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完禮,敘了幾句舊,孫策便開門見山,詢問婁圭對當前戰事的意見。
婁圭早有準備,也不推諉,直截了當的說道:“當戰。”
孫策不置可否,靜靜地看著婁圭。“說說理由。”
“數萬大軍集結,日費千金,雖說日日練兵,畢竟與實戰有所區別。以夷陵爲限,長江上下的水截然不同,庭雖闊,不足以觀,若不實戰,將士們很難清楚逆水而攻的兇險。哪怕是試探的進攻,駕著舟走上兩回,也比演習有用。”
孫策嗯了一聲,卻沒發表意見。孫權在一旁聽了,心裡卻是咯噔一下,如夢初醒,既激又有些不安。很顯然,孫策對他那天的回答不滿,只是礙於面子,沒有當面斥責他。今天藉著接見婁圭的機會,讓他聽聽婁圭的意見,將來討論軍時,他就能回答得更加妥。
婁圭是荊州知名的將領,早在初平二年就依附了孫策,又駐紮江陵多年,悉水地形,他的意見自然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孫權豎起了耳朵,凝神傾聽婁圭的每一句話。
婁圭的意見很明確。一場大戰,必然不是一兩天就能決定的,在真正的決戰之前,雙方免不了要互相試探,尤其是進攻方。試探攻擊不僅可以清對方實力,悉地形,鍛鍊將士,還可以捕捉戰機。這種不斷的衝突本也是對將士心理的一種迫,訓練不足的新兵很容易在這種長期的迫下崩潰,而將領也會被大量的信息干擾,筋疲力盡,甚至因心理疲憊導致疏忽,出現重大誤判。
換句話說,戰鬥有大小,但無時不在。任何時候都有可能出現戰機,越是不利的時候越是如此。現在長江水盛,誰都覺得逆流進攻的可能不大,反倒可能形戰機。
比如通過棧道進攻,近魚復。這種小規模的步卒戰鬥正是吳軍優勢所在。一旦能兵臨魚復城下,扼住蜀軍水師峽,那吳軍的水師就可以從容峽了,比起且戰且進,難度要小得多。
婁圭還特別提及,駐守夷陵的校尉潘華當年就隨周瑜進攻過巫縣,對那裡的地形比較悉。
孫策命婁圭準備一下,軍議時提出的意見,並讓他去找沮授、劉曄等人,先通一下相關的況。
婁圭興沖沖的去了。
孫策轉看著孫權。“有收穫嗎?”
孫權喜不自勝,連連點頭。
孫策點點頭,又搖搖頭。“這些都是聽來的,或許有悟,卻非你自己的。行軍作戰,因人而異,有人持重,有人機變,有人善攻,有人善守,不可一概而論。兵書要讀,但遠遠不夠,你要在實戰中形自己的風格,找到自己的節奏。這些東西別人教不了你,只有戰場教得了你。”
“唯。”孫權躬再拜。
孫策起,手拍拍孫權的肩膀。“戰場的兇險,你我都清楚。水戰更勝於陸戰,一旦落水,就算你的份再尊貴,一樣只能聽天由命,不多淪爲魚鱉之食。仲謀,在真正走上戰場之前,你後悔還來得及,安安穩穩做個長沙王,娶妻生子,也能讓母后安心。你若是覺得長沙太小,再增幾個縣就是了。”
孫權紅了臉。“陛下,長沙十八城,近四十萬戶,不僅居楚州四郡之首,就算是過去的荊州七郡,也僅次於南。臣若是還嫌小,豈不是太不知足了。陛下,臣只是想證明一下自己的能力,若此戰不勝,臣即刻罷兵歸國,從此安心做一個藩王,不讓陛下擔憂。”
孫策看著孫權,沉默了良久,舉起手掌。
“一言爲定?”
孫權也舉起手掌,與孫權三擊掌。“一言爲定。”
章節報錯
一朝穿成廢物皇子,李準繡口一吐便是半個詩歌盛世,抬手就千古文章,轉眸翻雲覆雨!史學家:天下文人加起來不足他半分才氣!皇帝:他竟是皇朝的未來!將軍:他若肯為將,這天下便是我朝江山!商人:任何行業,他都是霸主!
現代特種兵的李修竹,意外穿越到大唐,成了江州司馬的上門廢物女婿。他幸得抽獎系統,就此開啟逍遙大唐之路。有人問曰:“以你英才,千古留名。以你財力,富可敵國。江山美人,唾手可得。何故,偏居一隅?”李修竹答:“江山?我家娘子即是江山。美人?我家娘子天下第一。”
穿越到大唐,楊飛靠著祖輩留下財產,日子過得非常滋潤。一日郊游,救下一名少女,對方竟然要以身相許并當晚成親。沒想到洞房花燭夜剛過,岳父就帶大軍殺到,少女竟然是當朝嫡公主,岳父赫然是李世民!無奈成為駙馬,只能搬去長安城一起生活。從此之后,大唐變了一個樣。李世民:“賢婿,想當皇上嗎?我禪位給你啊。”蠻夷異族:“只要大唐有楊殺神在,吾等無條件俯首稱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