必定會有大作,估要加進爵。”

說到這里,唐謙停頓了下,過一會兒補了一句:“今年吏部尚書生了重病,是治好了,卻垮了很多,就這兩年將要告老。”

唐夫人聽了這話都坐不住了,蹭一下站起來:“老爺您是說衛大人他……?”

“我是那麼猜的,中不中等等看吧。”

衛大人調回來很大可能是去六部,六部里面,刑部兵部不那麼合適他,去禮部工部又有點大材小用的意思,最理想就是吏部戶部。其中吏部是管人,戶部是做事,衛大人剛才忙碌了一任三年,才淮安做了那麼多事,總不好又把人扔去戶部搞改革,那是不給人息之機。

相比較而言,吏部就好一些,掌管全國吏的任免考課升降調權力非常之大,做得不好腐敗自吏部起,做得好,也能還朝廷吏治清明。

再說六部尚書其實都是老頭子了,最年輕也過了知天命之年,本來慢慢也該有人要告老,結果趕了巧,吏部尚書出了狀況,他準備要退。

這就像老天爺要他給衛讓位一樣,聽說尚書大人已經同皇上提過告老的事,皇上使他再任一年,說要再看看提拔誰來接他位置。

知道這事的大概心里都有數,十有八/九是衛了。

本來,他要是上漕運隨便混混,還不夠資歷直接升上一品,估要在二品上多熬一任。偏他干得好,自水路走貨的商人都在歌功頌德,老百姓吹得也兇,任滿升簡直水到渠

唐謙都能想到的事,衛自己能沒有數?

他回京之后就聽說吏部尚書不好,都說可能干不了幾年了,衛當時沒往自己上想,直到他進宮去匯報這一年在淮安的工作,順便把自己在南邊的見聞告訴皇上。

皇上后來說那番話,讓他心里有了準備。皇上有意在明年歲尾允吏部尚書去回府安晚年,同時準備提拔自己繼任。

乍一聽說,衛很驚訝的。

因為六部之中,吏部權力最大。

為什麼這麼說?

照本朝規矩,四品以下員的任免調是吏部一言堂,說了就算。四品以上則是由吏部提名,呈至前給皇上審批。想想看四品以上才多人?以下又是多?吏部尚書在京中被尊稱一聲天老爺,手里著無數人的命脈。

以為,皇上應該會讓他去工部這類做實事的衙門,像工部尚書,掌管全國的道橋梁堤壩城墻之類工程項目。他就沒想到是直接去吏部,后來想想,這麼安排也有道理在,總歸先要把員整頓好了,才方便其他部門推行一些政策措施,否則朝廷要改革也得看地方上配不配和,他要不配合,甭管你政策措施本多好,百姓得不了實惠。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