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爲這可是黃河邊上,又有州大城在畔,當地豪紳巨賈爲求平安,對捐建此廟還是極爲虔誠的。
只是,這龍王廟裡一個廟祝,七個徒弟,還有香客兩人,此刻卻不是念經的唸經,籤的籤,拜神的拜神,而是被捆得結結實實的,放在後進院落一間柴房裡。
正殿之上,楊千葉一襲白短打,肩上負劍,黃纓劍穗飄灑下來,英姿颯爽,清麗異常,若見尋常人見了,只怕就以爲是龍顯靈了。
皇帝駕臨西城,並親手施粥、百姓的事,已有人趕來報與知了,李魚在城中和西城接連兩次出糗的事,自然業已稟報於。
楊千葉聽了,雖然將行大事,心張,仍不覺莞爾。
那個混蛋,對於破壞的大事,真是不餘力啊,活咳他出糗。不過,因此一來,皇帝今日遇刺,唯一能了干係的人,也就只能是他了吧?
畢竟,一旦天子在此遇刺亡,這些伴駕隨行的員無論文武,全都得完蛋。當然,倒不至於殺了他們殉葬,但他們的政治前途,絕對就此止步,甚至現在就得捲鋪蓋滾蛋。
反正一朝天子一朝臣,新君登基,本來也要建自己的班底呢,這正是一手兩便,既可表達自己對先帝的忠孝,又可清洗朝臣,空出位置安排自己的人,兩全齊。
但李魚一連兩次救主,雖然草木皆兵的像個小丑,但那是沒有事發生,這才引人發噱,被人視爲倖臣丑角兒,一旦皇帝真的遇刺,他之前神經兮兮的舉就可以解釋爲此人心細如髮,預察端倪了。新君登基,對這樣人,就算不用,也得保下來、供起來!
楊千葉在城中和西郊兩次佈局,既是爲了一步步引皇帝在消除戒心的過程中踏的陷阱,也是在幫李魚預先洗。
“你屢次幫我,千葉安不知恩,這……也算回報於你了。”
楊千葉抿著脣兒,淡淡一笑“今日李世民一死,本姑娘就要揭竿而起,正式開始復大隋的偉業,若敗,死而已,你我便也再無相見之期。若贏……,那我就是古往今來獨一無二的皇帝,那時候……”
楊千葉的俏眼忽地輕輕瞇起,心中涌起一個很有趣、很有趣的念頭。
:返鄉之旅,就在每天一大早陪父母下鄉,七大姑八大姨數不清的親戚杯籌錯中度過,每天夜降臨,昏沉沉回到近館,再泡了濃茶醒酒碼字中度過,簡直心俱疲。今天終於結束,返程之中,激的淚如泉涌……