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承彥一臉的無所謂。他從來不是一個死要面子的人。相反,看到楊家家主楊介如此狼狽,他還有點幸災樂禍。前幾天他來洄湖,想與楊家合縱的時候,楊介可沒給他留面子,好一頓奚落。
孫策說得沒錯,如果沒有自保的能力,所謂的面子就是一個笑話。
楊慮、楊儀趕了上去,一個抓住楊介的一條胳膊,想將他從兩個親衛的手裡奪過來。但他們用盡了所有的力氣,也掰不開那兩隻鐵鉗般的手。
“放開他!”孫策揮了揮手。
“喏。”林風應了一聲,使了個眼,兩個親衛鬆開了楊介。楊介一下子坐在地上,連楊慮、楊儀兄弟都帶得摔倒,父子三人滾作一團。
一羣楊家部曲從遠趕來,想上前救護,卻被林風等人攔住。一個五大三的漢子剛剛舉起手中的長矛,林風就迎了上去,當頭一刀,連人帶矛劈爲兩段,人頭落地,鮮噴濺,一下子嚇住了剩下的部曲。雖說他們也習練武藝,平時也和一些不長眼的盜匪過手,可什麼時候看過如此兇悍殘忍的對手。雖然他們人數佔優勢,面對林風率領的十名親衛,卻沒有一人敢上前接戰。
孫策揹著手,踩著跳板下了船,來到楊介父子的面前站定,緩緩環顧四周。
“楊家家業不小,在這襄,除去蔡家、習家,應該到你楊家了吧?洄湖南北都是你家的產業,這洄湖就是你家的湖啊,不錯,不錯。”孫策收回目,笑瞇瞇地看著楊介。“如果我現在殺了你們父子,搶了你們楊家,把你家的男老全帶回營裡做奴婢,你會怎麼辦?是去襄向荊州刺史劉表告狀,還是去長安向天子訴苦?”
楊介瞪著孫策,臉上的怒氣漸漸變恐懼,因氣憤而漲紅的臉也漸漸蒼白。
孫策如果這麼做,他到哪裡去求公道?荊州刺史劉表在城裡,還能活幾天,誰也不清楚。天子在長安,被董卓劫持,也做不了主。更何況他在襄還小有實力,到了長安算個屁啊,別說天子,連皇宮都進不去。
孫策蹲了下來,雙手抱在前。“長安太遠,所以天子的死活,你可以不管。劉表初來乍到,你也可以不把他當回事。現在你遇到了麻煩,該向誰求救呢?”
楊介的臉更白,白得一也沒有。正如孫策所說,他本無求援,只能任孫策宰割。忽然之間,他意識到自己之前對朝廷、對劉表的態度大有問題。看起來,天子也好,劉表也罷,都與他無關。可是沒有了天子,沒有了劉表,他的安全同樣沒有了保障。
不僅楊介心複雜,黃承彥也很震驚。孫策的手段很暴戾,但是他的問題卻非常犀利。各地豪強一直與朝廷爭利,與州郡抗衡,但他們卻忘了,一旦天下大,州郡沒有能力維持一方平安,誰又能獨善其?
他看向孫策的背影,心頭升起一敬畏。孫策很年輕,但是他的見識卻超過了很多人。他也許讀的書,不會引經據典,但是他看問題總能一針見,一兩句話就將對手到牆角。就像高明的武者,沒什麼花哨的招法,但是一出手就直指要害,勝負立判。
這樣的人如果擁有強大的武力,天生就是領袖,可遇不可求。
孫策轉頭看向楊慮。看著這位被尊爲“德行楊君”的年,他由衷的覺得悲哀。十七歲的年,就算品德高尚,充其量也就是個三好年,怎麼可能十七歲就州郡禮聘,三公辟召,無非是襄豪強之間互相標榜,然後又出了個習鑿齒,把這些言過其實的傳言記下來,寫了書而已。
典型的文人作派,沉浸在自己的想象中。大門一關,老子天下第一。至於真相如何,他們本不關心。
不願面對現實,或者說不敢面對現實,這是文人的通病,由漢代發端,以後更甚。
楊慮被孫策看得不安。在這個同齡人的注視下,他覺到了強大的力,連呼吸都變得非常艱難,更別提說話了。若非多年讀書,涵養氣度,他此刻說不定會哭出聲來。他低下頭,避開了孫策的視,將楊介扶了起來。
孫策也跟著站了起來,轉頭看看小臉煞白,咬牙切齒的楊儀,突然笑了一聲:“聽說你擅長算學?”
楊儀哼了一聲,想表示自己的氣概,只是被孫策的氣勢所迫,這一聲悶在了嚨裡,沒能出來。
“這樣吧,我問你一個問題,如果你能回答得出來,我就放過你們楊家。回答不出來,你們就乖乖地跟我合作,出土地,如何?”
楊儀張地看向父親楊介。楊介咬咬牙,點了點頭。楊儀用力的點點頭。“你……你說。”
“假設有兄弟二人,各娶妻一人,有田百頃,家大業大吧?兄種田,辛苦勞作,供一家食用。弟讀書,養浩然之氣,傳聖人之業。種田者長年勞累,夫妻二人生子四人。讀書者歲月悠閒,夫妻二人生子六人,皆男各半。爲方便你計算,子生則不計父母。十畝地可供一人食。請問多世之後會有缺糧的危機,此時又有多人耕地,多人讀書。”
楊儀皺起了眉頭,掐著手指,迅速計算起來。孫策看在眼裡,倒是很意外。這小子不用算籌,居然想心算?怪不得黃承彥都說他擅長算學,這是天生的。
過了一會兒,楊儀擡起頭,目卻有些遊移。
“有答案了?”孫策笑笑。“說吧。”
“十畝能供一人食,百頃可供千人食。傳至第七代,兄之苗裔一百二十八人,弟之苗裔……一千四百五十八人,共一千五百八十六人,超過五百八十六人,有斷糧危機。”
孫策點點頭。“照這麼說,如果殺掉五百八十六人,這個家族就能維持下去?”
楊儀的額頭沁出了冷汗。他不想回答,卻被孫策視著,不得不點了點頭。
孫策無聲地笑了起來。“那你說說,我們是該殺那些辛苦種地的,還是該殺那些傳聖人之業的?”
楊儀地閉著,額頭青筋暴,一聲不吭。楊慮的臉也非常難看。這時,楊介慘笑一聲。
“承彥兄,你說得對,是我錯了。”
-
-
章節報錯
還沒來得及去實現整日無事生非、溜狗養鳥、調戲年輕婦女的舉人老爺夢想,林縛就因迷戀禍國傾城的江寧名妓蘇湄給捲入一場由當今名士、地方豪強、朝中權宦、割據梟雄、東海兇盜等諸多勢力參與的爭奪逐色的旋渦中去。 不甘心做太平犬,也不甘淪落爲離亂人,且看兩世爲人的林縛如何從權力金字塔的最底層開始翻雲覆雨,在“哪識羅裙裡、銷魂別有香”的香豔生涯中,完成從“治世之能臣”到“亂世之s梟雄”的華麗轉變。
“陛下,管管你女婿韋憨子吧,他又要在東門外單挑那幫大臣!”一個大臣跑到甘露殿對著李世民喊道。“這個韋憨子,簡直就是胡鬧,傳朕的口諭,不許在東門打架!”李世民一臉憤怒的喊道。········“走,去西門,東門不能打!”韋浩在東門對著那些大臣們喊道。
我本書生郎,錯生帝王家。 讀過許多書,識得萬千字,要是個太平年就教幾個蒙童,得閑聽聽曲,再找幾個狐朋狗友,偷看誰家姑娘好看。 仗劍天涯,太累;紙醉金迷,太吵;推杯回盞,太脹;回首瞧了幾眼,竟然混了個定天之王,大好的一顆頭顱價值萬金,還是太煩。 走的路遠,知道草海深處有一座積雪萬年不化的高山,那十萬山後有一道地龍遮天的天火,天下之大也不過是一張棋盤。有紅顏知己,有諸子百家,難得一刻清靜,那就湊熱鬧下上兩手閑棋,等一個春暖花開的時候,看看年少時埋在海棠樹下的那壇酒熟了沒有。
簡介:衛平穿越至硝煙彌漫的抗日戰場之上,憑借著高超的戰斗力和戰術素養,他訓練出一支號稱幽靈的特種部隊,背負著一個民族沉重的苦難和四萬萬人的悲憤,以眼還眼,以血還血。
《初唐攻略》相逢于亂世,相愛于戰場,相守與盛世,年華雖好,步步驚心。
明朝末年,天災人禍,戰亂四起!李建安穿越成為破軍戶,窮困潦倒。叮!系統來了!可以復制物資!“糧食X100袋!”“盔甲X100套!”“火槍X100把!”“大炮X100門!”哈哈哈,李建安徹底發了,富可敵國!“你一個小旗?有自己的騎兵?”“你一個百戶?敢和韃虜對陣?”“你一個千戶?有自己的艦隊?”崇禎皇帝哭了;“李哥,幫幫忙,借我點糧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